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W3660为母本,将水稻颖壳中的雄蕊花药完全剪去改为剪去一半或更少,不损伤柱头,然后马上向去雄后的颖壳内喷水,将花药打湿,等干瘪的花药伸出颖壳后用手指轻弹几下,弹去花药,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S2、以南粳44为父本,在父本穗盛花来到之前,将父本穗剪下,剪去已开过花的穗子,将剩下的穗用水打湿,然后甩干放入套纸袋的母穗上,将纸袋口封住,等不久父本穗大量开花时抖动父本穗,逐一授粉,进行杂交。上述方案,有利于父母本的自由选配,生产流程简单,易于控制,杂交成功率高,所培养的水稻具有抗除草剂、低谷蛋白和抗条纹叶枯病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杂交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政策,及稻谷收购价格的增长,水稻种植面积有了稳定的增加。2011年根据农业部调查,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1.9%,其中早稻种植面积达8869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水稻的亩产量也随着水稻新品种及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不断创新高。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种植区域东西南北幅员辽阔,种植气候带多样。且近年来,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病虫害呈高发,多样性状态。选育高产、广适、多抗的水稻新品种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方法简单,便于实施,杂交成功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杂交水稻 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W3660为母本,将水稻颖壳中的雄蕊花药完全剪去改为剪去一半或更少,然后马上向去雄后的颖壳内喷水,将花药打湿,等干瘪的花药伸出颖壳后用手指轻弹几下,干瘪的花药杜会被弹掉,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S2、以南粳44为父本,在父本穗盛花来到之前,将父本穗剪下,剪去已开过花的穗子,将剩下的穗用水打湿,然后甩干放入套纸袋的母穗上,将纸袋口封住,等不久父本穗大量开花时抖动父本穗,逐一授粉,进行杂交;S3、从杂种F2代开始,在杂交后代群体中,选择植株主穗12粒稻米中全蛋白的SDS-PAGE蛋白带型与W3660全蛋白带型一致,生育期、株高、株叶形态性状与南粳44 一致的单株;S4、将除草剂抗性基因导入SI步骤中所得的单株中;S5、培育、选育,得新品种。所述母本和亲本播种前需严格精选种子,并晾晒种子1-2天后,用40%福尔马林500倍液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I~2天,以种子吸足水分而未露白为度,然后取出晾干,放入福尔马林药液中浸泡48小时,清水冲洗后,放入超声波器中诱导发芽。其中,南粳44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早熟晚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群体整齐一致,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全生育期155天左右,比“武运粳7号”早3~5天。其主要特点是条纹叶枯病抗性强、米质优、抗倒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条纹叶枯病抗性强:南粳44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条纹叶枯病抗性。2004年育成以来,先后在南京、张家港、江阴、无锡、丹阳、靖江、姜堰、南通、盐都等地进行多点多年的抗条纹叶枯病性鉴定,均表现抗条纹叶枯病,2006年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南粳44穴发病率4.1%-8.1%,表现抗水稻条纹叶枯病,且抗性稳定。同时,对稻瘟病ZB21、ZC15和ZFJ个生理小种均表现为免疫,抗白叶枯病。2007-2008年观察,黑条矮缩病也很少发生。稻米品质优、食口性好: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南粳44稻米品质理化指标为糙米率85.4%,精米率77.2%,整精米率75.7%,垩白率15%,垩白度1.2 %,透明度I级,直链淀粉含量16.1 %,胶稠度75mm,品质指标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其光泽度、香味、弹性和综合指标都与目前江苏省食昧较好的武育粳3号相当,柔软性和粘性也较好,具有食味清爽、口感好的特点。因此,该品种被高邮双兔米业公司作为优质稻米开发对象,平均收购的价格比当季普通稻谷高10%。丰产性、稳产性好:该品种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浅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27克,2003年小区鉴定结果,折合亩产680公斤,2004年小区多 点鉴定折合亩产641公斤,比“武育粳7号”增产3.7%。2006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9公斤,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7.1%。2004-2007年在扬州、泰州、南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示范种植,表现稳产高产,平均亩产均在650公斤左右,最高单产超过780公斤。一般每亩18-22万穗,每穗130-160粒,穗粒结构协调能力强。抗倒性强:该品种植株较矮,茎杆粗壮,基部节间短,抗倒性强。2007年9月18日、10月7日分别遭受“韦帕”、“罗莎”两次强台风,多数品种大面积倒伏,但南粳44几乎不倒伏。适应性广:该品种抽穗到成熟时间短,灌浆速度快。全生育期155天左右,虽属早熟晚粳类型,但抽穗比“武运粳7号”早2-3天,成熟早3~5天,因此适合在江苏迟熟中粳稻南部地区和早熟晚粳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穗粒结构自我调节能力强,易种易管,稳产高产,推广利用风险小。同时,由于该品种熟期早,矮杆抗倒,适合机插、机直播、抛秧等多种轻简栽培方式。所述除草剂抗性基因为抗除草剂基因bxn或bar与雄性不育基因TA29_barnase串联构建。上述方案,有利于父母本的自由选配,生产流程简单,易于控制,杂交成功率高,所培养的水稻具有抗除草剂、低谷蛋白和抗条纹叶枯病的特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包括如下步骤:S1、以W3660为母本,将水稻颖壳中的雄蕊花药完全剪去改为剪去一半或更少,然后马上向雄后的颖壳内浇水,将花药打湿,等干瘪的花药伸出颖壳后用手指轻弹几下,干瘪的花药杜会被弹掉,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 S2、以南粳44为父本,在父本穗盛花来到之前(少数颖壳开始开花),将父本穗剪下,剪去已开过花的穗子,将剩下的穗用水打湿,然后甩干放入套纸袋的母穗上,将纸袋口封住。等不久父本穗大量开花时抖动父本穗,父本穗上的花粉将不会有任何损失。事先将父本穗都剪好,放入木穗中,等开花时,逐一授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杂交成功率。此法的原理在于:一天内一穗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品种三因素有关。水稻一般要求温度在20°C以上,相对湿度高于60%才能正常开花,开花最适温度28-32°C,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ο开花的最适温度来临时,水稻将进入盛花期,若此时湿度不够小于60%,将不利其开花。新方法中将父本穗打湿甩干后放入纸袋中封闭,当开花的最适温度来临时,封闭的纸袋中的湿度已达到80-90%,有利父本穗的开花;S3、从杂种F2代开始,在杂交后代群体中,选择植株主穗12粒稻米中全蛋白的SDS-PAGE蛋白带型与W3660全蛋白带型一致,生育期、株高、株叶形态性状与南粳44 一致的单株;S4、将除草剂抗性基因导入SI步骤中所得的单株中;S5、培育、选育,得新品种。所述母本和亲本播种前需严格精选种子,并晾晒种子1-2天后,用40%福尔马林500倍液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I~2天,以种子吸足水分而未露白为度,然后取出晾干,放入福尔马林药液中浸泡48小时,清水冲洗后,放入超声波器中诱导发芽。所述除草剂抗性基因为抗除草剂基因bxn或bar与雄性不育基因TA29_barnase串联构建。本具体实施有利于父母本的自由选配,生产流程简单,易于控制,杂交成功率高,所培养的水稻具有抗除草剂、低谷蛋白和抗条纹叶枯病的特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W3660为母本,将水稻颖壳中的雄蕊花药完全剪去改为剪去一半或更少,不损伤柱头,然后马上向去雄后的颖壳内喷水,将花药打湿,等干瘪的花药伸出颖壳后用手指轻弹几下,弹去花药,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S2、以南粳44为父本,在父本穗盛花来到之前,将父本穗剪下,剪去已开过花的穗子,将剩下的穗用水打湿,然后甩干放入套纸袋的母穗上,将纸袋口封住,等不久父本穗大量开花时抖动父本穗,逐一授粉,进行杂交;S3、从杂种F2代开始,在杂交后代群体中,选择植株主穗12粒稻米中全蛋白的SDS‑PAGE蛋白带型与W3660全蛋白带型一致,生育期、株高、株叶形态性状与南粳44一致的单株;S4、将除草剂抗性基因导入S1步骤中所得的单株中;S5、培育、选育,得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以W3660为母本,将水稻颖壳中的雄蕊花药完全剪去改为剪去一半或更少,不损伤柱头,然后马上向去雄后的颖壳内喷水,将花药打湿,等干瘪的花药伸出颖壳后用手指轻弹几下,弹去花药,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授粉; 52、以南粳44为父本,在父本穗盛花来到之前,将父本穗剪下,剪去已开过花的穗子,将剩下的穗用水打湿,然后甩干放入套纸袋的母穗上,将纸袋口封住,等不久父本穗大量开花时抖动父本穗,逐一授粉,进行杂交; 53、从杂种F2代开始,在杂交后代群体中,选择植株主穗12粒稻米中全蛋白的SDS-PAGE蛋白带型与W3660全蛋白带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余生,黄胜东,杨娟,王才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