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093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在室内热交换器的容积比室外热交换器的容积大时、也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较为理想地汇聚于室外单元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包括:室外单元(2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2)的室内单元(40);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控制部。室外单元(20)具有容积Va的储罐(22)、压缩机(24)、室外热交换器(28)、膨胀阀(33)、大径管(30)等,这些构件被制冷剂配管(31)连接在一起。室内热交换器(42)的容积(Vhi)比室外热交换器(28)的容积(Vho)大。以直径比制冷剂配管(31)大的大径管(30)的容积(Vt)满足容积(Vt)>容积(Vhi)-容积(Vho)-容积(Va)的方式设有大径管(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在室内热交换器的容积比室外热交换器的容积大时、也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较为理想地汇聚于室外单元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包括:室外单元(2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2)的室内单元(40);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的控制部。室外单元(20)具有容积Va的储罐(22)、压缩机(24)、室外热交换器(28)、膨胀阀(33)、大径管(30)等,这些构件被制冷剂配管(31)连接在一起。室内热交换器(42)的容积(Vhi)比室外热交换器(28)的容积(Vho)大。以直径比制冷剂配管(31)大的大径管(30)的容积(Vt)满足容积(Vt)>容积(Vhi)-容积(Vho)-容积(Va)的方式设有大径管(30)。【专利说明】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调装置等制冷装置中,制冷运转时最佳的制冷剂量和制热运转时最佳的制冷剂量大多是不同的,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量和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量大多是不同的。在现有的制冷装置中,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量大多比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量大,制热运转时未完全收容于利用侧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暂时贮存于储罐等。另一方面,最近,存在一种日本专利特开平6 — 143991号公报所示的小型、高性能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将上述小型的热交换器采用为制冷装置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与现有的制冷装置相反,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量比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量小,在制冷运转的循环中使制冷装置工作的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可能会产生未完全将制冷剂收容于热源侧单元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比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大时、也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较为理想地汇聚于热源侧单元的制冷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包括热源侧单元、利用侧单元及控制部。热源侧单元具有制冷剂容器、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阀、大径管、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及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这些构件都被制冷剂配管连接在一起。利用单元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与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与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连接。控制部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在该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将制冷剂汇聚至热源侧单元。制冷剂容器的容积为容积Va。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为容积Vho。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为容积Vhi并比容积Vho大。大径管是直径比热源侧单元的制冷剂配管大的管。此外,以大径管的容积即容积Vt满足下式:容积Vt>容积Vhi —容积Vho —容积Va > O的方式设有大径管。大径管设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之间。在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i比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o大的情况下,即便进行将制冷剂汇聚于热源侧单元的制冷剂回收运转,热源侧单元的制冷剂回路的容量也可能会不足。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中,除了容积Va的制冷剂容器、容积Vho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之外,热源侧单元还具有直径比制冷剂配管大的容积Vt的大径管,因此,制冷剂回收运转时,也能在大径管中积存制冷剂,能将制冷剂汇聚于热源侧单元。此处,可抑制制冷剂未汇聚于热源侧单元这样的不良情况,因此,使大径管的容积Vt比从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i减去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o和制冷剂容器的容积Va之后获得的容积大。藉此,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较为理想地汇集于热源侧单元。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热源侧热交换器是层叠型的热交换器。另外,热源侧热交换器具有多个扁平管和导热翅片。多个扁平管被隔着间隔地排列。导热翅片与扁平管接触。层叠型的热交换器的容积比具有同等热交换性能的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容积小。例如,相对于热源侧热交换器和利用侧热交换器均是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制冷装置,当仅将热源侧热交换器替换为具有相同热交换性能的层叠型的热交换器时,该层叠型的热交换器的容量不仅比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小,也比与该层叠型的热源侧热交换器连接的交叉翅片式热交换器的容量小。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中,采用层叠型的热交换器以作为热源侧热交换器,虽然如上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i比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o大,但由于将确保有规定的容积Vt的大径管配置于热源侧单元,因此,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充分地汇聚于热源侧单元。本专利技术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制冷剂容器具备气液分离功能。另一方面,大径管不具备气液分离功能。此处,也设于现有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容器与现有技术相同地具有气液分离功能,另一方面,大径管并不具备气液分离功能,可抑制成本上升。因此,能价格比较便宜地制造出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本专利技术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大径管被配置成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使制冷剂从上往下流动。此处,制冷剂在制冷剂回收运转时从上方流动至大径管,因此,制冷剂容易积存于大径管的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膨胀阀是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之间的电动阀。此外,大径管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与膨胀阀之间。此处,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与膨胀阀之间配置有大径管,因此,通过控制使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能从关闭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之前起使制冷剂积存于大径管及热源侧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是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制冷剂容器是设于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的储罐。控制部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在第二液体积存步骤之前执行第一液体积存步骤。在第一液体积存步骤中,在打开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的状态下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从利用侧热交换器吸出湿润气体制冷剂,并使制冷剂积存于制冷剂容器。在第二液体积存步骤中,在关闭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的状态下从压缩机朝热源侧热交换器输送制冷剂,并使制冷剂积存于大径管及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在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汇聚于热源侧单元的情况下,若是现有技术,则在关闭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的状态下从压缩机朝热源侧热交换器输送制冷剂。因此,制冷剂积存于热源侧热交换器,但制冷剂几乎不积存在设于压缩机的吸入侧配管的储罐中。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中,在将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关闭的状态下进行的第二液体积存步骤之前,进行将制冷剂积存于储罐的第一液体积存步骤。这样,在制冷剂回收运转中,按打开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从利用侧热交换器吸出湿润气体制冷剂的第一液体积存步骤、关闭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朝热源侧热交换器输送制冷剂的第二液体积存步骤的顺序将制冷剂积存于热源侧单元的各部,因此,在该制冷装置中,能避免无法将制冷剂完全收容于热源侧单元这样的情况。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及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中,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i比热源侧热交换器的容积Vho大,但将确保有规定容积Vt的大径管配置于热源侧单元,因此,能通过制冷剂回收运转将制冷剂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源侧单元(20),该热源侧单元(20)具有制冷剂容器(22)、压缩机(24)、热源侧热交换器(28、128)、膨胀阀(33)、大径管(30)、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37)及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38),这些构件由制冷剂配管(31)连接在一起;利用侧单元(40),该利用侧单元(40)具有利用侧热交换器(42),该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一端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1)与所述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37)连接,另一端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2)与所述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38)连接;以及控制部(80),该控制部(80)执行制冷剂回收运转,在该制冷剂回收运转中,将制冷剂汇聚至所述热源侧单元(20),所述制冷剂容器(22)的容积为容积Va,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8、128)的容积为容积Vho,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容积为容积Vhi并比所述容积Vho大,所述大径管(30)是直径比所述热源侧单元的所述制冷剂配管(31)大的管,且以所述大径管(30)的容积Vt满足下式:容积Vt>容积Vhi-容积Vho-容积Va>0的方式设于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8、128)与所述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3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友佳子下田顺一牧野达也宫谷章平高山利彦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