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要是利用低能离子注入介导技术高效、定向地将Ri质粒导入黄芩外植体中,促使Ri质粒与黄芩基因组发生重组整合,实现诱导黄芩毛状根的目的,所得的黄芩毛状根形态上多丛生,分枝多,无向地性,能够不依赖激素快速生长,能稳定生物合成黄芩苷,诱导率可达20~55%,黄芩苷含量可达16.47~19.5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适用范围更广泛,将为单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奠定基础。【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芩的人工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黄芩毛状根的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植物被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感染后,在伤口处就会形成不定根,不定根除菌后能迅速生长,并产生多个分枝,呈毛发状,该不定根又被称为毛状根(Hairy roots)。自1907年Smith和Townsend发现发根农杆菌能诱导植物形成毛状根后,1930年Riker等再次阐述了该现象。随着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关毛状根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除了探求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机制和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外,应用毛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能离子注入介导Ri质粒转化诱导黄芩毛状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芩外植体转接到含50~200μg/mL乙酰丁香酮的MS固体培养基中,转接后于25~28℃黑暗培养2~3天,培养后用无菌水将黄芩外植体表面的培养基冲洗干净,冲洗干净后将黄芩外植体表面的无菌水用无菌风吹干,吹干后在黄芩外植体上划痕;2)经过步骤1)后,将黄芩外植体放置于离子注入机的真空靶室内,然后对黄芩外植体进行低能离子注入;3)将经过低能离子注入的黄芩外植体浸泡入含Ri质粒的TE缓冲溶液中并进行避光温育,温育的时间为2~4h,温育的温度为25~28℃,然后将黄芩外植体接种于含0.1~0.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卫东,王婷,付云芳,蔡长龙,毛培宏,施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