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输送装置,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于至少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内侧的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耦合的托盘固定机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可运动至与托盘相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托盘相分离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轨实现了对托盘的辅助定位,这样,降低了对托盘固定机构的设计难度,并有利于其小型化;由于托盘固定机构的设计小型化,可实现双驱动,双托盘固定机构,在一个托盘固定机构完成一个打标进程中,另一个托盘固定机构可以开始另一个打标进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因此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ic进行打标处理的打标系统,尤其是一种打标装置中用于输送IC托盘的全自动输送装置。技术背景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出来后,生产商往往会在这些经过封装的集成电路上 标记上一些信息,如生产商名称、批号、晶圆号等,以便于统计并将这些产品 区别开来。半导体的封装材料一般为环氧树脂,在现有技术中,对其进行标记 的方法也有多种。最初是使用传印工艺及装置如,压印模或压辊,将墨水印至集成电路的表 面。这种共议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墨水干透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为保证成品率,标记效率较低;标记完成后,由于墨水附于集成电路包装的表面,因此 其抗磨损性不强,并且容易受到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为了克服传统传印工艺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以激光束在封装的集成 电路器件表面标记字符和图案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器件产生激 光束,烧掉部分封装材料,从而使烧掉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这样,通过将经标记的器件放在光源下时,可以看到烧掉的部分的文字、图案。针对上述激光标记工艺,现有技术中多种实现方案及系统,其中一种采用 了这样一种结构,具有一个传送装置,用于将封装后的器件逐一传送,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装置对位置进行检测后,送入一个激光标记装置,逐一进行标记, 标记结束后,通过一个检测机构检测残次品,最后通过一个拨针机构将残次品 拨离传送系统。然而,这种系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由 于每个经封装的半导体器件需要经历传送装置的传输,因此对器件的强度要求 较高,而对于目前出现的体积小,强度低的新型器件来说是不能想象的,在传 输过程中,器件就会被磨损甚至失效。其次,再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也经常 出现阻塞、掉件等现象,这就需要系统在更多位置配置传感器,并改进控制程 序,这从而就增加了系统设计以及维护的开销;另外,由于激光标记中激光能 量很强,因此,出于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需要自激光标记单元的入、出侧分 别设置闸门以保证激光单元在密闭空间内下工作,这样,当对传送装置上的每 个元件进行标记作业时,都需要开关闸门一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闸门的寿命, 同时还降低了作业效率。基于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提供了这样一种激光标记系统,其采用将器件 阵列排布于托盘上,其中,托盘上可以有栅格用以固定器件,根据器件数量以 及器件的大小、结构可以适用不同的栅格。托盘被运输到激光标记单元处进行 标记。这种系统具有一种传送装置用于将托盘顺序送至位置检测,打标和后续 筛选工位,如图1所示,这种传送装置一般包括一个托板801、与托板固连的传 动机构802,驱动传动机构沿生产线方向运动的驱动装置803,其中,盛有半导 体器件的托盘T置于托板801上,可通过对托盘T或托板801的结构设计,保 证定位关系,传动机构可以为一个同步齿形传动带,传动带的固定位置可以设 置配合部分与所述托板801的底部相配合,驱动装置可以使伺服电机,这样, 可以实现由伺服电机驱动的通过同步齿形传动带带动托板顺序走完各工序的一 个打标进程。但是,这种输送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托板需要实现对托盘T的定位、 限位功能,因此其结构设计较复杂,成本高,并且,其定位不容易实现。另外,在完成一个打标进程后,驱动机构需要驱动传动机构将托板送回取 料部分,进行下一过程,这样,导致系统生产效率不高,从而使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打标输送装置中存在的结构复杂,生产效率 低等不足,提供一种输送轨道的输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输送装 置,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于至少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内 侧的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耦合的托盘固定机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 可运动至与托盘相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托盘相分离的第二位置。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道轨的同一高度位置上设有限制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槽设置于第一导轨与第二道轨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制槽设置于第一导轨与第二道轨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分,固定于主体的气动控制的托 撑定位部分,以及分别固连于主体部分和驱动机构的紧固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包括主体部分,固定于主体的夹紧定位部分, 以及分别固连于主体部分和驱动机构的紧固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数量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轨实现了对托盘的辅助定位,这样, 降低了对托盘固定机构的设计难度,并有利于其小型化;由于托盘固定机构的 设计小型化,可实现双驱动,双托盘固定机构,在一个托盘固定机构完成一个 打标进程中,另一个托盘固定机构可以开始另一个打标进程,从而提高了生产 效率,并因此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激光打标系统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输 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导轨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一侧导轨、驱动装置以及托盘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托盘固定机构的本体与支撑槽的连接关系图。 图6为图2中导轨限位槽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7A为依照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动托撑定位部分的结构 示意图。图7B为图7A中气动托撑定位部分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8A为依照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夹紧定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中夹紧定位部分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输送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底座100固连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机架上,其可以通过一个 推盘分离装置,如图中A部所示,接收托盘,通过沿传送装置设置的检测装置, 打标装置对托盘内的半导体元件进行定位检测及打标操作,还可以通过设置于 打标装置后端的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打标产品的质量,并通过设置于其后端的次 品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当然,也可在传送机构的最后端设置托盘收集装置,将 打标后的托盘收集码放。其中,第一导轨10和第二导轨20平行设置,参照图6,第一导轨10上端 部具有台阶IOI,相似的,在第二导轨20上端部也设有同样的台阶,且两台阶 相对,形成限制槽,该限制槽与托盘的宽度相对应,保证托盘可在上面顺利滑 动。当然,本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应该知道,该限制槽可以设置于两平行导轨 10、 20内侧的任意一个高度平面上。参照图3,驱动装置可以仅设置于第一导轨10或第二导轨20内侧,也可以 同时设置于第一及第二导轨内侧。以仅具有固连于第一导轨10的具有第一驱动装置情况为例,参照图3,驱 动装置301可以包括固连于导轨端部的伺服电机311 ,与所述伺服电机311耦合 于贯穿于导轨长度的传动带312,在传动带的另一端设有带轮313,在这里,传 动带最好是同步齿形带;第一驱动装置301还包括支撑轨314,支撑轨314固连 于第一导轨10和的长度方向上,并贯穿导轨。如果设置于导轨的两侧,其配置方式相同,区别仅在于安装于第二导轨上的驱动装置的伺服电机安装在导轨上,与第一导轨的伺服电机相对的另一侧, 以避免结构过于拥挤。托盘固定机构,如图7A所示,可以是第一托盘固定机构,其包括一个与支 撑轨314相耦合的本体部分401, 一个气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安装于至少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内侧的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向耦合的托盘固定机构,所述托盘固定机构可运动至与托盘相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托盘相分离的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章,林宜龙,唐召来,张松岭,杨科应,
申请(专利权)人: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