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加工
。技术背景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其机理是内外转移的纤维头端露出纱体之后,脱离钳口的握持作用,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形成毛羽。毛羽增长于络筒和整经工序,其根本原因在于:纱线表面毛羽多、结构松弛,在络筒、整经等纱线高速运行工序中,纱线经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遭受激烈摩擦,致使纱体内部纤维头端严重抽拔游离于纱体表面,毛羽剧增、表层结构严重破坏。为了减少纱线毛羽,实现纱线顺利织造,纺织企业一般都对整经后纱线进行浆纱处理,贴附纱线毛羽、同时对纱线进行增强保伸、增加耐磨性。但整经通常采用片纱上浆,片纱上浆就会导致纱线相互粘连,需要湿、干分绞,纱线分绞时相互撕扯破坏纱体表面浆膜、产生二次毛羽。由此可见,消除纱线毛羽,增加纱线表层结构致密度应在上浆之前进行。针对环锭细纱工序,国内外的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常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根纱线运行路线上依次设置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位于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进口端,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位于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出口端,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中心、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中心、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由旋转器(1)、风道基座(5)组成,旋转器(1)由锥形罩、旋转轴构成,锥形罩和旋转轴为一体,锥形罩位于旋转轴一端,锥形罩的圆锥面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微型气孔(9),锥形罩尾端呈圆筒状,旋转轴中心设有纱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极握持旋转式改善纱线表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根纱线运行路线上依次设置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位于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进口端,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位于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出口端,前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中心、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中心、后置中心定位导纱钩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握持旋转式降低纱线毛羽装置由旋转器(I )、风道基座(5)组成,旋转器(I)由锥形罩、旋转轴构成,锥形罩和旋转轴为一体,锥形罩位于旋转轴一端,锥形罩的圆锥面上开有均匀分布的微型气孔(9),锥形罩尾端呈圆筒状,旋转轴中心设有纱线通道(8),纱线通道(8)呈阶梯状,纱线通道(8)进口段直径小于出口段直径,风道基座(5)中设有风道(3),风道基座(5)中心处设有轴承套孔,轴承套孔内设有第二轴承(10)、第三轴承(12),轴承套孔与第二轴承(10)、第三轴承(12)之间过盈配合,风道基座(5)前端呈圆锥状,与锥形罩形状相对应,圆锥状锥面上开有沿锥面方向均匀分布的进风口(2),风道基座(5)前端尾部呈圆柱形,圆柱上设有第一轴承(4),圆柱与第一轴承(4)之间过盈配合,风道基座(5)侧壁上设出气孔(11),出气孔(11)与风道(3)连通,旋转器(I)的锥形罩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治刚,徐卫林,凌良仲,曹根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