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叉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312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16
拖拉机叉装车,包括:发动机及其附件、四轮驱动传动轴、传动系、车架、工作装置、挡泥板、仪表架、转向系统、护顶架、机罩总成、后悬架、后配重、后驱动桥、液压系统等;传动系、发动机及其附件、后悬架、后驱动桥依此紧固构成底盘;传动系和后驱动桥之间安装四轮驱动传动轴;车架固定在传动系两侧;工作装置安装在传动系上;仪表架安装在地板合件前端;挡泥板下端安装在传动系上,侧面固定在仪表架两端;护顶架前端安装在仪表架上端面,后端安装在车架顶端;机罩总成的铰接支架安装在车架后端,车架后端搭接在后悬架上;后配重安装在后悬架后端。拖拉机叉装车是集拖拉机技术与叉车技术于一体而开发的,具有四轮驱动、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拖拉机叉装车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和搬运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拖拉机和叉车相结合的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拖拉机叉装车。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研制的轮式拖拉机产品在农机具配套和工程变型应用技术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前装载和后挖掘应用已基本趋于完善。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和与其它领域的相互交叉,拖拉机的作业种类逐渐增多,交叉作业、复式作业等多种作业方式的大量采用,要求拖拉机所能发挥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其工程变型产品也趋于多样化。早在1957年,以四轮驱动型底盘和叉车工作装置相结合的世界第一辆“越野叉车”诞生于法国曼尼通(Manitou)集团,有效地满足了野战条件下物资快速装卸搬运作业的需求。随着战争的减少和消除,越野叉车的应用领域向民用转化,并逐步形成新的产业。比如,在田间经济作物收获、草场堆垛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建筑工地、林区木材收集等作业环境下进行物料的装卸搬运,其四轮驱动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甚至能够在田野、沙地、雪地、冰面和泥泞路等不平整的地面乃至非常崎岖的道路和斜坡工作,逐步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相对于国外越野叉车先进技术,国内在四轮驱动型叉车的研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叉装车,包括:发动机及其附件(1)、四轮驱动传动轴(2)、传动系(3)、车架(4)、前驱动轮(5)、工作装置(6)、挡泥板(7)、仪表架(8)、电器系统(9)、转向系统(10)、地板合件(11)、护顶架(12)、座椅总成(13)、机罩总成(14)、后悬架(15)、后配重(16)、后驱动轮(17)、后驱动桥(18)、液压系统(19);其特征在于:传动系(3)、发动机及其附件(1)、后悬架(15)、后驱动桥(18)依此通过螺栓紧固构成整机底盘部分;传动系(3)的最终传动处安装前驱动轮(5),后驱动桥(18)两端安装后驱动轮(17);传动系(3)和后驱动桥(17)之间安装有四轮驱动传动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拖拉机叉装车,包括:发动机及其附件(I)、四轮驱动传动轴(2)、传动系(3)、车架(4)、前驱动轮(5)、工作装置(6)、挡泥板(7)、仪表架(8)、电器系统(9)、转向系统(10)、地板合件(11)、护顶架(12)、座椅总成(13)、机罩总成(14)、后悬架(15)、后配重(16)、后驱动轮(17)、后驱动桥(18)、液压系统(19);其特征在于:传动系(3)、发动机及其附件(I)、后悬架(15)、后驱动桥(18)依此通过螺栓紧固构成整机底盘部分;传动系(3)的最终传动处安装前驱动轮(5),后驱动桥(18)两端安装后驱动轮(17);传动系(3)和后驱动桥(17)之间安装有四轮驱动传动轴(2);车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传动系(3)的两侧;工作装置(6)安装在传动系(3)上;地板合件(11)安装在车架(4)上;仪表架(8)安装在地板合件(11)的前端;电器系统(9)的仪表盘安装在仪表架(8)上;挡泥板(7)下端安装在传动系(3)上,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架(8)的两端;座椅总成(13)固定在地板合件(11)的后端;护顶架(12)前端安装在仪表架(8)的上端面,后端安装在车架(4)顶端;机罩总成(14)的铰接支架安装在车架(4)后端,车架(4)后端彳合接在后悬架(15)上;后配重(16)安装在后悬架(15 )后立而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叉装车,其特征在于:车架(4)包括:左车架(4.1)和右车架(4.2);左车架(4.1)前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左倾斜油缸支座合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斌董昊敬明旭闫明李森杨东山杜鹏徐培闫冰陈静芳胡渤谢明陈益康耿亚飞董丽君代占朝杨茵胡新燕郑义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