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21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踏板、底板和踏板联动机构,两个踏板安设于底板的两侧,并和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还包括两个扇形齿轮、驱动齿盘、两个棘轮、支撑座、转轴、链条、后轮齿盘,所述扇形齿轮安设于连接踏板和底板的连接轴上,位于踏板和底板之间,并与踏板固定连接;驱动齿盘安设于转轴上,棘轮安设于转轴上,支撑座与底板固定连接,转轴通过支撑座安设于底板上,两个扇形齿轮和两个棘轮分别相互啮合,链条连接驱动齿盘和后轮齿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靠踏板车的左、右踏板产生持续、交替的动力,使踏板车持续前行,更加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踏板车的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踏板车
,尤其涉及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踏板车多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踏板车上,另外一只脚蹬踏地面,依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踏板车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踏板车与使用者前行,使用者持续的蹬踏地面,踏板车持续的前行。此种方式无法依靠使用者对踏板车自身施加作用力产生动力使踏板车前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踏板、底板和踏板联动机构,两个踏板安设于底板的两侧,并和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还包括两个扇形齿轮、驱动齿盘、两个棘轮、支撑座、转轴、链条、后轮齿盘,所述扇形齿轮安设于连接踏板和底板的连接轴上,位于踏板和底板之间,并与踏板固定连接;驱动齿盘安设于转轴上,棘轮安设于转轴上,支撑座与底板固定连接,转轴通过支撑座安设于底板上,两个扇形齿轮和两个棘轮分别相互啮合,链条连接驱动齿盘和后轮齿盘,一踏板在作向下运动时,踏板联动机构带动另一踏板同时作向上的运动。所述踏板联动机构包括一钢丝绳和钢丝绳支架,钢丝绳设于钢丝绳支架上,钢丝绳的两个头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踏板的活动头端,钢丝绳支架固定于底板上。所述钢丝绳支架设3个支撑部,在每个支撑部上套设有滑轮,套设有滑轮的支架部呈V字形排列,钢丝绳搭设于滑轮上。还包括踏板限位块,所述踏板限位块分别设于两个踏板活动头端的内侧,踏板的活动头端向上翻转至极限位置时,踏板限位块抵顶在钢丝绳支架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依靠踏板车的左、右踏板产生持续、交替的动力,使踏板车持续前行,更加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使用;2)兼具运动功能和健身功能,使骑行变得更加有乐趣;3)驱动机构紧凑,经久耐用,将使用者的作用力转化为踏板车前进的动力功耗损失小;4)踏板车的骑行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原理,使骑行者的骑行变得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驱动机构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左、右踏板在平置状态);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左踏板在最高位置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踏板107、底板108和踏板联动机构110,两个踏板107安设于底板108的两侧,并和底板108通过连接轴131连接;还包括两个扇形齿轮121、驱动齿盘122、两个棘轮123、支撑座124、转轴125、链条126、后轮齿盘127,扇形齿轮121安设于连接踏板107和底板108的连接轴131上,位于踏板107和底板108之间,并与踏板107固定连接;驱动齿盘122安设于转轴125上,棘轮123安设于转轴125上,支撑座124与底板108固定连接,转轴125通过支撑座124安设于底板108上,两个扇形齿轮121和两个棘轮123分别相互啮合,链条126连接驱动齿盘122和后轮齿盘127,一踏板107在作向下运动时,踏板联动机构110带动另一踏板107同时作向上的运动。使用者踩踏踏板107,依次带动扇形齿轮121、棘轮123旋转,棘轮123正转时承载轴向力,反转时为空转,两个踏板107分别作上下运动时,通过扇形齿轮121、棘轮123在转轴125上产生持续的正转扭力,驱动齿盘122正转,带动链条126驱动后轮齿盘127正转,后轮齿盘127带动踏板车的后轮103正转,产生踏板车前进的动力。转动立杆105通过前轮支架102驱使前轮101转换方向。具体的,踏板联动机构110包括一钢丝绳111和钢丝绳支架112,钢丝绳111设于钢丝绳支架112上,钢丝绳111的两个头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踏板107的活动头端,钢丝绳支架112固定于底板108上,此种设计保证了一踏板107在作向下运动时,另一踏板107同时作向上的运动,使踩踏变得协调。具体的,钢丝绳支架112设3个支撑部115,在每个支撑部115上还套设有滑轮113,套设有滑轮113的支撑部115呈V字形排列,钢丝绳111穿设于滑轮113上,此种设计使钢丝绳111的滑动更加顺畅,使用者的踩踏更加省力。具体的,踏板限位块109分别设于两个踏板107活动头端的内侧,踏板107的活动头端向上翻转至极限位置时,踏板限位块109抵顶在钢丝绳支架112上。此种设计防止踏板107转动范围过大,使扇形齿轮121和棘轮123脱离啮合。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技术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踏板、底板和踏板联动机构,两个踏板安设于底板的两侧,并和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扇形齿轮、驱动齿盘、两个棘轮、支撑座、转轴、链条、后轮齿盘,所述扇形齿轮安设于连接踏板和底板的连接轴上,位于踏板和底板之间,并与踏板固定连接;驱动齿盘安设于转轴上,棘轮安设于转轴上,支撑座与底板固定连接,转轴通过支撑座安设于底板上,两个扇形齿轮和两个棘轮分别相互啮合,链条连接驱动齿盘和后轮齿盘,一踏板在作向下运动时,踏板联动机构带动另一踏板同时作向上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车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踏板、底板和踏板联动机构,两个踏板安设于底板的两侧,并和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扇形齿轮、驱动齿盘、两个棘轮、支撑座、转轴、链条、后轮齿盘,所述扇形齿轮安设于连接踏板和底板的连接轴上,位于踏板和底板之间,并与踏板固定连接;驱动齿盘安设于转轴上,棘轮安设于转轴上,支撑座与底板固定连接,转轴通过支撑座安设于底板上,两个扇形齿轮和两个棘轮分别相互啮合,链条连接驱动齿盘和后轮齿盘,一踏板在作向下运动时,踏板联动机构带动另一踏板同时作向上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