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865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半导体基板,贯穿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孔洞,仅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受光面且与所述半导体基板导电类型相反的半导体,所述半导体表面的介质膜,位于孔洞内的孔电极,及位于背光面与孔电极相连的第一电极,背面场和与背面场相连的第二电极,在介质膜表面有一层透明导电层与孔电极相连。光电转换装置的受光面没有电极遮挡,避免了遮光损失,显著地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利用透明导电膜代替受光面上的电极,兼顾了透光与电流收集,因而没有受光面电极的遮挡,显著地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且外观统一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背面钝化技术统一,孔洞内可以无发射结,这样的钝化结构反向漏电小,组件无热斑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包括:半导体基板,贯穿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孔洞,仅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受光面且与所述半导体基板导电类型相反的半导体,所述半导体表面的介质膜,位于孔洞内的孔电极,及位于背光面与孔电极相连的第一电极,背面场和与背面场相连的第二电极,在介质膜表面有一层透明导电层与孔电极相连。光电转换装置的受光面没有电极遮挡,避免了遮光损失,显著地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利用透明导电膜代替受光面上的电极,兼顾了透光与电流收集,因而没有受光面电极的遮挡,显著地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且外观统一美观。另外本技术与背面钝化技术统一,孔洞内可以无发射结,这样的钝化结构反向漏电小,组件无热斑现象。【专利说明】—种光电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光发电装置又称为太阳能电池或光伏电池,其发电原理是基于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目前太阳能电池有很多种类和结构。传统的做法是将光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置于受光面和背光面,同类光电池可通过低电阻的金属实现正负互联。但是,传统的光电池由于受光面很多区面积被电极遮挡容易损失一部分电流,因此,为改善上述结构带来的光电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转换装置,具有受光面和背光面,包括:半导体基板(1);贯穿所述半导体基板(1)的孔洞(6);仅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基板(1)的受光面且与所述半导体基板(1)导电类型相反的半导体(2);所述半导体(2)表面的介质膜(3);位于孔洞(6)内的孔电极(5),及位于背光面与孔电极(5)相连的第一电极(7),背面场(9)和与背面场(9)相连的第二电极(10);其特征在于:在介质膜表面有一层透明导电层(4),其与孔电极(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金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协鑫苏州新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保利协鑫光伏系统集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