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56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35
一种升降油缸,包括缸筒上盖,缸筒,升降活塞杆,缸筒下盖,所述升降活塞杆穿设在所述缸筒中,并穿出所述缸筒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置于储油筒中,且所述储油筒内腔与所述缸筒内腔相通,所述缸筒下盖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放油阀体与缸筒内腔单向连通,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将油单向压入储油筒中的活塞组件和与活塞组件相作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开启放油阀体的机构,所述连接件与油泵踏脚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双向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和放油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油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油缸,具体涉及一种油泵、油缸、储油筒一体化的液压升降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在工业生产及医疗器械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种类和功能也很多。液压油缸一般由缸筒、活塞杆、缸盖、活塞、密封件等几部分组成。目前大部分的液压升降油缸为一个独立的油缸体,需要外接油管输入或放出液压油来控制活塞杆升降,如专利号为201220583219.5的中国技术专利《带导正部件的升降油缸》公开了一种包括油缸体、活塞杆、活塞和油缸头的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上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外接到油泵上后可控制活塞杆的升降。再如专利号为201020545619.8的中国技术专利《自解锁升降油缸》也公开了一种翻转油缸,该翻转油缸上设有多个管嘴用来供压力油,压力油由外接的油泵提供。所以这类升降油缸独立无法使用,比较不方便。此夕卜,目前的升降油缸大多体积较大,不适合在一些狭小空间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油缸,该升降油缸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且将油泵、油缸、储油筒一体化设计,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升降油缸,包括缸筒上盖,缸筒,升降活塞杆,缸筒下盖,所述升降活塞杆穿设在所述缸筒中,并穿出所述缸筒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置于储油筒中,且所述储油筒内腔与所述缸筒内腔相通,所述缸筒下盖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放油阀体与缸筒内腔单向连通,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将油单向压入储油筒中的活塞组件和与活塞组件相作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还设有开启放油阀体的机构,所述连接件与油泵踏脚轴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双向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活塞组件和放油阀体。本专利技术将油泵、油缸、储油筒一体化,不需要外加压力油泵。且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油缸中进油阀体和放油阀体相互分开,通过油泵踏脚轴转动连接件时,向一侧转动可对活塞作用进行进油操作,使升降活塞杆上升;向另一侧转动,可对放油阀体作用进行放油操作,使升降活塞杆下降。将上升与下降的操作方式差异化,操作更加安全,不会发生意外。作为优选,所述放油阀体包括放油阀芯与放油弹簧,所述开启放油阀体的机构为设于连接件上的凸台。凸台用于顶起放油阀芯进行放油。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分别通过第一钢珠和第二钢珠与放油阀芯和活塞组件相作用。利用钢珠滚动摩擦的润滑性,是操作更加顺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扭簧。该扭簧用于对放油操作进行一定的限制,需克服扭簧的阻力才能进行放油,防止意外发生。作为优选,所述缸筒下盖中的活塞空腔与所述储油筒通过进油阀体与进油管道单向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油泵踏脚轴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作为优选,所述缸筒下盖设有排油孔,和与之匹配的塞子。方便对液压油进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体积小巧,且将油泵、油缸、储油筒一体化设计,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将上升与下降的操作方式差异化,操作更加安全,不会发生意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缸筒下盖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见图1与图2,一种升降油缸,包括缸筒上盖1,缸筒2,升降活塞杆4,缸筒下盖5,所述升降活塞杆4穿设在所述缸筒2中,并穿出所述缸筒上盖1,所述缸筒I置于储油筒3中,且所述储油筒3内腔与所述缸筒3内腔通过设于缸筒上盖I上的第一通孔11保持相通,同时在升降活塞杆4下端设有第二通孔41,保证油能进入升降活塞杆4的下端面并顺利将它抬升。所述缸筒下盖5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放油阀体52与缸筒2内腔单向连通,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将油单向压入储油筒3中的活塞组件51和与活塞组件51相作用的连接件53,所述连接件53上还设有开启放油阀体52的机构,所述连接件53与油泵踏脚轴55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53双向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活塞组件3和放油阀体52。见图3,所述缸筒下盖5中的活塞空腔511与所述储油筒3通过进油阀体57与进油管道571单向连通。见图4,所述放油阀体52包括放油阀芯521与放油弹簧523,所述开启放油阀体52的机构为设于连接件53上的凸台532。所述连接件53分别通过第一钢珠522和第二钢珠531与放油阀芯521和活塞组件51相作用。所述连接件53上还设有扭簧533。所述油泵踏脚轴55通过销轴56固定在所述连接件53上,所述缸筒下盖5底部的盖板59上设有排油孔,和与之匹配的塞子54。使用时,脚踩踏板使油泵踏脚轴55朝一个方向反复转动,带动连接件53朝同一方向反复转动,从而不断挤压活塞组件51将油压入储油筒3中。活塞组件51中也有单项通道使油能进入活塞空腔511中,并不断压入储油筒3中。进入储油筒3中的油通过第一通孔11进入缸筒2内腔中,再进入第二通孔41中,将升降活塞杆4向上推出,完成上升操作。需要下降时,脚踩踏板使油泵踏脚轴55反向转动,并克服扭簧533的阻力,使凸台532挤压第一钢珠522进而挤压放油阀芯521,打开放油阀体52,此时在重力作用下油落回空腔中,同时升降活塞杆4下降,完成下降操作。本专利技术将上升与下降的操作方式差异化,即转动的方向不一样,操作更加安全,不 会发生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油缸,包括缸筒上盖(1),缸筒(2),升降活塞杆(4),缸筒下盖(5),所述升降活塞杆(4)穿设在所述缸筒(2)中,并穿出所述缸筒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置于储油筒(3)中,且所述储油筒(3)内腔与所述缸筒(3)内腔相通,所述缸筒下盖(5)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放油阀体(52)与缸筒(2)内腔单向连通,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将油单向压入储油筒(3)中的活塞组件(51)和与活塞组件(51)相作用的连接件(53),所述连接件(53)上还设有开启放油阀体(52)的机构,所述连接件(53)与油泵踏脚轴(55)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53)双向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活塞组件(3)和放油阀体(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油缸,包括缸筒上盖(1),缸筒(2),升降活塞杆(4),缸筒下盖(5),所述升降活塞杆(4)穿设在所述缸筒(2)中,并穿出所述缸筒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I)置于储油筒(3)中,且所述储油筒(3)内腔与所述缸筒(3)内腔相通,所述缸筒下盖(5)中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放油阀体(52)与缸筒(2)内腔单向连通,所述空腔中还设有用于将油单向压入储油筒(3)中的活塞组件(51)和与活塞组件(51)相作用的连接件(53),所述连接件(53)上还设有开启放油阀体(52)的机构,所述连接件(53)与油泵踏脚轴(55)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件(53)双向转动时分别驱动所述活塞组件(3)和放油阀体(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阀体(52)包括放油阀芯(521)与放油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