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托盘分离装置,包括料仓,定义了一个盛方托盘的空间,该空间内可盛放多个托盘;托盘上下推送机构,该托盘上下推送机构具有一个上托板和一个与上托板固连的推放驱动单元,所述上托板设置于料仓下方,所述推放驱动单元驱动上托板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以及水平托盘机构,其具有多个伸缩机构,所述每个伸缩机构具有一个托块和一个伸缩驱动单元,所述托块设置于高于所述第二工位一个托盘高度至两个托盘高度之间的平面位置上,由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沿水平方向进入、离开所述料仓定义的盛方托盘的空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对托盘内阵列排列的产品进行标记的装置,尤其指一 种在阵列排列的产品外表面进行激光标记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出来后,生产商往往会在这些经过封装的集成电路上 标记上一些信息,如生产商名称、批号、晶圆号等,以便于统计并将这些产品 区别开来。半导体的封装材料一般为环氧树脂,在现有技术中,对其进行标记 的方法也有多种。最初是使用传印工艺及装置如,压印模或压辊,将墨水印至集成电路的表 面。这种共议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墨水干透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为保证成品率,标记效率较低;标记完成后,由于墨水附于集成电路包装的表面,因此 其抗磨损性不强,并且容易受到环境湿度,温度的影响。为了克服传统传印工艺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以激光束在封装的集成 电路器件表面标记字符和图案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器件产生激 光束,烧掉部分封装材料,从而使烧掉的部分与其他部分具有不同的反射特性, 这样,通过将经标记的器件放在光源下时,可以看到烧掉的部分的文字、图案。针对上述激光标记工艺,现有技术中多种实现方案及系统,其中一种采用 了这样一种结构,具有一个传送装置,用于将封装后的器件逐一传送,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装置对位置进行检测后,送入一个激光标记装置,逐一进行标记, 标记结束后,通过一个检测机构检测残次品,最后通过一个拨针机构将残次品 拨离传送系统。然而,这种系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由 于每个经封装的半导体器件需要经历传送装置的传输,因此对器件的强度要求 较高,而对于目前出现的体积小,强度低的新型期间来说是不能想象的,在传 输过程中,器件就会被磨损甚至失效。其次,在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也经常 出现阻塞、掉件等现象,这就需要系统在更多位置配置传感器,并改进控制程序,这从而就增加了系统设计以及维护的开销;另外,由于激光标记中激光能 量很强,因此,出于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需要自激光标记单元的入、出侧分 别设置闸门以保证激光单元在密闭空间内下工作,这样,当对传送装置上的每 个元件进行标记作业时,都需要开关闸门一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闸门的寿命, 同时还降低了作业效率。基于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的提供了这样一种激光标记系统,其采用将器 件阵列排布于托盘上,其中,托盘上可以有栅格用以固定器件,根据器件数量 以及器件的大小、结构可以适用不同的栅格。托盘被运输到激光标记单元处进 行标记。为了提高标记的效率,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传送机构,其实现方案 为横向推出料仓中堆成一摞的托盘中的最底部的一块,从而将托盘顺序推出, 然而,这种分离方案存在托盘之间的摩擦,有时还容易损伤托盘中的半导体物 料。为此,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种需求,即为了进一步改善供料质量,希望能 将料仓中的托盘先分离,再推送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分盘 均匀,无摩擦的托盘分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托盘分离装置,包括料仓,定义了一个盛方托盘的空间,该空间内可盛放多个托盘; 托盘上下推送机构,该托盘上下推送机构具有一个上托板和一个与上托 板固连的推放驱动单元,所述上托板设置于料仓下方,所述推放驱动单 元驱动上托板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以及 ,水平托盘机构,其具有多个伸縮机构,所述每个伸縮机构具有一个托块 和一个伸縮驱动单元,所述托块设置于高于所述第二工位一个托盘高度 至两个托盘高度之间的平面位置上,由伸縮驱动单元驱动沿水平方向进 入、离开所述料仓定义的盛方托盘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推放驱动单元为串联的一个第一气缸和一个第二气缸。进--步的,所述第二气缸通过一个过渡件固连上托板。进--步的,所述第一气缸通过一个过渡件固连一个底座。进--步的,所述底座与上托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升降导向机构。进--步的,所述托块具有本体和自本体水平延伸出的凸出部。进--步的,所述凸出部上表面为水平面,下表面具有锥度。进--步的,所述料仓由四根角钢组成,四根角钢等高。进一一步的,所述角钢的上端部的至少一边具有锥度。进一步的,所述角钢的下端部的一边具有锥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令推放驱动单元与伸縮驱动单元配合驱 动上托板和托块料仓内实现最底部托盘与其它托盘分离,从而避免了传统托盘 推动方法中托盘经经常碰撞,从而影响托盘内元件定位,以及有时发生的托盘 倾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托盘分离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依照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托盘上下推送机构的结构示 意图。图3图2中的托盘上下推送机构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图1中所表示的伸縮单元的结构图。图5A为本依照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工况图。图5B为本依照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工况图。图5C为本依照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工况图。图5D为本依照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四工况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托盘分离装置,用以逐一分离码放在一摞的托盘,下 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技术的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托盘分离装置包括料仓l,托盘上下推送机构2,以及水平托盘机构3, 其中,料仓1由四根角钢11组成,角钢11可以等高,四个内角111相对,限制 出了一个直六面体的空间12,该直六面体空间12用以容纳并定位托盘T,四个 内角最好是与托盘T的四角相对应形状,如直角。四根角钢ll可以如图l所示 的那样,固连于前后托盘输送导轨传送机构的固定结构上。四个角钢11的上端 部112的至少一边的厚度方向可以具有锥度,以便于托盘T向下进入直六面体 空间12,此外,在下端部113位于传送装置运行方向的边再厚度上也可以具有 锥度,以便于托盘向上进入直六面体空间12。托盘上下推送机构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结构可以参见图3。由图3 可见,托盘上下推送机构2包括上托板21,底座22,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 24和升降导向机构25。其中,参照图3,底座22固连于传送装置的固定部分上 或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机架上。如图3所示,第一气缸23的气缸杆231的端部 可以首先固连于一个下过渡板26,再通过将下过渡板26固连于底座22而实现 第一气缸气杠杆231与底座的固连,当然,也可以直接固连于底座22上;与第 一气缸23的配置相似,第二气缸24的气缸杆241的端部,可以如图2所示, 首先固连于上过渡板27,再由上过渡板27固连于上托板21而实现第二气缸24 的气缸杆241与上托板21的固连,当然还可以直接与上托板21固连,此外, 第一气缸23个缸体232与第二气缸24的钢体242背靠背固连。从而形成了这 样一种结构,即第一气缸23与第二气缸24缸体固连,第一气缸的气缸杆231 向上固连于上托板21,第二气缸的气缸杆241向下固连于底座21。由上述结构 可见,如第一气缸23动作,在第一气缸缸体232的带动下、第二气缸24以及上托板21会向上运动,并达到第一气缸的运动幅度X,如果第二气缸24动作, 则在第二气缸的气缸杆241的带动下,上托板21会向上运动,并达到第二气缸 运动幅度Y,因此,可见,上托板21相对底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托盘激光打标系统的托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定义了一个盛方托盘的空间,该空间内可盛放多个托盘; 托盘上下推送机构,该托盘上下推送机构具有一个上托板和一个与上托板固连的推放驱动单元,所述上托板设置于料仓下方,所述推放驱动单元驱动上托板到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以及 水平托盘机构,其具有多个伸缩机构,所述每个伸缩机构具有一个托块和一个伸缩驱动单元,所述托块设置于高于所述第二工位一个托盘高度至两个托盘高度之间的平面位置上,由伸缩驱动单元驱动沿水平方向进入、离开所述料仓定义的盛方托盘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章,林宜龙,唐召来,张松岭,杨科应,
申请(专利权)人:格兰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