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279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密炼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包括混炼缸,混炼缸内并排设置有两个混炼辊,混炼缸的上方设置有上顶栓,上顶栓连接有Z轴驱动机构,所述混炼缸内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出料槽内设置有螺杆,螺杆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正反转的动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方面,通过驱动螺杆正转,实现主动将混炼缸内的胶料输出,即使混炼出的胶料的粘度较大,螺杆亦可对其均匀快速的输出,且出料非常干净,避免胶料未能及时输出而冷却硬化附着于混炼缸的缸壁或者混炼辊上,保证混炼辊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密炼机的正常产能输出;另一方面,驱动螺杆反转可辅助对混炼缸内的混合原料进行分散搅拌,可提高对原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炼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橡塑制品的生产一般是通过多种化工原料(例如:EVA、PE、PVC、TPV发泡剂、交联剂、色母粒、碳纤维、碳纳米管、橡塑共混等其他化工原料)混合后形成的胶状、粉状的合成材料。而密炼机即是一种能将多种化工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加工成混合胶状物的机械设备。传统的密炼机的混炼缸体内的转子对原料搅拌工作完后,其出料方式为翻转式或者下落式,现有的该两种混炼缸体出料方式都是通过自身重力的被动式出料,当混合搅拌形成的胶料粘度较大时,胶料容易附着于转子和混炼缸体的内壁上,靠胶料的自重难以下落,导致出料不干净,而一旦没有及时清理胶料,胶料则冷却硬化,在转子或者混炼缸体的内壁上形成结块,不但会影响下一手胶料的混合密炼效果,而且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直接影响产能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其实现了主动驱动混炼缸出料,出料速度快,出料干净,保证密炼机的正常产能输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密炼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包括混炼缸(10),混炼缸(10)内并排设置有两个混炼辊(20),混炼缸(10)的上方设置有上顶栓(30),上顶栓(30)连接有Z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缸(10)内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40),出料槽(40)位于两个混炼辊(20)之间的下方,出料槽(40)内设置有螺杆(50),螺杆(50)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50)正反转的动力机构;当螺杆(50)正转时,螺杆(50)驱动混炼缸(10)内的胶料向外挤出,当螺杆(50)反转时,螺杆(50)驱动混炼缸(10)内的胶料向内分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包括混炼缸(10),混炼缸(10)内并排设置有两个混炼辊(20),混炼缸(10)的上方设置有上顶栓(30),上顶栓(30)连接有Z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缸(10)内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40),出料槽(40)位于两个混炼辊(20)之间的下方,出料槽(40)内设置有螺杆(50),螺杆(50)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50)正反转的动力机构;当螺杆(50)正转时,螺杆(50)驱动混炼缸(10)内的胶料向外挤出,当螺杆(50)反转时,螺杆(50)驱动混炼缸(10)内的胶料向内分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密炼机的螺杆式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缸(10)的截面呈“ ω ”形,出料槽(40)位于“ ω ”形混炼缸(10)内的中部位置,两个混炼辊(20)分别设置于“ ω ”形混炼缸(10)内的两侧;其中,左侧设置的混炼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孔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利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