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825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由以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经和以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经以4乙经2甲经的顺序循环平行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以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纬和以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纬;所述纬纱按照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的顺序循环投纬,逐一引入已经排列好的经纱,通过剑杆织机,按照交织规律与经纱交织成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既具有机织面料紧密、硬挺的手感,又具有针织面料般的视觉效果、舒适保暖、弹性好等优点且产品的织造工艺简单,工序合理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尤其是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机织面料由经纬向交织而成,其经、纬纱延伸与收缩性能较差,机织面料一般比较紧密、硬挺,在服装面料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针织服装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吸收透气、舒适保暖等优点,满足服装面料风格多变的要求,但容易勾丝、脱散,且尺寸稳定性较差。这就需要一种具有针织面料视觉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即可以满足服装面料紧密、硬挺的手感,视觉风格多变的要求,而且产品织造工艺简单,工序合理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采用大差异细度及收缩性的经纬纱原料和组织设计,克服机织面料风格单一的缺点,具有视觉效果好、手感舒适、弹性好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由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经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经以4乙经2甲经的顺序循环平行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纬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纬;所述纬纱按照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的顺序循环投纬,逐一引入已经排列好的经纱,通过剑杆织机,按照交织规律与经纱交织成面料。进一步的,所述的甲经和甲纬均为规格为75d的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复合线;所述的乙经和乙纬均为规格为10s/l的棉纱与规格为6S/1的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以6根经纱与12根纬纱交织为一个循环,根据经纱和纬纱的交织规律设计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纹版图的上机图;2)将规格为75d的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制作成甲经和甲纬;将规格为10s/l的棉纱与规格为6s/1的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制作成乙经和乙纬;3)以4乙经2甲经的排列顺序排列组成的6根经纱与以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排列顺序排列组成的12根纬纱交织为一个循环,采用经纱的穿综顺序分别为:122、134、566、543的6片综的剑杆织机根据步骤I)所设计的上机图织造得到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采用大差异细度及收缩性的经纬纱原料和组织设计,克服机织面料外观视觉风格单一的缺点,织造得到的机织面料具有颗粒状、微弹性等针织效果,既具有机织面料紧密、硬挺的手感,又具有针织面料般的视觉效果、舒适保暖、弹性好等优点;作为服装面料能同时满足挺括、弹性好、视觉风格多变的要求,并且产品的织造工艺简单,工序合理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仿针织效果的机织面料的织造工艺上机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所述经纱由以规格为75d的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经和以规格为10s/l的棉纱与规格为6S/1的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经以4乙经2甲经的顺序循环平行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以规格为75d的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纬和以规格为10s/l的棉纱与规格为6S/1的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纬;所述纬纱按照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的顺序循环投纬,逐一引入已经排列好的经纱,通过剑杆织机,按照交织规律与经纱交织成面料。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以6根经纱与12根纬纱交织为一个循环,根据经纱和纬纱的交织规律设计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纹版图的上机图;2)将规格为75d的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制作成甲经和甲纬;将规格为10s/l的棉纱与规格为6s/1的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制作成乙经和乙纬;3)以4乙经2甲经的排列顺序排列组成的6根经纱与以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排列顺序排列组成的12根纬纱交织为一个循环,采用经纱的穿综顺序分别为:122、134、566、543的6片综的剑杆织机根据步骤I)所设计的上机图织造得到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及其织造工艺采用大差异细度及收缩性的经纬纱原料和组织设计,克服机织面料外观视觉风格单一的缺点,织造得到的机织面料具有颗粒状、微弹性等针织效果,既具有机织面料紧密、硬挺的手感,又具有针织面料般的视觉效果、舒适保暖、弹性好等优点;作为服装面料能同时满足挺括、弹性好、视觉风格多变的要求,并且产品的织造工艺简单,工序合理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由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经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经以4乙经2甲经的顺序循环平行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纬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纬;所述纬纱按照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的顺序循环投纬,逐一引入已经排列好的经纱,通过剑杆织机,按照交织规律与经纱交织成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由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经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经以4乙经2甲经的顺序循环平行排列而成;所述纬纱包括以涤纶拉伸变形丝外包缠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包缠复合线为材料的甲纬和以两种规格的粗支棉纱并合加捻形成的粗支低收缩性并捻复合线为材料的乙纬;所述纬纱按照2乙纬2甲纬4乙纬2甲纬2乙纬的顺序循环投纬,逐一引入已经排列好的经纱,通过剑杆织机,按照交织规律与经纱交织成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针织效果的微弹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经和甲纬均为规格为75d的拉伸变形丝外包缠规格为40D的氨纶丝形成的细旦高收缩性复合线;所述的乙经和乙纬均为规格为10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清祝成炎张红霞俞来法金志根姚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绍兴越红纺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