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0523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树脂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纤维增强预成型体非缝合区域的织物铺层层间放置树脂膜,缝合区域上部放置树脂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树脂膜渗透成型过程中单一树脂膜放置方式,针对缝合结构的缝合区域和非缝合区域采用不同的树脂膜放置方式,即可满足缝合区域缝合工艺的需要,又便于RFI工艺树脂流动控制,有利于复杂结构缝合/RFI成型,可实现更多结构甚至是非开敞结构的RFI成型,提高了工艺稳定性,适应工程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造
,涉及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即RFI(Resin Film Infusion,简称RFI)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先进复合材料因其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以及可设计性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飞机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但随着复合材料用量的不断扩大,层间性能弱、制造成本高的弱点越显突出,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都在对复合材料三维增强技术及相应液体成型技术进行研究。RFI (ResinFilm Infusion)即树脂膜渗透成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复合材料领域大力提倡和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RFI工艺作为一种液体成型方法,还可以结合缝合、编织等工艺手段实现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增强,提高结构完整性的同时减少紧固件的数量和装配工作量,降低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现有的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是采用缝合技术先将铺叠好的干态纤维加筋、蒙皮等在要求缝合的区域进行缝合制备成缝合预成型体,根据所成型零件的铺层面积及厚度等,计算出壁板蒙皮及加筋所需树脂的总量,与模具组装铺覆树脂膜,升温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零件按照蒙皮类和加筋类划分铺层单元,每个铺层单元按缝合、非缝合区域进行分区;根据零件纤维体积含量要求、所采用的织物面密度、织物所采用的纤维密度及基体树脂密度,计算单层织物对应的树脂膜面密度;根据铺层单元全铺层层数计算调整系数;按调整系数和单层织物对应的树脂膜面密度,计算铺层单元实际需要的树脂膜面密度,将树脂制备成树脂膜;树脂膜按铺层单元的非缝合区域尺寸下料,铺层单元预成型体铺叠过程中,将树脂膜逐层铺放在铺层单元织物非缝合区域的层间,与铺层单元织物一起制备铺层单元预成型体,然后,按设计要求将铺层单元预成型体在缝合区域组装成零件预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缝合/树脂膜渗透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零件按照蒙皮类和加筋类划分铺层单元,每个铺层单元按缝合、非缝合区域进行分区;根据零件纤维体积含量要求、所采用的织物面密度、织物所采用的纤维密度及基体树脂密度,计算单层织物对应的树脂膜面密度;根据铺层单元全铺层层数计算调整系数;按调整系数和单层织物对应的树脂膜面密度,计算铺层单元实际需要的树脂膜面密度,将树脂制备成树脂膜;树脂膜按铺层单元的非缝合区域尺寸下料,铺层单元预成型体铺叠过程中,将树脂膜逐层铺放在铺层单元织物非缝合区域的层间,与铺层单元织物一起制备铺层单元预成型体,然后,按设计要求将铺层单元预成型体在缝合区域组装成零件预成型体并进行缝合;根据零件预成型体缝合区域织物面积、单层织物对应的树脂膜面密度计算零件预成型体缝合区域需要树脂膜的量;零件预成型体与模具组装,放置树脂膜,封装后进行树脂转移及固化。其工艺步骤为: (a).将零件按照蒙皮类和加筋类划分铺层单元,并且对每个铺层单元按缝合、非缝合区域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秋赵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