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635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婴儿车扶手管上的杆件连接结构,主要是由手把管、联接管和收合组件构成,而收合组件又包括上固定钩、锁定销钉、复位弹簧、下固定钩等,通过操作上述收合组件既能快速实现扶手管的展开使用,以方便推动或拉动婴儿车移动,又能快速实现扶手管的折叠收合,以缩小包装体积,便于运输和随身携带,改进后的收合机构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收合可靠等优点,也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选购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件连接的收合机构,尤其是指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婴儿车上都会设置扶手管结构,通过扶手管即可推动或拉动婴儿车移动,而为了方便扶手管的扶持操作,其长度一般都设计较长,故在婴儿车折叠收合后,扶手管往往会占据较大体积。因此,对于扶手管也需要设计收合机构,以便于缩小折叠体积,便于包装运输和随身携带。目前,市场上出售和使用的婴儿车,其在扶手管上所采用的收合结构已经非常多,如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65303.6的“婴儿车收合结构,该专利即披露了一种常用的适用于婴儿车上的扶手管收合机构,虽然适用于婴儿车上的扶手管收合机构已被广泛公开并使用。但是,随着婴童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于各种婴儿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都迫切希望婴童用品生产厂家能推出更多具有不同结构和操作方式的收合机构,以方便消费者选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收合可靠的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包括手把管和联接管;所述的手把管上设有外露安装的收合按键,手把管内设有受收合按键拉动的收合拉绳,手把管下端部设有上固定套;所述的联接管上端部设有下固定座和下固定套;所述的手把管下端铰接连接在下固定套上,该手把管与联接管之间设有收合组件,所述的收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把管下端部内并沿手把管轴向作滑移安装的上固定钩,该上固定钩上设有伸出手把管外露的固定片,在固定片上设有锁定销钉,该上固定钩上端与收合拉绳相连接,上固定钩的固定片与上固定套的内壁之间设有作弹性顶推的复位弹簧;所述的下固定座内设有固定安装的下固定钩,该下固定钩上端部设有与所述锁定销钉构成配装或脱离的卡槽。所述的上固定钩在手把管下端部内的滑移安装结构是在手把管下端部设有一条沿手把管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所述的上固定钩滑移配装在该导向滑槽内。所述的手把管下端部设有穿过上固定套连接在手把管上的铆钉,所述的上固定钩上设有供所述铆钉穿过的长圆孔。所述的上固定套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长滑孔,所述的锁定销钉两端分别穿过并设置在对应的长滑孔内。所述的下固定钩设有结构相同的两个,该两个下固定钩分别连接在塞柱两侧,并通过塞柱塞装固定在联接管上端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将扶手管中安装在手把管和联接管之间的收合组件进行了改进,该收合组件主要是由上固定钩、锁定销钉、复位弹簧、下固定钩等构成,通过操作上述收合组件即可快速实现扶手管的折叠收合和展开使用,改进后的收合机构具有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收合可靠等优点,也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选购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折叠收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收合组件展开使用状态剖视图。图5为收合组件折叠收合状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并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再进行详细描述。如图广图5所示,1.手把管、2.联接管、3.上固定套、31.长滑孔、4.下固定套、5.收合按键、6.锁定销钉、7.收合拉绳、8.上固定钩、81.固定片、82.长圆孔、9.下固定钩、91.卡槽、10.复位弹簧、11.导向滑槽、12.塞柱、13.下固定座。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如图f图3所示,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婴儿车扶手管上的杆件连接结构,既能展开使用以方便推动或拉动婴儿车移动,也能折叠收合以缩小包装体积,便于运输和随身携带。所述的扶手管是由呈倒“U”型的手把管I和分别连接在手把管两端部的联接管2所构成,该手把管I与两根联接管2的连接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故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侧的手把管I和联接管2相连接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的手把管I的“U”型底端前侧设有外露安装的收合按键5,该收合按键采用婴童车上常见的按压式结构,此处不再重复描述。所述的手把管I内设有收合拉绳7,该收合拉绳上端连接在收合按键5上,故受收合按键按压能形成拉动动作;手把管I下端部设有上固定套3,该上固定套通过多根铆钉固定连接在手把管I上,在上固定套3内设有隐藏安装的上固定钩8和复位弹簧10。所述的上固定钩8和复位弹簧10的安装方式为:手把管I下端部设有一条沿手把管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11,上固定钩8安装在该导向滑槽11内进行滑移,为了防止上固定钩8的滑移运动被固定连接在手把管I上的铆钉进行阻挡,在上固定钩8后侧、及位于手把管I内的上固定钩上还设有供铆钉穿过的长圆孔82 ;上固定钩前侧设有伸出手把管I的导向滑槽11外露的连体固定片81,在固定片上穿过一根锁定销钉6,该锁定销钉两端分别穿过并设置在上固定套3两侧面预设的长滑孔31内,故当上固定钩8沿导向滑槽11进行上、下滑移时,即可带动锁定销钉6也在长滑孔31内进行上、下滑移;上固定钩8上端与收合拉绳7的下端相连接,故受收合拉绳驱动滑移。所述的复位弹簧10两端分别顶推在上固定钩8外露的固定片81与上固定套3内壁之间,故在复位弹簧10的弹力推动下能使上固定钩8始终具备一个向下运行的驱动力。所述的联接管2上端部设有下固定座13和套装在下固定座外的下固定套4 ;所述的下固定座13通过铆钉固定在联接管2上,在联接管上端部内塞装有下固定钩9,其塞装结构为:下固定钩9设有结构相同的两个,该两个下固定钩分别固定连接在一个塞柱12的两侦U,并通过塞柱将两个下固定钩9固定塞装在联接管2上端部内,每个下固定钩9上端外露并设有卡槽91,两个卡槽正好与锁定销钉6进行配装卡合,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锁定;所述的手把管I下端向下穿过上固定套3铰接连接在下固定套4上,该手把管I与联接管2呈相邻设置,并位于联接管后侧,故手把管I能相对下固定套4形成收合转动关系,而下固定套4既能将安装在联接管2上端部的各种部件进行隐藏,也能与上固定套3形成配合,以美观收合组件的外形。本技术分为展开使用状态和折叠收合状态:展开使用时如图4所示,只需逆时针向上转动手把管1,并带动锁定销钉6卡合在下固定钩9的卡槽91内进行锁定即可;折叠收合时如图5所示,必须按压收合按键5经收合拉绳7带动上固定钩8沿导向滑槽1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锁定销钉6从下固定钩9的卡槽91内脱离,此时只需向下扳动手把管I即可相对联接管2进行收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包括手把管(1)和联接管(2);所述的手把管(1)上设有外露安装的收合按键(5),手把管(1)内设有受收合按键拉动的收合拉绳(7),手把管(1)下端部设有上固定套(3);所述的联接管(2)上端部设有下固定座(13)和下固定套(4);所述的手把管(1)下端铰接连接在下固定套(4)上,该手把管(1)与联接管(2)之间设有收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把管(1)下端部内并沿手把管轴向作滑移安装的上固定钩(8),该上固定钩上设有伸出手把管(1)外露的固定片(81),在固定片上设有锁定销钉(6),该上固定钩(8)上端与收合拉绳(7)相连接,上固定钩(8)的固定片(81)与上固定套(3)的内壁之间设有作弹性顶推的复位弹簧(10);所述的下固定座(13)内设有固定安装的下固定钩(9),该下固定钩(9)上端部设有与所述锁定销钉(6)构成配装或脱离的卡槽(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扶手管收合机构,包括手把管(I)和联接管(2);所述的手把管(I)上设有外露安装的收合按键(5),手把管(I)内设有受收合按键拉动的收合拉绳(7),手把管(I)下端部设有上固定套(3);所述的联接管(2)上端部设有下固定座(13)和下固定套(4);所述的手把管(I)下端铰接连接在下固定套(4)上,该手把管(I)与联接管(2)之间设有收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把管(I)下端部内并沿手把管轴向作滑移安装的上固定钩(8),该上固定钩上设有伸出手把管(I)外露的固定片(81),在固定片上设有锁定销钉(6),该上固定钩(8)上端与收合拉绳(7)相连接,上固定钩(8)的固定片(81)与上固定套(3)的内壁之间设有作弹性顶推的复位弹簧(10);所述的下固定座(13)内设有固定安装的下固定钩(9),该下固定钩(9)上端部设有与所述锁定销钉(6)构成配装或脱离的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定周满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