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继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之后,迅速流行并发展起来的可重复循环使用的最新一代的二次电池。在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今天,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作电压高(3.6V,是Ni/Cd、Ni/MH电池的三倍)、体积小(比Ni/MH电池小30% )、质量轻(比Ni/MH电池轻50% )、无记忆效应、比能量高(180Wh/kg,是Ni/Cd电池的2?4倍,Ni/MH电池的I?2倍)、环境污染小、自放电率低(每月10%以下)、有些体系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_20°C?60°C )、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使其成为电动汽车(EV)和混合电动汽车(HEV)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在汽车行业,在电子设备、国防工业、航天航空领域、军事科技等多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因此,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就成为锂离子电池主要研究内容之一。LiCoO2的理论比容量为274mAh/g,4.2V下,实际比容量约在140?150mAh/g之间。该正极材料具有适合大电流充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由氧化钴、三元前驱体和锂盐混合反应而成,得到由钴酸锂颗粒包覆镍钴锰酸锂颗粒的微观结构,其中钴酸锂颗粒直径小于镍钴锰酸锂颗粒;反应物中,氧化钴中钴元素和三元前驱体中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0.2~4:1,氧化钴与三元前驱体的混合物中总的金属元素和锂盐中锂元素的摩尔比为1: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由氧化钴、三元前驱体和锂盐混合反应而成,得到由钴酸锂颗粒包覆镍钴锰酸锂颗粒的微观结构,其中钴酸锂颗粒直径小于镍钴锰酸锂颗粒;反应物中,氧化钴中钴元素和三元前驱体中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0.2?4:1,氧化钴与三元前驱体的混合物中总的金属元素和锂盐中锂元素的摩尔比为1:1.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钴为CoO、CoO2,Co2O3或Co3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前驱体为(Ni0.5Mn0.3Co0.2)C03> (Nia5Mna3Coa2) (OH)2, (Nia6Mna2Coa2)CO3 或(Nia6Mna2Coa2) (OH)2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Li2CO3或LiO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琦,李岩,孙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