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振实高比容量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407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17
本专利涉及磷酸铁锂,具体为一种高振实高比容量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取磷酸盐、铁盐和锂盐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混合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中研磨后得到悬浊液,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混合料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5;悬浊液除水干燥后的粉末在气氛炉中煅烧,分3段煅烧:煅烧后降温速率为10~100℃度/min。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较高的振实密度和较高的电化学性能。此方法合成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大于1.5g/cm3,0.1C首次比容量大于160mAh/g,方法工艺同时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涉及磷酸铁锂,具体为。取磷酸盐、铁盐和锂盐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混合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中研磨后得到悬浊液,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混合料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5;悬浊液除水干燥后的粉末在气氛炉中煅烧,分3段煅烧:煅烧后降温速率为10~100℃度/min。合成的正极材料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较高的振实密度和较高的电化学性能。此方法合成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大于1.5g/cm3,0.1C首次比容量大于160mAh/g,方法工艺同时适用于规模化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涉及磷酸铁锂,具体为,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汽车尾气,国内外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汽车,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电源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车成为热点,而磷酸铁锂由于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对环境无污染,安全性能高,而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的正极材料,受到国内外的重点关注,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磷酸铁锂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导电能力较差以及振实密度低。目前针对导电能力差的问题,人们通过掺杂Mg、Zn、Cu等一些金属离子和表面包覆碳等方法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但是振实密度低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LiFeP04的理论密度仅为3.6 g/cm3,比其它正极材料低得多,为提高导电性,人们掺入导电碳材料,又显著降低了材料的振实密度,目前商业化的产品振实密度只有1.0g/cm3左右,比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要低的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比体积能量的提升,制约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提高振实密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低的振实密度使得LiFePCM的体积比能量较低,制成的电池体积将比较庞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领域。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LiFePO4振实密度较低在0.6~1.3g/cm3,与钴酸锂2.5g/cm3左右的振实密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有很多研究人员提出先制备出球形、高振实密度的磷酸铁等原料,再以这些原料制得振实密度较高的LiFePO4,采用这些方法尽管提高了 LiFePO4材料的密度,但其工艺过程过于复杂,且球形、高振实密度的原料生产工艺也难以控制,不易于工业化生 产;因此,开发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的方法来提高LiFePO4的振实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专利技术合成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较高的振实密度和较高的电化学性能;合成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高达1.5g/cm3以上,0.1C首次比容量大于160mAh/g,方法工艺同时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是克服现有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振实密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振实密度和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I)取磷酸盐、铁盐和锂盐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2)混合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中研磨后得到悬浊液,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混合料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5。3)悬浊液除水干燥后的粉末在气氛炉中煅烧,分3段煅烧:第I段烧结温度20(T30(TC,烧结时间2~5h ;第II段烧结温度30(T50(TC,烧结时间2~8h ;第111段烧结温度60(T800°C,烧结时间6~12h,气氛为非氧化气氛,升温速率为1~20°C /min,煅烧后降温速率为 10~100°C度 /minο步骤I中所述的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指:按磷酸根离子:铁离子:锂离子摩尔比(0.9?1.2):(0.8?1.2):(0.9?1.2)的比例混合均匀。步骤2所述的研磨指研磨f 10个小时。步骤I中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氢氨、磷酸二氢氨、磷酸锂和磷酸铁中的一种;铁盐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草酸亚铁、醋酸铁、磷酸铁、硫酸亚铁和硝酸铁中的一种;其中锂盐为磷酸锂、氢氧化锂、硫酸锂、硝酸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步骤2所述的有机物为葡萄糖、淀粉、冰糖、果糖、蔗糖、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的混合。步骤3所述的非氧化气氛为氩气、氢气、氮气或其中两种的混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2中所得磷酸盐正极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图2为实施2中所得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粒度分布曲线。图3为实施2中所得磷酸盐正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列举一下实施例,但其对本专利技术无任何限制。实施例一: O首先把磷酸二氢氨、草酸亚铁和硝酸锂三种化合物按磷酸根离子:铁离子:锂离子的摩尔比为1:1:1的比例均匀混合获得混合物。2)取混合物10kg,加入IOkg的含有1%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并研磨I小时。3)研磨后的悬浊液干燥后的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10°C /min的升温速率在200°C保温5h,350°C保温6h,600°C保温12小时,然后以30°C /min的速率快速降温至室温。合成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形貌为类球形,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D50=19.71 μ m,0.1C充放电首次比容量为162.4mAh/g,振实密度达到1.51g/cm3。实施例二: O首先把磷酸氢氨、硫酸亚铁和硝酸锂三种化合物按磷酸根离子:铁离子:锂离子的摩尔比为1.005:1:1.01的比例均混合获得混合物。2)取混合物5kg,加入20kg含有蔗糖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并研磨10小时,其中要求Ikg的水溶液中含有50g的蔗糖。3)研磨后的悬浊液干燥后的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20°C /min的升温速率在250°C保温4h,400°C保温5h,700°C保温10小时,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快速降温至室温。合成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形貌为类球形,颗粒分布均匀(附图1),粒度分布窄,平均粒径D50=22.47μπι (附图2),0.1C充放电首次比容量为166mAh/g (附图3),振实密度达到 1.55g/cm3。实施例三: O首先把磷酸氢氨、硝酸铁和碳酸锂三种化合物按磷酸根离子:铁离子:锂离子的摩尔比为1.005:1:1.01的比例均混合获得混合物。2)取混合物5kg,加入IOkg含有果糖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并研磨5小时,其中要求Ikg的水溶液中含有IOOg的果糖。3)研磨后的悬浊液干燥后的粉末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氛下(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95:5)以20°C /min的升温速率在300°C保温2h,500°C保温2h,800°C保温6小时,然后以50°C /min的速率快速降温至室温。合成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形貌为类球形,0.1C充放电首次比容量为160.2mAh/g,平均粒径D50=21.12 μ m,,振实密度达到1.54 g/cm3。【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 1)取磷酸盐、铁盐和锂盐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混合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中研磨后得到悬浊液,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混合料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5 ; 3)悬浊液除水干燥后的粉末在气氛炉中煅烧,分3段煅烧:第I段烧结温度20(T30(TC,烧结时间2~5h ;第II段烧结温度30(T50(TC,烧结时间2~8h ;第111段烧结温度60(T800°C,烧结时间6~12h,气氛为非氧化气氛,升温速率为1~20°C /min,煅烧后降温速率为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振实高比容量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1)取磷酸盐、铁盐和锂盐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2)混合后加入含有有机物的水溶液中研磨后得到悬浊液,有机物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10%,混合料与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5~5;3)悬浊液除水干燥后的粉末在气氛炉中煅烧,分3段煅烧:第Ⅰ段烧结温度200~300℃,烧结时间2~5h;第Ⅱ段烧结温度300~500℃,烧结时间2~8h;第Ⅲ段烧结温度600~800℃,烧结时间6~12h,气氛为非氧化气氛,升温速率为1~20℃/min,煅烧后降温速率为10~100℃度/m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陈林卢诚陈蕴博王萌谷亦杰李素敏左玲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欧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绿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