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制备方法及采用该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53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片状支撑体和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另外提供了该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转印接受片材,其用于通过将其叠加在热转印片材(墨带)上和借助热敏头使得该墨带上的染料热转印而形成图像。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用于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并且在片状支撑体和图像接受层之间具有包含中空颗粒的中间层的热转印接受片材(下文有时简称为“接受片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热转印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热打印机引人注意,而能够印刷清晰的全色图像的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尤其引人注意。在染料热转印打印机中,墨带的含有染料的染料层被叠加在接受片材的含有染料可染树脂的图像接受层(下文有时简称为“接受层”)上,通过热敏头等提供的热作用,将在所需部分的染料层的染料以预定的浓度转印到所述接受层上,从而形成图像。在墨带中,顺序提供黄色、品红色、青色三色染料层区域或者这三种颜色和黑色的四色染料层区域。通过顺序重复转移相应的颜色染料到接受片材上而得到彩色图像。在所述染料热转印体系的打印机的情况下,接受片材一般以扁平片材形式供入。随着采用计算机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染料热转印体系记录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等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该体系的市场得到扩大。此外,控制热敏头温度的技术得到改进,随之,对高速高灵敏度印刷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加热设备如热敏头的热值应用于形成图像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还要求打印机成本低、结构简化,这将会带来如降低由热敏头产生的印刷压力和延长打印头寿命等技术问题。目前,在市场上已可以得到能够在30秒内印刷一张A6尺寸片材的打印机,预计未来对更高速度印刷的需求将会增长。为了有效地形成高质量和高密度的图像,一般采用包括其上提供主要包含染料可染树脂的接受层的支撑体的接受片材,但当采用普通膜作为支撑体的衬底时,尽管其具有优异的平滑度,但从热敏头散发到该衬底的热量会导致记录灵敏度不足,或者当膜缺乏令人满意的缓冲性能时,所述墨带与接受片材之间的密切接触是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导致密度不均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例如采用将发泡膜与核心材料层如纸质片材层叠得到的支撑体(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1-197282号(第1页)),以及将主要包含热塑性树脂(如聚烯烃树脂)和空隙结构的双轴拉伸膜(合成纸)与核心材料层如纸质片材层叠得到的支撑体(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2-198497号(第1页))作为支撑体。采用这种支撑体的接受片材在绝热性能和平滑度方面表现优异,但不足之处在于其具有纸状质地,或者价格昂贵。此外,当采用纸质片材作为所述接受片材的支撑体时,与所述膜类似,其记录灵敏度不足,虽然缓冲性能比所述膜的稍高一些,但是由于纸的纤维密度不均匀,因而所述墨带与接受层之间的密切接触变得不均匀,以及印刷物容易具有不规则深浅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转印密度等,已经公开了一种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纸质支撑体与接受层之间提供包含中空颗粒的中间层(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3-87286号(第1、2页)和第1-27996号(第1-3页))。在该接受片材中,通过增强所述包含中空颗粒的层的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灵敏度得到提高,但是所述中空颗粒易于在接受片材表面上产生不规则性。对于所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不规则性的改善,已经提出通过规定用于所述中间层的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或中空率而具有例如特定表面粗糙度或光泽度的接受片材(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9-99651号(第1-5页)和第2001-39043号(第2、3页))。另外,已经提出包含衬底片材的接受片材,在该衬底片材上形成有包含气泡层和接受层的树脂层,其中对所述气泡层和/或接受层进行平滑处理(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6-210968号(第2-4页))。然而,在通过常规测量方法测量的接受层的表面粗糙度值与通过染料热转印打印机实际得到的图像的质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满意的相关性。特别地,在于低印刷压力下通过目前的高速打印机印刷中,几乎不能得到好的图像质量。此外,当所述中空颗粒的体积中空率提高时,所述接受片材的表面容易被划刻。也就是说,存在在处理印刷品时由于钉子、笔尖等对片材表面的碰撞容易产生划痕的问题,并且商业价值严重下降。另外,为了提高所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平滑度,已经提出具有包含多个层的多孔层的接受片材,其中在所述多孔层上提供通过共挤出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层压层(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2000-272259号(第2页))。然而,当将通过搅拌形成的包含气泡的树脂溶液或者形成过度中空的可热膨胀树脂用作核心材料层侧的多孔层时,几乎不能得到足够的平滑度,或者由于热作用,所述层压层的形成可能例如导致所述多孔层的多孔结构变形和坍塌,提高所述灵敏度和图像质量的效果不一定达到满意的水平。此外,已经提出具有接受层的接受片材,其中两种或更多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细小中空颗粒被引入所述接受层中(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11-291647号(第2页)),但存在于接受层中的中空颗粒不能满意地提供绝热性能或缓冲性能增强的效果,以及会不利地影响所述接受层的可染性等,因此,图像容易具有不足的均匀性。此外,用于这些具有中间层的接受片材中的中空颗粒的分隔壁是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因此,所述中空颗粒的耐热性通常不好,可能会由于接受片材生产时的热量或印刷时来自热敏头的热量而热变形或坍塌,使得控制印刷密度变得困难,或者印刷区域可能由于热量而凹痕以导致外观受损。相应地,在通过目前的高速打印机的印刷中可能得不到足够高的图像质量。另外,已经提出包含具有其上顺序叠加的含有中空颗粒的层和染料接受层的纸质衬底的接受片材,其中整个接受片材的缓冲变形率为10~30%(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第2002-200851号(第2-5页))。尽管从提高耐溶剂性的观点出发选择用于所述中空颗粒的分隔壁的结构材料,但因为根本没有考虑耐热性,因此改善的需求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特别适用于染料热转印打印机以及具有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的热转印接受片材来解决传统接受片材的上述问题,其中在不采用昂贵的人造纸或发泡膜的情况下,保证所述接受片材的印刷密度与人造纸或发泡膜的相等以及实现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高图像质量的同时改进图像缺陷如不规则深浅效果和白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所述接受片材的制备方法和采用该接受片材的图像形成方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具有充分高的抗压强度以及不会出现凹痕现象。在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还具有足够高的耐热性。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专利技术(1)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其中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2)根据(1)的热转印接受片材,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20~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转印接受片材,其包含具有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的含有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受层的片状支撑体,其中所述中空颗粒的平均颗粒直径为0.2~35μm,体积中空率为30~97%,于0.1MPa的施加压力下在开始施加压力10毫秒后通过采用显微结构分析测得的所述热转印接受片材表面上的印刷平滑度(Rp值)为1.5μm或更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良正川村正人塚田力内田恭子大西俊和中居达立花和幸篠原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