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无害化处理和余热回收
,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间接干燥是污泥干燥的常见方法,如采用桨叶干燥机干燥污泥。干燥尾气主要成分是水蒸气,同时含有少量粉尘和物料干燥产生的挥发性介质,这些挥发性介质分为可凝结气体和不凝结气体两类,其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与物料种类有关),因此干燥尾气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尾气的主成分是水蒸气,含有大量的潜热,如能有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将有助于大幅度降低干燥净热耗,从而降低整个污泥处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造成污染、可回收余热、易维护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污泥 间接干燥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间接干燥机、尾气风机、喷淋水入口管、喷淋水阀、喷淋泵、前置喷淋塔、沉淀池、第一尾气凝水管、尾气凝水泵、湿泥输送机、尾气凝水阀、尾气凝水排水管、冷却塔进水阀、冷却塔出水阀、冷却塔、换热器、热水循环泵、第二尾气凝水管、不凝结气风机、热水旁通阀、暖风器、空气入口管、空气风机、锅炉;外部湿污泥输送装置与螺旋输送机进料口连接,螺旋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间接干燥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输送机(2)、间接干燥机(5)、尾气风机(8)、喷淋水入口管(9)、喷淋水阀(10)、喷淋泵(11)、前置喷淋塔(12)、沉淀池(13)、第一尾气凝水管(14)、尾气凝水泵(15)、湿泥输送机(16)、尾气凝水阀(17)、尾气凝水排水管(18)、冷却塔进水阀(19)、冷却塔出水阀(20)、冷却塔(21)、换热器(22)、热水循环泵(23)、第二尾气凝水管(24)、不凝结气风机(25)、热水旁通阀(26)、暖风器(27)、空气入口管(28)、空气风机(29)、锅炉(30);外部湿污泥输送装置与螺旋输送机进料口(1)连接,螺旋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间接干燥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输送机(2)、间接干燥机(5)、尾气风机(8)、喷淋水入口管(9)、喷淋水阀(10)、喷淋泵(11)、前置喷淋塔(12)、沉淀池(13)、第一尾气凝水管(14)、尾气凝水泵(15)、湿泥输送机(16)、尾气凝水阀(17)、尾气凝水排水管(18)、冷却塔进水阀(19)、冷却塔出水阀(20)、冷却塔(21)、换热器(22)、热水循环泵(23)、第二尾气凝水管(24)、不凝结气风机(25)、热水旁通阀(26)、暖风器(27)、空气入口管(28)、空气风机(29)、锅炉(30);外部湿污泥输送装置与螺旋输送机进料口(I)连接,螺旋输送机出料口(3)和间接干燥机进料口(4)连接,间接干燥机干污泥出料口(7)与外部设备连接,间接干燥机尾气出口(6)通过管道和尾气风机(8)、前置喷淋塔(12)的进风口依次连接,喷淋水入口管(9)通过管道和喷淋水阀(10)、喷淋泵(11)、前置喷淋塔(12)的进水口依次连接,前置喷淋塔(12)的出水口与沉淀池(13)入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13)的排水口与第一尾气凝水管(14)连接,第一尾气凝水管(14)与和换热器(22)排水口连接的第二尾气凝水管(24)汇合后与尾气凝水泵(15)连接,尾气凝水泵(15)出口分两路,一路与尾气凝水阀(17)、尾气凝水排水管(18)依次连接,另一路与冷却塔进水阀(19)、冷却塔(21)的进水口依次连接,沉淀池(13)排泥口与湿泥输送机(16)、间接干燥机进料口(4)依次连接,冷却塔(2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出水阀(20)、喷淋泵(11)依次连接,前置喷淋塔(12)气体出口与换热器(22)进气口连接,换热器(22)出水口与热水循环泵(23)连接,热水循环泵(23)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暖风器(27)进水口连接,另一路通过管道与热水旁通阀(26)、螺旋输送机(2)的入水口依次连接,螺旋输送机(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22)入水口连接,换热器(22) 不凝结气出口通过管道与不凝结气风机(25)、锅炉(30)的不凝结气进气口依次连接,外部空气通过管道与空气入口管(28)、空气风机(29)、暖风器(27)、锅炉(30)的空气入口依次连接,锅炉(30)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与间接干燥机(5)的蒸汽入口连接,间接干燥机(5)的凝结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30)的给水口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雷,刘心志,朱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