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98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下立柱板、支撑柱、调整板、固定螺钉、护圈、平底板、斜底板、上立柱板、调整螺钉及定位轴组成的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平底板与斜底板一端固定,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支撑,使斜底板相对平底板一侧形成角度,两根下立柱板平行对应与支撑柱同向穿过斜底板固定在平低板上,下立柱板的顶端分别螺钉固定扇形调整板,上立柱板下端平行对应与下立柱板同向定位轴铰接在扇形调整板的底部,调整螺钉穿过扇形调整板上的弧形长通槽螺纹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两根弧形护圈上下排列,两端横向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部,弧形凹口指向斜底板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抬高患者的上肢,抬高幅度可90°-120°之间可调并固定,便于医疗观察及康复治疗,并且改善了患者康复时的舒适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所属
本技术涉及医用治疗康复护理机械装置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闻架。
技术介绍
在医院骨科的临床医疗中,患者骨折是常见病,其中上肢骨折也占有较大比例,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其身体的创伤会造成肢体的肿胀淤血,而手术又会对肢体造成两次损伤,从而加重患肢的肿胀,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的肢体肿胀。若不能及时清除则不利于肢体血液循环,营养物质的供给和创伤及手术的愈合,严重者可引起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形成张力性水泡,伴有手指牵拉时剧烈疼痛,手指麻木,严重的可导致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影响患肢功能的康复。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骨折手术前后的消肿治疗,护理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极为重要。如果因患肢肿胀持续不消,或疼痛影响其功能锻炼的早期进行,不但会影响骨折愈合和骨折的治疗效果,而且会影响创口愈合。对于上肢骨折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一般是抬高患者上肢,使患者上肢高于心脏平面,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肿胀的消除,减轻疼痛。目前抬高患者上肢的手段一般是采用吊架吊起上肢,存在的缺点是上肢活动度受限,不利于患者的功能性锻炼,同时也使患者舒适度很差。研制一种能方便抬高患者的上肢,并且抬高幅度大、抬高幅度可调,改善患者的舒适度的上肢抬高架是本领域当前急需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抬高患者的上肢,并且抬高幅度大、抬高幅度可调,改善患者舒适度的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性新型采用以下结构原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支撑柱、调整板、固定螺钉、护圈、平底板、斜底板、上立柱板、调整螺钉及定位轴组成,其特点在于:平底板与斜底板一端固定连接,平底板与斜底板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相对于平底板一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平行对应与支撑柱同向穿过斜底板固定在平低板上,两根下立柱板的顶端分别螺钉固定扇形调整板,两根上立柱板下端平行对应与两根下立柱板同向铰接在扇形调整板的底部,扇形调整板上部横向开有弧形长通槽,调整螺钉穿过弧形长通槽螺纹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弧形护圈两端横向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上部,两根弧形护圈上下排列,弧形凹口指向斜底板一侧,从而构成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本技术使用时,患者平卧,将上肢抬高架底部斜底板置于患者的上臂下,在斜底板与患者上臂之间垫上棉垫,用绑带穿过平底板与斜底板间的空隙,捆绑患者上臂固定在斜底板上;患者前臂直立依靠在弧形护圈的弧形凹口内,在患者前臂与弧形凹口之间垫上棉垫,用绑带围绕两根上立柱板,捆绑患者前臂固定在弧形护圈弧形凹口内;依治疗需要或者患者要求,可调整患者上臂和前臂之间的弯曲角度,调整时松开上肢抬高架两侧的调整螺钉,两根上立柱板可以定位轴为圆点,沿着扇形调整板上的横向弧形槽滑动,其滑动的距离长短就是患者上臂和前臂之间弯曲角度的大小,一般使肘关节角度保持在90° -120°之间即可,当调整角度到位时,旋紧调整螺钉,从而将患者前臂固定在所需的空间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抬高患者的上肢,并且抬高幅度可在90° -120°之间可调,并且可固定在相对位置,便于医疗观察及康复治疗,由于在患者上臂及前臂与抬高架之间都是棉垫软接触,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达到了专利技术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从图1至图4可看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1、支撑柱2、调整板3、固定螺钉4、护圈5、平底板6、斜底板10、上立柱板7、调整螺钉8及定位轴9组成,平底板6与斜底板10 —端固定连接,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2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10相对于平底板6 —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I平行对应与支撑柱2同向穿过斜底板10固定在平低板6上,两根下立柱板I的顶端分别由固定螺钉4固定在扇形调整板3上,两根上立柱板7下端平行对应与两根下立柱板I同向用定位轴9铰接在扇形调整板3的底部,扇形调整板3上部横向开有弧形长通槽,调整螺钉8穿过弧形长通槽螺纹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7上;弧形护圈5两端横向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7上部,两根弧形护圈5上下排列,弧形凹口指向斜底板10—侧,从而构成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1)、支撑柱(2)、调整板(3)、固定螺钉(4)、护圈(5)、平底板(6)、斜底板(10)、上立柱板(7)、调整螺钉(8)及定位轴(9)组成,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一端固定连接,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2)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10)相对于平底板(6)一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1)平行对应与支撑柱(2)同向穿过斜底板(10)固定在平低板(6)上,两根下立柱板(1)的顶端分别由固定螺钉(4)固定在扇形调整板(3)上,两根上立柱板(7)下端平行对应与两根下立柱板(1)同向用定位轴(9)铰接在扇形调整板(3)的底部,扇形调整板(3)上部横向开有弧形长通槽,调整螺钉(8)穿过弧形长通槽螺纹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7)上;弧形护圈(5)两端横向固定在两根上立柱板(7)上部,两根弧形护圈(5)上下排列,弧形凹口指向斜底板(10)一侧,从而构成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上肢抬高架,由下立柱板(I)、支撑柱(2)、调整板(3)、固定螺钉(4)、护圈(5)、平底板(6)、斜底板(10)、上立柱板(7)、调整螺钉(8)及定位轴(9)组成,平底板(6)与斜底板(10) —端固定连接,平底板(6)与斜底板(10)之间对应的另一端用两根平行对应的支撑柱(2)上下支撑,使得斜底板(10)相对于平底板(6) —侧形成一个角度,两根下立柱板(I)平行对应与支撑柱(2)同向穿过斜底板(10)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雁彭贵凌莫凌云查晔军郭培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