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投掷的内设液态灭火剂的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灭火容器,灭火容器中具有液态灭火剂,在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起到防震、减压、保温、避免结冰的作用,在使用时,只需将灭火容器从壳体中取出,投向火源或燃烧物附近,灭火容器就会破裂,液态灭火剂散洒出来,起到灭火、冷却的效果,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携带、存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灭火装置灭火速度快、能急速冷却、防止烫伤;液态灭火剂能起到水蒸气汽化作用,杜绝致命的浓烟,有效杜绝火势蔓延、防止再度燃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火器
,尤其涉及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现代社会广泛应用的安保器材。目前,市面上的灭火器包括干粉式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这些灭火器的结构大都较为复杂,不便于携带,灭火时均需要通过操作,将器材中将灭火介质对准火源喷出,一来操作不便,二来需要靠近火源使用,容易造成人体烧伤、烫伤,使用不够安全。而且这些灭火器由于结构复杂,需要专门讲解后一般的成人才能掌握使用方法,而一些儿童及老人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由此可见,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灭火装置,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投掷的内设液态灭火剂的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mm?2cm。优选地,所述灭火容器为易碎塑料瓶。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开口处的盖体。优选地,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本体卡接在一起。[0011 ] 优选地,所述盖体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本体的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外部接缝处设有封口条。优选地,所述灭火容器的顶部设有拉环。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形成一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灭火容器设置在所述保护套中。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上部围绕保护套的纵向中心线设有多个凹槽。优选地,还包括挎带,所述挎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侧连接。优选地,所述挎带整体或部分为荧光带。优选地,还包括突光指示条,所述突光指示条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或所述盖体上且靠近所述壳体主体与所述盖体的接缝处。与现有技术的灭火器相比,本技术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结构简单,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灭火容器,灭火容器中具有液态灭火剂,在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起到防震、减压、保温、避免结冰的作用,在使用时,只需将灭火容器从壳体中取出,投向火源或燃烧物附近,灭火容器破裂,液态灭火剂就会散洒出来,起到灭火、冷却的效果,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同时便于携带、存放;本技术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灭火速度快、能够急速冷却、防止烫伤;所用的液态灭火剂能够起到水蒸气汽化作用,杜绝致命的浓烟,有效杜绝火势蔓延、防止再度燃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包括壳体主体I以及盖体2、连接在壳体主体外部两侧的挎带3、设置在壳体主体I内的灭火容器4,灭火容器4中填充有液态灭火剂;在壳体主体I的内部还设有保护层,保护层形成一保护套11,该保护套11贴合壳体主体I的内壁设置。在盖体2中的内侧壁和顶部内壁上也设有保护层。灭火容器4的结构与保护套11的内腔形状相配合。作为优选的结构,灭火容器4的外壁上设有凸起,保护套的内壁上设有凹槽,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使得灭火容器与保护套的配合更为稳固,但又便于在使用时分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灭火容器4的外壁上设有防滑凸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设置在盖体中的保护层与设置在壳体主体中的保护层设置成一体结构,并且与盖体及壳体主体连接在一起,这样在旋动盖体与壳体主体时,设置在盖体中的保护层与设置在壳体主体中的保护层分离破裂,从而将灭火容器露出。挎带3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主体I的外壁上端连接,设置挎带可便于挂在墙上,也可便于人们携带灭火装置。挎带整体为荧光带或者一部分为荧光带,可以在黑暗中作警示和指示摆放位置作用。在壳体主体I的外壁靠近开口处设有荧光指示条12,用于在黑暗中指示壳体主体I与盖体2的连接处,便于人们着手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荧光指示条设置在盖体2上靠近其开口处的位置上,同样能够起到指示作用。壳体主体I与盖体2的连接可采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来实现。壳体主体I与盖体2中的保护层可采用泡沫塑料、珍珠棉等材料制成,起到缓冲震动、保温的作用。灭火容器采用易碎塑料制成瓶体状,在一定的冲击力作用下可自行碎裂,释放液态灭火剂。液态灭火剂是一种化学水溶液,内含25%的铵盐和钾盐,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可燃烧。当液态灭火剂与火焰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等5000倍以上体积的灭火性气体,快速吸收火源及周围的空气以及热量,使燃烧物瞬间降温、熄灭,期间不产生泡沫。由于灭火装置的灭火容器采用易碎材料构成,在一米以上距离外投掷灭火容器,其受到撞击便会自行碎裂,释放出有效液体灭火剂,即便投掷过程中没有通过物理作用使其爆破,火源的高温同样也能让灭火容器受到破坏而释放出液态灭火剂。本技术的灭火装置净重为1000克以下,一般应用时仅为790g,每5平米灭火面积,较市面同等级的灭火器(8kg/4M2)重量轻90%,节约空间,挪移方便,即使家庭中的老人或儿童均可轻易操作使用,液态灭火剂直接泼向火源或整瓶投掷区5平米内的火势将于2-5秒钟被瞬间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灭火器拔掉安全针后I分钟的喷射灭火方式,更加简单易用,快速有效地起到灭火作用。实施例二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与实施例一中的本实施例中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在灭火容器靠近壳体主体I的开口处的端面上设有拉环41,便于人们将灭火容器从壳体主体I中拉出。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投掷的内设液态灭火剂的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用于投掷的内设液态灭火剂的灭火容器,所述灭火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保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mm?2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本体开口处的盖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内螺纹,所述壳体本体的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本体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旋接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掷型液体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容器的顶部设有拉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安消防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