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滚筒的胶皮布单元以及制备胶皮布单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80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转印刷机的橡胶滚筒的胶皮布单元,具有耐变形的支承板(02;18;42)和固定在支承板(02;18;42)外表面上的胶皮布(03;19;43),其中分别具有一个弯边的但没有胶皮布的翼缘(04;06;21;22;44;46)的支承板(02;18;42)的在前和/或在后端固定在橡胶滚筒上,其特征在于,在弯边(08;09;27;28;48;49)与胶皮布(03;19;43)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填料(13;14;34;36;51;5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4、31或42前序部分所述的橡胶滚筒的胶皮布单元和制备胶皮布单元的方法。胶皮布单元固定在轮转印刷机的橡胶滚筒上和用于在胶印时将印刷图像从印版滚筒转印到承印材料带上。为了使胶皮布单元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采用一种由钢板或铝板构成的支承板。胶皮布,例如橡皮布被固定在支承板的外侧面上。为实现胶皮布单元在橡胶滚筒上的固定在支承板的在前端和/或在后端设置有弯边的但不具有胶皮布的翼缘。所述翼缘例如可以插入在一个设置在橡胶滚筒上的缝隙内并固定在该缝隙上。这种已知的胶皮布单元的问题在于,支承板并不被胶皮布无缝隙地覆盖,而是在胶皮布的在前端和在后端之间留有一个缝隙。在该缝隙的范围内是不能将印刷油墨转印到承印材料带上的。另外在面向缝隙的胶皮布的边缘上印刷图像的质量很差。所以在现有技术中披露了各种旨在避免因胶皮布端之间的缝隙导致的缺点的方案。在DE19547917A1中披露了一种胶皮布单元,其中所采用的胶皮布的两端相互型面配合重叠,以便缩小胶皮布端部之间的缝隙。在DE19521645A1中披露了一种胶皮布单元,其中在支承板的两个翼缘之间设置有一个滑板。所述滑板的面向外部的一端与一填充块连接,从而使胶皮布两端之间的缝隙被填充块闭合。在DE19543584C1中披露了一种胶皮布单元,其中胶皮布由多层构成。其中覆盖层对在其下面的层的端面进行覆盖和因此具有一突出部分,通过该突出部分缩小端部之间的缝隙。在US5749298A中披露了一种具有支承板的胶皮布单元,所述支承板的端部被弯边。设置在支承板上的胶皮布的端侧被封装。在US4635550A中披露了一种具有设置在支承板上的胶皮布的胶皮布单元。在支承板上的沟槽中设置有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对胶皮布的突出端进行支撑。在US2525003A中披露了一种制作胶皮布单元的装置。在US4643093A中披露了一种具有增强端的印版和与其配合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24、31或42的特征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胶皮布单元的优点在于,胶皮布的在前端和/或在后端的内侧面突出于与其配合的翼缘的弯边一小段。通过该突出部分缩小了胶皮布端部之间的缝隙。另外还可以联想到,选择的突出部分的大小应使在安装位置上的胶皮布的两端相互贴合。由于支承板是弯边的,所以胶皮布的突出的端部不被下面的支承板支撑,从而不采取其它的辅助手段在突出端的范围内的胶皮布与承印材料带之间将不会产生压力。为解决此问题建议在支承板的弯边与胶皮布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突出部分进行支撑的支撑件。因此可以将压力从胶皮布通过支撑件传递给支承板,从而使甚至在胶皮布的突出端范围内的印刷图像也会完美地被压印在承印材料带上。至于在胶皮布两端还是在一端设置用于支撑突出部分的支撑件原则上讲并不重要。有各种将支撑件固定在胶皮布单元上的固定方案。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件采用材料配合连接(stoffschlüssig)的方式固定在,特别是固定粘接在或硫化胶合在弯边上和/或印刷布的内侧上。如果采用与胶皮布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橡胶,或采用与支承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金属制作支撑件,则便于对支撑件的制作。特别是可以联想到将支撑件在胶皮布或支承板上一体成型。另外在制作支撑件时还可以联想到采用材料配合连接方式将支撑件与设置在胶皮布和支承板之间的基础层连接和通过此方式实现对支承板的两个弯边的完全环围。通过该基础层还可以附加对胶皮布单元的特性,特别是对其硬度和同心回转性施加影响。橡胶或类似的弹性体材料特别适用于制作基础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制作具有最小的缝隙的胶皮布单元。在实施本方法时可以采用用于加工的滚筒,所述用于加工的滚筒的结构,特别是其直径和用于固定支承板的固定装置基本与以后在印刷机上采用的橡胶滚筒相同。将具有弯边的翼缘的未加覆层的支承板固定在这种用于加工的滚筒上并采用这种方式实现与在胶皮滚筒上上安装后的未来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在将支承板固定在用于加工的滚筒上之后,采用支撑材料,例如采用可硬化的橡胶坯料对支承板的两相对的弯边之间的缝隙进行充填。采用这种方式实现支承板的两个弯边材料配合的连接。接着将胶皮布固定,例如固定粘接或硫化胶合在支承板上,使胶皮布的至少一端突出于与其配合的翼缘的弯边一小段。采用所述方式该突出部分在支撑材料的上面并被支撑材料从下面加以支撑。为了将胶皮布单元从用于加工的滚筒上面取下来,可以在将胶皮布固定在支承板上之前或之后对支撑材料进行切割,形成两个支撑件。例如可以采用锋利的刀刃对支撑材料进行透切实现此点。通过这种方式使两个通过切割形成的相对的支撑件的侧面具有一个形状,在将胶皮布单元安装在橡胶滚筒上之后该形状使支撑件以相互很小的间隔形状互补相对或相互贴合。为了不仅可以保证对胶皮布端部上的突出部分的最佳的支撑,而且还可以减小或消除胶皮布两端之间的缝隙,可以采用一种优选的方法方案。在采用这种方法方案时可以应用通常的胶皮布,所述胶皮布在设置在支承板上之前具有平直的结构,例如具有矩形的结构。通过将这种平直的胶皮布设置在支承板上在胶皮布的相对端上相对的侧面之间形成缝隙。采用一种相应的封装材料,例如可硬化的橡胶坯料对该缝隙进行填充。为了将胶皮布单元从用于加工的滚筒上取下来,在封装材料充分硬化后对封装材料进行透切。采用切割方法形成的胶皮布的相对端的侧面具有一种结构,在将胶皮布单元安装在橡胶滚筒上之后该结构可以实现胶皮布端部以相互很小的间隔形状互补地相对或贴合。为了实现尽可能精确的同轴,最好在将封装材料透切之前或透切之后对封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进行精磨,形成圆柱形的圆柱面。最好对封装材料和支撑材料同时进行透切,以便在将胶皮布单元安装在橡胶滚筒上时保证胶皮布单元相对端之间最佳的型面配合。除了采用平直的胶皮布外,也可以联想到采用软管状的胶皮布。由于胶皮布是软管状的,因而对这种胶皮布不必进行在采用平直的胶皮布利用用于消除胶皮布端部之间的缝隙的优选方法方案必要的对端部的连接。为实现对软管状的胶皮布的固定例如可以联想到在将胶皮布设置在支承板上之后对胶皮布和支承板之间的缝隙挤压入相应的粘接剂。另外在支承板上可以设置沟槽或下凹。另外也可以采用可被温度或光线照射硬化的粘接剂,所以可以将软管状的胶皮布首先套在支承板上和接着通过加热或光线照射使涂布在支承板上的粘接剂硬化。一旦软管状的胶皮布固定在支承板上,可以采用相应的切割方法对胶皮布进行透切,以便将支承板从用于加工的滚筒上取下来。下面将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图中示出附图说明图1示出在第一制作阶段时的胶皮布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示出在第二制作阶段时的图1所示的胶皮布单元;图3示出在第三制作阶段时的图1和2所示的胶皮布单元;图4示出胶皮布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图5为胶皮布单元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图6和7示出胶皮布单元的制作方法的实施例;图8示出图7的胶皮布单元,但具有增厚的端部的实施例;图9-11示出胶皮布单元的另一制作方法的实施例;图12示出图3的胶皮布单元,但具有增厚的端部的实施例。图1-12所示的胶皮布单元的厚度d01例如为1.6mm,所述胶皮布单元由耐变形的厚度d02大约为0.2mm至0.5mm的支承板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屈姆特曼弗雷德·赫尔曼·利布勒马丁·海因茨·舍普斯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