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98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下立柱板、支撑柱、调整板、固定螺钉、护圈、平底板、斜底板、上立柱板、调整螺钉及定位轴组成的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平底板与斜底板一端固定,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支撑,使斜底板相对平底板一侧形成角度,两根下立柱板平行对应与支撑柱同向穿过斜底板固定在平低板上,下立柱板的顶端分别螺钉固定扇形调整板,上立柱板下端平行对应与下立柱板同向定位轴铰接在扇形调整板的底部,调整螺钉穿过扇形调整板上的弧形长通槽螺纹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两根弧形护圈上下排列,两端横向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部,弧形凹口指向斜底板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抬高患者的上肢,抬高幅度可90°-120°之间可调并固定,便于医疗观察及康复治疗,并且改善了患者康复时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所属
本技术涉及医用治疗康复护理机械装置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闻架。
技术介绍
在医院骨科的临床医疗中,患者骨折是常见病,其中上肢骨折也占有较大比例,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其身体的创伤会造成肢体的肿胀淤血,而手术又会对肢体造成两次损伤,从而加重患肢的肿胀,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的肢体肿胀。若不能及时清除则不利于肢体血液循环,营养物质的供给和创伤及手术的愈合,严重者可引起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形成张力性水泡,伴有手指牵拉时剧烈疼痛,手指麻木,严重的可导致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影响患肢功能的康复。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消肿治疗,护理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极为重要。如果因患肢肿胀持续不消,或疼痛影响其功能锻炼的早期进行,不但会影响骨折愈合和骨折的治疗效果,而且会影响创口愈合。对于上肢骨折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一般是抬高患者上肢,使患者上肢高于心脏平面,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除,减轻疼痛。目前抬高患者上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1)、支撑柱(2)、调整板(3)、固定螺钉(4)、护圈(5)、平底板(6)、斜底板(10)、上立柱板(7)、调整螺钉(8)及定位轴(9)组成,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一端固定连接,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2)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10)相对于平底板(6)一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1)平行对应与支撑柱(2)同向穿过斜底板(10)固定在平低板(6)上,两根下立柱板(1)的顶端分别由固定螺钉(4)固定在扇形调整板(3)上,两根上立柱板(7)下端平行对应与两根下立柱板(1)同向用定位轴(9)铰接在扇形调整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I)、支撑柱(2)、调整板(3)、固定螺钉(4)、护圈(5)、平底板(6)、斜底板(10)、上立柱板(7)、调整螺钉(8)及定位轴(9)组成,平底板(6)与斜底板(10) —端固定连接,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2)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10)相对于平底板(6) —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I)平行对应与支撑柱(2)同向穿过斜底板(1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雁彭贵凌莫凌云查晔军郭培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