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端框的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576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端框的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方式,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小端端框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在进入小端端框与芯模的拐角处,将压辊脱离成型模具表面,利用铺丝头张力对复合材料预浸丝进行干法缠绕成型;然后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芯模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在进入芯模与大端端框的拐角处,将压辊脱离成型模具表面,利用铺丝头张力对复合材料预浸丝进行干法缠绕成型;然后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大端端框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端框的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方式,属于复合材料成型

技术介绍
国外在复合材料蒙皮构件类产品中广泛应用了自动化成型技术,其以自动铺丝技术为典型代表。自动铺丝技术是将数根预浸丝用多轴铺放头(机器手)按照设计要求所确定的铺层方向在压辊下集为一条丝带后铺放在芯模表面,压实定型,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测控、协调系统完成。自动铺丝技术集合了纤维缠绕和自动铺带技术的优点,可以根据构件形体表面形状的变化,随时切断丝束,需要时继续输送丝束,适合凹曲面、凸曲面、变截面等复杂形状构件成型。国外采用自动铺丝技术成型的复合材料锥壳类构件包括美国Minotaur火箭整流罩、美国航天飞机的低温贮箱、Atlas5型运载火箭载荷适配器等。国内复合材料壳体类构件自动化成型技术发展较晚,目前仅能实现近筒体等截面的复合材料蒙皮构件的自动化成型,变截面锥形(曲面)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尚采用手工成型的方式。对于锥形(曲面)结构,采用手工工艺,工艺控制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I)对于曲面结构,不可展开为平面,预浸料下料只能采用平面结构近似,预浸料在进行曲面铺层时,必然存在预浸料起皱、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端框的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采用阳模成型方法制备壳体的成型模具:模具由芯轴、大端法兰盘、小端法兰盘、大端工艺盖板、小端工艺盖板、芯模衬和芯模组成;其中,芯模衬的小端通过小端法兰盘固定在芯轴上,小端工艺盖板固定连接在小端法兰盘上,芯模固定连接在芯模衬的外侧;芯模衬的大端通过大端法兰盘固定在芯轴上,大端工艺盖板固定连接在大端法兰盘上;芯模与大端工艺盖板、小端工艺盖板的连接处为无缝连接;(2)将成型模具安装在卧式铺丝机主轴上,并在芯模表面涂敷脱模剂;(3)两个往复带宽的铺层分为如下四步:第一步,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大端端框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在进入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端框的复合材料锥形壳体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采用阳模成型方法制备壳体的成型模具:模具由芯轴、大端法兰盘、小端法兰盘、大端工艺盖板、小端工艺盖板、芯模衬和芯模组成;其中,芯模衬的小端通过小端法兰盘固定在芯轴上,小端工艺盖板固定连接在小端法兰盘上,芯模固定连接在芯模衬的外侧; 芯模衬的大端通过大端法兰盘固定在芯轴上,大端工艺盖板固定连接在大端法兰盘上; 芯模与大端工艺盖板、小端工艺盖板的连接处为无缝连接; (2)将成型模具安装在卧式铺丝机主轴上,并在芯模表面涂敷脱模剂; (3)两个往复带宽的铺层分为如下四步: 第一步,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大端端框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在进入大端端框与芯模的拐角处,将压辊脱离成型模具表面,利用铺丝头张力对复合材料预浸丝进行干法缠绕成型;然后采用自动铺丝成型方式在芯模外侧铺放复合材料预浸丝,并压实;在进入芯模与小端端框的拐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宝王俊锋刘伟赵文宇张蕾林松孙文文范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