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的一种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下模架上方连接下模仁,上模架的下方连接上模仁。下模架四个角对称设有导柱座及导柱且与上模架的自润滑滑动导座相配套。导柱座旁和自润滑滑动导座旁均设有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上模架和下模架均设有相对应的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座及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下模架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压板,旋转压板连接滑块,滑块连接滑块限位杆及限位圈,上模架和下模架均设有导杆气缸,下模仁的两侧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块,滑块一侧设有滑块限位杆及限位圈,其两端设有对称置放的滑块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产品冲切精度高、无起层收缩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产品在冲切时产生起层收缩的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不足轮罩冲切的加工方法是采用一次冲切成型,原先的限位直接做到冲切到位时的状态,即模具合到位时,模具在成型的同时也进行了冲切。这种一次成型的方法,其优点是磨具制作方面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似乎也略微降低了,但冲压出来的产品存在瑕疵,容易出现起层收缩,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止产品在冲切时产生起层收缩的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包括下模架、下模仁、上模仁、上模架、锁模板、气缸、导杆气缸、旋转气缸。所述下模架和上模架均为矩形,下模架上方连接下模仁,所述上模架的下方连接上模仁,所述下模架四个角对称设有导柱座及导柱,所述导柱与上模架对应设置的自润滑滑动导座相配套,导柱座旁设有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自润滑滑动导座旁设有上模硬限位,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在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相对应的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座及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压板,所述旋转压板连接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滑块限位杆,滑块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圈,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设有导杆气缸,所述下模仁的两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有滑块限位杆及限位圈,其两端设有对称置放的滑块压板。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旋转气缸通过脚架安装在下模架上,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通过轴承座组件后,其端部与固定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中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轴承座组件的下端设有轴承垫快。所述上模仁的下端设有上模料筐及料框导柱,所述下模仁的上端设有上模料筐及料框导柱。所述上模料框设有上模料筐耐磨板,下模料框设有下模料框耐磨板及耐磨板导向。所述上模架中心位置设有上模硬限位座及上模硬限位。所述下模架中心位置设有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座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的两端设有锁紧上下模的锁模板。所述下模仁设有若干个下模镶块。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一公一母两个气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产品的冲切精度显著提高,产品经冲切后无起层收缩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前视图; 图2为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吴后视图; 图3为下模俯视图; 图4为上|旲仰视图; 图5为旋转气缸示意图。图中:下模架1、下模仁2、上模仁3、上模架4、锁模板5、气缸6、导杆气缸7、下模料框8、下模硬限位座9、下模硬限位11、上模硬限位12、公气接头13、母气接头14、上模料框19、导杆气缸20、上模硬限位座21、上模硬限位22、料框导柱23、上模料框24、下模料框25、下模料框耐磨板26、耐磨板导向27、下模料框耐磨板28、上模料框耐磨板29、上模料框耐磨板30、下模料框31、上模料框32、上模硬限位41、自润滑滑动导座42、上模硬限位43、导柱46、导柱座47、二次限位块48、导柱护板49、下模料框50、导柱护板51、二次限位块52、滑块限位杆53、限位圈54、滑块57、限位圈58、滑块压板59、护板60、61、滑块62、限位圈64、滑块限位杆65、旋转气缸66、脚架67、轴承垫快68、轴承座组件69、旋转轴70、固定环71、旋转压板72、73、工艺导柱74、工艺限位84、下模镶块85-106、旋转轴连接件1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包括下模架1、下模仁2、上模仁3、上模架4、锁模板5、气缸6、导杆气缸20、旋转气缸66。下模架I和上模架4均为矩形,上下模架1、4垂直对应设置。下模架I上方连接下模仁2,上模架4的下方连接上模仁3。下模架I四个角对称设有导柱座47及导柱46,导柱座47及导柱46的外边设有导柱护板49、51,用以保护导柱46不受外力的撞击而受损。导柱46与上模架4对应设置的自润滑滑动导座42相配套,导柱46置于自润滑滑动导座42内上下运行。导柱座47旁设有下模硬限位11、45及二次限位块48、52,自润滑滑动导座42旁设有上模硬限位41、43,上模架4和下模架I均在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相对应的上下模硬限位41、43、11、45及二次限位块48、52,上模架4和下模架I的四个角及中间位置均设置上下模硬限位11、12,保证了模具运行的安全,即便出现任何机械故障,也不会产生上下模超过行程损毁工件的问题,更不会因故障致使模具损毁。旋转气缸66 (参见图5)通过脚架67安装在下模架I上,旋转气缸66的旋转轴70通过轴承座组件69后,其端部与固定环71连接。旋转轴70的中间设有旋转轴连接件115,轴承座组件69的下端设有轴承垫快68。旋转气缸66连接下模架I 一侧的旋转压板72、73,对加工工件进行紧固 ,以免在冲切时工件产生偏移而造成次品。旋转压板72、73连接滑块57、62,滑块57、62连接滑块限位杆65,滑块限位杆65上设有限位圈64,上述构造使旋转压板72、73的准确运行得以保证。上模架4和下模架I均设有导杆气缸20,下模仁2的两侧设有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滑块57、62,滑块57、62 —侧设有滑块限位杆65及限位圈64,其两端设有对称置放的滑块压板59。上述构造是将模具限位更改为二次限位,第一步材料成型:将气缸6顶出,模具合下来,将材料压制成型后将上模抬起;第二步产品冲切:将限位气缸退回,模具合下,上模限位就碰在限位处,将产品冲切到位。上模仁3的下端设有上模料筐19、24、32、35及料框导柱23,下模仁2的上端设有下模料筐8、13、25、50及料框导柱23。上模料框19、24、32、35设有上模料筐耐磨板29、30,下模料框8、13、25、50设有下模料框耐磨板26、28及耐磨板导向27,上下模料框耐磨板29、30、26、28及耐磨板导向27在上下模料框19、24、32、35、8、13、25、50运行能够延缓其磨损。下模架I的两侧设有护板60、61,下模仁2的一端设有工艺导柱74及工艺限位84,用以调整工艺时调节上下模的行程。上模仁3和下模仁2的两端设有锁紧上下模的锁模板5,防止磨具在搬运过程中产生撞击而损伤模具。下模仁2设有若干个下模镶块85—106,防止模具偏心。下模架I的一侧设有一公一母两个气接头13、14,用于连接气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包括下模架、下模仁、上模仁、上模架、锁模板、气缸、导杆气缸、旋转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架和上模架均为矩形,下模架上方连接下模仁,所述上模架的下方连接上模仁,所述下模架四个角对称设有导柱座及导柱,所述导柱与上模架对应设置的自润滑滑动导座相配套,导柱座旁设有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自润滑滑动导座旁设有上模硬限位,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在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相对应的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座及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压板,所述旋转压板连接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滑块限位杆,滑块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圈,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设有导杆气缸,所述下模仁的两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有滑块限位杆及限位圈,其两端设有对称置放的滑块压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包括下模架、下模仁、上模仁、上模架、锁模板、气缸、导杆气缸、旋转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架和上模架均为矩形,下模架上方连接下模仁,所述上模架的下方连接上模仁,所述下模架四个角对称设有导柱座及导柱,所述导柱与上模架对应设置的自润滑滑动导座相配套,导柱座旁设有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自润滑滑动导座旁设有上模硬限位,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在两侧中间位置设有相对应的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座及上下模硬限位及二次限位块,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旋转压板,所述旋转压板连接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滑块限位杆,滑块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圈,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设有导杆气缸,所述下模仁的两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有滑块限位杆及限位圈,其两端设有对称置放的滑块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冲切轮罩成型冲切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通过脚架安装在下模架上,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轴通过轴承座组件后,其端部与固定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冲切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