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以各类纤维制品或填料作为增强材料,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手段制备出的一种绿色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众多热力学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塑料的高熔融粘度导致塑料本身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困难,特别是难以良好浸溃纤维,纤维与基体界面粘结差。提高成型温度虽可以降低粘度,但会导致诸如硬质聚氯乙烯(PVC)和聚苯醚(PPO)之类热分解温度低于成型温度的工程塑料的降解。传统改善塑料成型工艺性的方法(如添加内增塑剂、拓宽塑料的分子量分布、降低塑料的分子量等)则以牺牲其热力学性能为代价。为解决以上问题,专利“一种改善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性与性能的方法(专利号:200810047060.3)”采用可交联单体等与热塑性塑料的共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和提高了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性与性能。热塑性塑料与纤维相容性差,熔融粘度高,难以充分浸溃纤维,这些都是导致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低粘度可交联单体或低聚体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改善与热塑性塑料的相容性,增强纤维被基体浸渍的能力,以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能;该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改性热塑性塑料30~80份,经单体或低聚体表面处理过的纤维20~70份,所述单体或低聚体为低粘度可交联的单体或低聚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低粘度可交联单体或低聚体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改善与热塑性塑料的相容性,增强纤维被基体浸溃的能力,以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能;该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改性热塑性塑料30~80份,经单体或低聚体表面处理过的纤维20~70份,所述单体或低聚体为低粘度可交联的单体或低聚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改性热塑性塑料为低粘度可交联单体或低聚体与热塑性塑料共混改性体系,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热塑性塑料100份,低粘度可交联单体或低聚体5~40份,热引发剂O~3份,热稳定剂O~8份,润滑剂O~3份,其他助剂O~5份;其它助剂为抗氧剂、光稳定剂、着色剂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低粘度可交联单体为烯丙基酯类单体,其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异钛酸二烯丙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氰尿酸三烯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低聚体为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低聚体一类的烯丙基酯类低聚体,或环氧齐聚物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塑性塑料为聚氯乙 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苯醚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引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启林,刘秀娟,黄志雄,丁雨洁,童丹辽,肖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