一种轴承自由偏斜角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650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包括一测量平台、一轴承承载体,轴承承载体的中部开设有一阶梯型通孔;一测量轴,测量轴的上端呈球体状,其下端刚好可插入被测轴承的内圈中;一线性传动装置,线性传动装置具有一线性传动轴,线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线性传动装置,其另一端串接有一对位于测量轴的上方且相互平行的夹块,这对夹块之间预留出一定距离供测量轴的上端伸入;一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具有一触杆,触杆的端部顶在其中一块夹块的外侧面上;以及一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与线性传动装置电连接并与直线位移传感器数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装置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测量数据准确,测量精度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自由偏斜角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自由偏斜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被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机械设备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零件。在轴承在生产制备过程中,由于各种轧制力、弯辊力、轴向力等的综合影响,导致内、外圈轴线相互倾斜,两轴线所成的夹角就是轴承的偏斜角,而自由偏斜角是内、外圈轴线所能成的最大偏斜角。近年来我国的轴承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国内对轴承的测量技术还不算发达,尤其是在缺少用于检测轴承偏斜角的测量设备方面。因为轴承内、外圈的偏斜角一旦超过其允许范围,就会使轴承内产生过高的附加应力,造成轴承运转精度下降、运转噪声增大,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甚者会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对偏斜角的测量大多是外圈固定在检测平台上,凭借有经验的测量人员用拇指按住外圈端面,其余手指抬起内圈所得感觉来确定,但是因为不同测量人员的手法不同、感觉各异,所以运用这种方法测量所得的抽成偏斜角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值,以至一些不合格的或者性能较差的轴承流向市场。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可测量轴承自由偏斜角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的轴承自由偏斜角测量装置。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轴承承载体,所述轴承承载体的中部开设有一刚好容纳被测轴承的阶梯型通孔;一测量轴,所述测量轴的上端呈球体状,其下端刚好可插入所述被测轴承的内圈中;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线性传动装置,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具有一线性传动轴,所述线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其另一端串接有一对位于所述测量轴的上方且相互平行的夹块,这对夹块之间预留出一定距离供所述测量轴的上端伸入;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具有一触杆,所述触杆的端部顶在其中一块所述夹块的外侧面上;以及一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线性传动装置电连接并与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数据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量轴包括从上端至下端依次分布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以及第四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直径最小,所述第二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与所述被测轴承内圈的内径和所述被测轴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四轴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所述第四轴段上设置有一用以将所述被测轴承固定在所述测量轴的第三轴段上的锁紧螺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进行测量时,所述被测轴承与所述轴承承载体的阶梯型通孔接触的那一侧面上设置有一用以防止所述被测轴承过度形变的弹性卡环。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轴承承载体固定被测轴承外圈,利用测量轴与被测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在线性传动装置控制之下,运用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出被测轴承的游隙,根据轴承的公式计算出被测轴承的偏斜角,计算得出的偏斜角精确度高,且测量的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测量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测量轴承偏斜角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100、轴承承载体200、测量轴300、线性传动装置400、直线位移传感器500以及数据处理装置600。轴承承载体200固定设置在测量平台100上,轴承承载体200的中部开设有一阶梯型通孔210,而这阶梯型通孔210刚好可以容纳被测轴承600。轴承承载体200具有不同大小的型号以适应不同轴承偏斜角的测量,并可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更换。同样地,为了适应不同轴承偏斜角的测量,测量轴300也具有不同大小的型号。参见图2,测量轴300包括从上端至下端依次分布的第一轴段310、第二轴段320、第三轴段330以及第四轴段340。第一轴段310的直径最小,第一轴段310的上端311呈球体状,该球体的直径为D ;第二轴段320的直径大于第三轴段330的直径;第三轴段330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与被测轴承600内圈的内径和被测轴承600的厚度相等;第四轴段340的直径小于第三轴段330的直径,且第四轴段340上设置有一锁紧螺母350,两者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拧开锁紧螺母350,将被测轴承600安装在第三轴段330上,并拧紧锁紧螺母350,将被测轴承600固定在测量轴300的第三轴段330上。此时,将轴承600放置在轴承承载体200的阶梯型通孔210中,测量轴300与轴承承载体200的阶梯型通孔210相互垂直,其上端垂直向上,其下端垂直向下。为了防止被测轴承600在测量过程中因压力过大造成过度形变而损坏,在被测轴承600与轴承承载体200的阶梯型通孔210接触的那一侧面上设置有一弹性卡环610,该弹性卡环610刚好嵌入被测轴承600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线性传动装置400设置在测量平台100上且位于轴承承载体200的一侧,线性传动装置400具有一线性传动轴410,该线性传动轴410的一端连接线性传动装置400,另一端串接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夹块420a、420b,这对夹块420a、420b位于测量轴300的上方且与测量轴300相互平行,与线性传动轴410相互垂直。这对夹块420a、420b之间预留出一定距离M,供测量轴300的第一轴段310的上端311伸入,且夹块420a、420b之间的距离M可调。直线位移传感器500设置在测量平台100上,该直线位移传感器500具有一触杆510,触杆510的端部顶在夹块420a的外侧面上,用以测量夹块420a的相对位移。数据处理装置600也设置在测量平台100上,该数据处理装置600与线性传动装置400电连接,并可控制线性传动装置400的线性传动轴410的移动。该数据处理装置600还与直线位移传感器500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500得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装置600进行处理。本技术的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在测量轴承偏斜角时,在数据处理装置600的控制下,线性传动装置400控制线性传动轴410往前移动,此时,夹块420a、420b在线性传动轴410的带动下向前运动且夹块420a的内侧面挤压测量轴300的上端,直至夹块420a对测量轴300挤压的力到达测试所需要的力,直线位移传感器500测出此时的位移量X1 ;在数据处理装置600的控制下,线性传动装置400控制线性传动轴410往后移动,此时,夹块420a、420b在线性传动轴410的带动下向后运动且夹块420b的内侧面挤压测量轴300的上端,直至夹块420b对测量轴300挤压的力到达测试所需要的力,直线位移传感器500测出此时的位移量X2。参 见图3,根据如下公式算出轴承偏斜角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轴承承载体,所述轴承承载体的中部开设有一刚好容纳被测轴承的阶梯型通孔;一测量轴,所述测量轴的上端呈球体状,其下端刚好可插入所述被测轴承的内圈中;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线性传动装置,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具有一线性传动轴,所述线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其另一端串接有一对位于所述测量轴的上方且相互平行的夹块,这对夹块之间预留出一定距离供所述测量轴的上端伸入;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具有一触杆,所述触杆的端部顶在其中一块所述夹块的外侧面上;以及一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线性传动装置电连接并与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数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偏斜角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固定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轴承承载体,所述轴承承载体的中部开设有一刚好容纳被测轴承的阶梯型通孔; 一测量轴,所述测量轴的上端呈球体状,其下端刚好可插入所述被测轴承的内圈中;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线性传动装置,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具有一线性传动轴,所述线性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性传动装置,其另一端串接有一对位于所述测量轴的上方且相互平行的夹块,这对夹块之间预留出一定距离供所述测量轴的上端伸入; 一设置在所述测量平台上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具有一触杆,所述触杆的端部顶在其中一块所述夹块的外侧面上;以及 一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兴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