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狭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行程小,负载能力大且线性好的弹性模组,包括连接体、承压体以及分布在连接体和承压体之间的多个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两个弯曲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一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个弯曲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与连接体连接的连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狭窄空间的宽度、形状等因素对连接体和承压体的刚度、尺寸、形状等以及对弹性体的分布位置、尺寸和数量等进行适当设计,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被安装在任意形状的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并且将载荷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弹性体上,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具有行程小、线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狭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行程小,负载能力大且线性好的弹性模组,包括连接体、承压体以及分布在连接体和承压体之间的多个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两个弯曲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一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个弯曲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与连接体连接的连接部。本专利技术根据狭窄空间的宽度、形状等因素对连接体和承压体的刚度、尺寸、形状等以及对弹性体的分布位置、尺寸和数量等进行适当设计,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被安装在任意形状的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并且将载荷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弹性体上,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具有行程小、线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弹性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模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在狭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的弹性模组。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市场上的大多数弹性装置很难在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缝隙内实现弹性缓冲,并且负载能力有限。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螺旋弹簧虽然可以装在狭窄的空间内,但是其具有以下缺点:1、螺旋弹簧的安装空间必须是规则的,并且须与其形状相匹配(例如一般是圆形);2、螺旋弹簧的行程大,负载能力较小,虽然增加弹簧丝的直径可以提高负载能力,但是弹簧占用的空间就随之增大,造成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困难。此外,碟形弹簧虽然能够实现大负载,但是由于其形状的限制导致安装占用的空间更大,并且其弹性变形的线性差,这些都限制了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狭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行程小,负载能力大且线性好的弹性模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模组,包括连接体、承压体以及分布在连接体和承压体之间的多个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两个弯曲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一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个弯曲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与连接体连接的连接部。本专利技术根据狭窄空间的宽度、形状等因素对连接体和承压体的刚度、尺寸、形状等以及对弹性体的分布位置、形状和数量等进行适当设计,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被安装在任意形状的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并且将载荷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弹性体上,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具有行程小、线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体由金属棒一体弯折形成,具有很好的弹性缓冲作用,负载能力大,并且不易产生无法恢复的形变,能够确保使用长久可靠,制造成本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弯曲部呈对称分布,能够均匀地承受载荷,且便于制造。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单元。弯曲单元相比直线单元的负载能力较高,能够更好地实现弹性缓冲。理论上说,弯曲单元越多,负载能力越高,弹性缓冲作用越大,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弯曲单元可以是例如180°圆弧、90°圆弧或者其他形状或尺寸的曲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包括一个弯曲单元,其形状呈“C”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包括两个弯曲单元,两个弯曲单元首尾连接而呈“ S ”形,两个弯曲部对接而呈“ Ω ”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包括三个弯曲单元,三个弯曲单元首尾连接而呈“3”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或承压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体通过连接部插入安装孔而固定在连接体或承压体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和承压体的截面呈圆形或矩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体和承压体的截面与其所适用的狭窄空间相匹配,可以是任何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狭窄空间的宽度、形状等因素对连接体和承压体的刚度、尺寸、形状等以及对弹性体的分布位置、形状和数量等进行适当设计,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被安装在任意形状的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空间内,实现弹性缓冲,并且将载荷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弹性体上,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具有行程小、线性好的特点,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这些都是现有的螺旋弹簧以及碟形弹簧等无法比拟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弹性模组100,包括连接体101、承压体102以及分布在连接体101和承压体102之间的多个弹性体103。本专利技术根据狭窄空间的宽度、形状等因素对连接体101和承压体102的刚度、尺寸、形状等以及对弹性体103的分布位置、形状和数量等进行适当设计。其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被安装在任意形状的狭窄的或者复杂形状的空间内。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101和承压体102的截面呈圆形,弹性体103在连接体101和承压体102之间呈周向分布,适用于(例如)圆形电压力锅的锅体内,实现弹性缓冲。这是现有的螺旋弹簧以及碟形弹簧等无法比拟的。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弹性体103由金属棒一体弯折形成,其包括两个弯曲部104,两个弯曲部104的一端彼此连接为一体,两个弯曲部104的另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与连接体101连接的连接部10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101设有安装孔(未示出),所述弹性体103通过连接部105插入安装孔而固定在连接体101上。所述两个弯曲部104呈对称分布,能够均匀地承受载荷。每个弯曲部104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单元。弯曲单元相比直线单元的负载能力较高,能够更好地实现弹性缓冲。理论上说,弯曲单元越多,负载能力越高,弹性缓冲作用越大,但是成本相对较高,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弯曲单元可以是例如180°圆弧、90°圆弧或者其他形状或尺寸的曲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104包括两个弯曲单元。该弯曲单元为180°圆弧,两个弯曲单元首尾连接而呈“S”形,两个弯曲部104对接而呈“Ω”形。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连接体101和/或承压体102上承受外力,弹性体103受压变形。由于弹性体103的形状及均匀分布,载荷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每个弹性体103上,从而大大提高其负载能力,实现弹性缓冲,具有行程小、线性好的特点。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104包括一个弯曲单元,其形状呈“C”形。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104包括一个弯曲单元,其形状呈“C”形。两个弯曲部104的上端通过连接并弯折而形成向上突出的弯折结构105,用于与承压体接合,相比实施例2的承压强度和负载能力更高。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104包括三个弯曲单元,三个弯曲单元首尾连接而呈“3”形。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承压体以及分布在连接体和承压体之间的多个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两个弯曲部,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一端彼此连接为一体,所述两个弯曲部的另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与连接体连接的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留奎,
申请(专利权)人:邢留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