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392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包括设置在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心轴孔处的支撑块体,所述支撑块体具有沿该中心轴孔壁往复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支撑块体由上支撑块及下支撑块上下对接而成,所述上支撑块体一侧安装有通向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一端端部轴孔的长手柄,所述下支撑块体的一侧安装有通向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另一端端部轴孔的长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长手柄将上支撑块及下支撑块放入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心轴孔,由上支撑块及下支撑块所构成的支撑块体可配合校正机,移动至蝶板铸件中心轴孔变形区域后再进行按压校正,能够避免因校正造成蝶板铸件中心轴孔椭圆变形的现象,达到两端轴孔与中心轴孔同心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校正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
技术介绍
精铸透空蝶板铸件,由于其壁薄,中心轴孔直径较两端轴孔直径大,且蝶板中间透空两端却相对厚大,铸造工艺设计时内浇口被设计在蝶板轴孔两端部位,浇口棒在凝固收缩时会产生应力,加之蝶板本身中间透空部位强度相对较弱,极易造成蝶板轴孔弯曲变形,蝶板两端轴孔与中心轴孔不同心的现象,故此类蝶板铸件后道精整时都必须要校正其轴孔同心度。传统的校正方法是采用校正机直接压蝶板轴孔鼓胀变形部分,这样蝶板轴孔鼓胀变形部分是可以被校正合格的,但是往往将蝶板铸件中心轴孔压的椭圆变形了,严重的可能导致铸件报废。实际上这种校正方式只是将铸件轴线的弯曲变形量转化成了中心轴孔的椭圆变形量,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控制蝶板轴孔同心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校正精铸透空蝶板件的轴线弯曲变形缺陷,达到两头轴孔、中心轴孔三孔同心的目的,并且不会因校正造成蝶板铸件中心轴孔椭圆变形现象的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设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所述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部横向贯通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包括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心处的中心轴孔及与中心轴孔相通,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两端的端部轴孔,所述支撑块体具有沿中心轴孔左右移动的自由度,所述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包括置于中心轴孔处,呈柱体状的支撑块体,所述支撑块体的高度小于中心轴孔的孔径,所述支撑块体通过上支撑块体及下支撑块体上下对接构成,所述上支撑块体一侧安装有通向一端端部轴孔的长手柄,所述下支撑块体的一侧安装有通向另一端端部轴孔的长手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块及上支撑块通过连接面上下对接而成,所述上支撑块及上支撑块的连接面为相互匹配的粗糙斜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手柄可拆卸连接在上支撑块体/下支撑块体的侧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手柄螺纹连接在上支撑块体/下支撑块体的侧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手柄与其相连接的上支撑块体/下支撑块体粗糙斜面倾斜角度相一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角度为5-8°。本技术通过利用长手柄将上支撑块及下支撑块放入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心轴孔处,当使用校正机对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的表面进行按压校正时,由上支撑块及下支撑块所构成的支撑块体配合校正机按压点,在蝶板中心轴孔中来回移动,配合校正机完成按压校正,也就是说,在校正机按压时,为蝶板铸件中心轴孔处的蝶板区提供一个与校正机按压方向相反的支撑力,避免中心轴孔因校正机的按压而造成的变形。同时,由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两端部较为厚大,强度较高,因此端部轴孔受校正机按压而产生的变形量较小。所以,在配合本技术所提供的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使用时,即在能够确保蝶板铸件中心轴孔不会按压变形的前提下,能够达到两端轴孔、中心轴孔三孔同心的目的,从而保证不会出现因轴线变形造成精加工尺寸不合格或者直接料废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2、轴孔;21、中心轴孔;22、端部轴孔;3、支撑块体;31、上支撑块体;32、下支撑块体;33、连接面;4、长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设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部横向贯通设有轴孔2,轴孔2包括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心处的中心轴孔21及与中心轴孔21相通,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两端的端部轴孔22,端部轴孔22直径不小于中心轴孔21直径的一半。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包括置于中心轴孔21处,呈柱体状的支撑块体3,支撑块体3具有沿中心轴孔21左右移动的自由度,支撑块体3通过上支撑块体31及下支撑块体32上下对接构成,上支撑块体31 —侧安装有通向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下支撑块体32的一侧安装有通向另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校正时,通过长手柄4将上支撑块31及下支撑块32分别放入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中心轴孔21,然后将长手柄4拿去。由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所构成的支撑块体3在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的中心轴孔21中是可以沿轴线来回移动的,校正时将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两端(即碟板铸件的扁平区域,图未示)垫起,中间(即图1部分)悬空,支撑块体3移动至蝶板的中心轴孔21变形区域,校正机通过压支撑块体3所在位置的蝶板区域达到校正的目的。本技术为了更进一步完善其结构,本技术的结构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基础上,采用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操作使用,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可采用摩擦连接方式。具体为,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的连接面33为相互匹配的粗糙斜面,长手柄4与其所连接的上支撑块31/上支撑块32连接面33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在实际操作时,将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的连接面33打毛,确保其不会相对滑动即可,目的在于确保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对接后的稳定性。当然,例如采用凹凸面相互卡合等其它连接方式均可。上述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的尺寸或其他因素对应调整,建议米用的倾斜角度为5-8°。实施例2为了方便长手柄4在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上的连接安装,长手柄4通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上支撑块31及上支撑块32的侧壁上。当然,采用其它连接件的方式均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设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1)中,所述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1)中部横向贯通设有轴孔(2),所述轴孔(2)包括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1)中心处的中心轴孔(21)及与中心轴孔(21)相通,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1)两端的端部轴孔(22),所述端部轴孔(22)直径不小于中心轴孔(21)直径的一半,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包括置于中心轴孔(21)处,呈柱体状的支撑块体(3),所述支撑块体(3)具有沿中心轴孔(21)左右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支撑块体(3)通过上支撑块体(31)及下支撑块体(32)上下对接构成,所述上支撑块体(31)一侧安装有通向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所述下支撑块体(32)的一侧安装有通向另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设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所述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部横向贯通设有轴孔(2 ),所述轴孔(2 )包括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中心处的中心轴孔(21)及与中心轴孔(21)相通,位于待校正精铸透空蝶板铸件(I)两端的端部轴孔(22),所述端部轴孔(22)直径不小于中心轴孔(21)直径的一半,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铸透空蝶板铸件校正工具包括置于中心轴孔(21)处,呈柱体状的支撑块体(3),所述支撑块体(3)具有沿中心轴孔(21)左右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支撑块体(3)通过上支撑块体(31)及下支撑块体(32 )上下对接构成,所述上支撑块体(31) —侧安装有通向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所述下支撑块体(32)的一侧安装有通向另一端端部轴孔(22)的长手柄(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应流叶宗林李兴龙张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