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甘氨酸或其代谢调节剂在提高家蚕丝产量中的应用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8016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PC)在提高家蚕丝产量中的应用,以及通过给予幼虫期家蚕外源性的甘氨酸或ACPC来提高家蚕丝产量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丝产量有较大差异的不同品种家蚕的血淋巴代谢物谱的变化,发现家蚕丝素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甘氨酸(占丝素蛋白的42.8%)与茧层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92),体外给予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ACPC干预幼虫期蚕体代谢可以显著提高家蚕丝产量,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拓宽了甘氨酸或ACPC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而且为桑蚕业提高丝产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家蚕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应用。
技术介绍
家蚕(Bombyx mori)属于鳞翅目昆虫,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和生理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家蚕是寡食性昆虫,以桑叶为食,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蚕丝作为一种天然动物蛋白,主要由丝素和丝胶构成。构成蚕丝的氨基酸种类比较集中,主要是甘氨酸、丝氨酸和丙氨酸。蚕丝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应用于丝绸行业,还用于化妆品行业、医药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等。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逐渐扩大,社会上对蚕丝尤其是高品质蚕丝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虽然通过改善桑叶质量和饲育方法,以及不断的杂交和改良家蚕品种,目前家蚕的丝产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依靠传统的选育方法已经很难继续提高家蚕产丝量,因此,开发其他方法提高家蚕的蚕丝生产能力迫在眉睫。目前,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及精细图谱绘制工作已经完成,家蚕重要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关于家蚕小分子代谢物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由于小分子代谢物的研究是揭示代谢机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将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应用到家蚕研究中,可能开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在提高家蚕丝产量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1-氨基环丙烷-1-羧酸在提高家蚕丝产量中的应用。2.提高家蚕丝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予幼虫期家蚕外源性的甘氨酸或甘氨酸代谢调节剂1_氨基环丙烧_1_羧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家蚕丝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家蚕幼虫期5龄第2天至5龄第6天,每日给予家蚕外源性的甘氨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家蚕丝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家蚕幼虫期5龄第2天给予甘氨酸100 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庆友许国旺陈全梅刘心昱赵萍孙艳慧赵欣捷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