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3D打印技术又称叠层制造技术,是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叠层制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主要被应用于产品原型、模具制造以及艺术创作、珠宝制作等领域,替代这些传统依赖的精细加工工艺。另外,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建筑、服装、航空等领域,为创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3D打印技术包括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等,其中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和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都会使用热塑性塑料作为基本的3D打印材料。通常SLS技术及设备采用发射聚焦于目标区域的能量的激光。在生产部件的目标区域内在由激光所发射的能量的作用下部分熔融或软化的粉末材料。操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碳酸亚丙酯 80‑99.9份磷酸酯 0.1‑20份。磷酸酯的用量优选为0.2‑18重量份,还可以为0.5‑15重量份,1‑10重量份,或者2‑8重量份;聚碳酸亚丙酯用量优选为82‑99.8重量份,还可以为85‑99.5重量份,90‑99重量份,或者92‑98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碳酸亚丙酯80-99.9份 磷酸酯0.1-20份。 磷酸酯的用量优选为0.2-18重量份,还可以为0.5-15重量份,1-10重量份,或者2_8重量份; 聚碳酸亚丙酯用量优选为82-99.8重量份,还可以为85-99.5重量份,90-99重量份,或者92-98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聚碳酸亚丙酯的粘均分子量大于等于10万,优选为100,000-300,000,更优选,150,000-250,000,特别优选 200,000。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碳酸亚丙酯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磷酸酯选自烷基磷酸单酯、烷基磷酸二酯、烷基磷酸三酯、芳基磷酸单酯、芳基磷酸双酯、芳基磷酸三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双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双酯、硅氧烷磷酸单酯、硅氧烷磷酸双酯、烷基醇酰胺磷酸单酯、烷基醇酰胺磷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烷基中的碳链长度为碳原子数1-20,优选为4-18,特别地,所述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戍基、己基、庚基、羊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或十六烷基及其他们的异构体形式的相应基团。 优选地,所述的芳基中的芳环的个数为1-10,优选为1-3。更优选地,所述的芳基中的碳原子数为6-30,优选苯基、萘基等。 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梅,安晶晶,曹新宇,王佛松,孙文华,赵宁,董金勇,李春成,符文鑫,林学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