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及套筒型烟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0588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及套筒型烟囱,套筒型烟囱包括外筒和若干段内筒,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用于支撑若干段内筒沿轴向依次叠加设置到外筒内。最底部的内筒和外筒间采用低位固定连接或高位连接;内筒外侧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悬挂支点,每组悬挂支点的数量不少于二,并绕内筒的外表面周向布置;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每个悬挂支点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恒力支座,内筒与外筒之间通过悬挂支点、弹簧恒力支座和悬挂层平台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因采用伸缩节导致内壁防腐层易受损伤等问题的出现,解决了套筒型烟囱悬吊式内筒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自由释放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清晰、安装简便、维护方便且工作量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及套筒型烟囱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冶金等行业大型烟囱中钢内筒或玻璃钢内筒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及套筒型烟囱。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采用高空排放烟气的烟囱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化工、有色冶炼和冶金烧结等行业。当前火力发电厂普遍采用的湿法脱硫不加装烟气加热系统工艺,使排入烟?的烟气温度在50°C左右,湿烟气在烟園内结露形成冷凝酸液,对烟園的腐蚀性大大加强,给烟園结构型式和内衬材料防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套筒型烟囱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等行业,因采用内外筒分离布置,外筒作为承重结构,内筒作为排烟通道,是排放高腐蚀性烟气烟囱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常用的内筒结构方案有自立式和悬吊式两种,因结构受力方式不同使得悬吊式内筒可比自立式内筒节省40%左右的材料。因防腐内筒造价较高,为节省烟囱造价、降低材料消耗,目前该类型烟囱的内筒常采取悬吊方式吊挂在烟囱外筒内侧设置的专用支承平台上。大型套筒型烟囱的高度一般都在200米以上,为避免烟囱内筒因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对筒身结构造成严重损害,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分段悬吊法,将内筒沿纵向分割成多段,各段筒身之间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并用柔性伸缩节进行衔接。但是,分段悬吊式烟囱由于伸缩节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伸缩节的存在,使得原本平整光滑的内筒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凹凸槽,导致高速烟气在伸缩节部位易形成湍流,内筒防腐层边缘常因烟气湍流冲击而损坏。2.伸缩节自身为易损件,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使用成本不菲,同时对主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于此,如何行之有效的解决分段悬挂式烟囱由于伸缩节的使用而产生的问题,是一项非常有必要进行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及套筒型烟囱,来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伸缩节来连接各个内筒,使得烟?内筒构造趋于复杂、进而导致内壁防腐层易受损伤等问题的出现,且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套筒型烟囱悬吊式内筒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自由释放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用于支撑若干段内筒沿轴向依次叠加设置到外筒内,最底部的一段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或地面固定连接,其余每段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轴向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悬挂支点,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悬挂支点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数量相等的恒力支座,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恒力支座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悬挂层平台梁,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所述悬挂支点、所述恒力支座和所述悬挂层平台梁支撑连接。较佳地,每组所述悬挂支点的数量大于等于二,且每组所述悬挂支点沿所述内筒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匀布置。较佳地,所述悬挂支点采用倒牛腿或倒三脚架结构。较佳地,所述恒力支座采用具有变形补偿能力的弹簧恒力支座。较佳地,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悬挂支点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悬挂层平台梁,所述恒力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悬挂层平台梁的上端面上。较佳地,所述悬挂支点与所述恒力支座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较佳地,最底部的所述内筒的下端与所述外筒或地面之间通过低位固定支座或高位固定支座相连。较佳地,所述高位固定支座通过锚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下端内侧面的一圈上,所述内筒与所述高位固定座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支点,所述固定支点与所述高位固定支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低位固定支座由一组端部嵌固于所述外筒壁内的钢梁组成,所述内筒的底部与所述低位固定座之间采用锚栓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套筒型烟?,所述套筒型烟?包括若干内筒和一外筒,所述若干内筒沿轴向依次叠加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侧,且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采用如上所述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来实现连接。本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采用具有变形补偿功能且在一定的变形区间内具备相对恒定的恒力支座来连接支撑若干内筒,克服了目前分段悬吊式烟囱存在的缺点,有效避免了因采用伸缩节使得烟囱内筒构造趋于复杂、进而导致内壁防腐层易受损伤等问题的出现,同时解决了大型套筒型烟囱悬吊式内筒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自由释放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套筒型烟?,采用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将若干内筒依次叠加连接到外筒内,从而形成一整个供烟气流经的烟?内筒,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伸缩节连接的分段烟囱内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伸缩节带来的易受损坏等问题,且该套筒型烟囱结构简单、布置清晰、安装简便、维护方便且工作量小的优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低位固定支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高位固定支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低位固定支座的下端局部构造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高位固定支座的下端局部构造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悬挂支点的构造图。符号说明: 1-外筒 2-内筒 21-凸起结构 3-悬挂支点 4-恒力支座 5-低位固定支座 6-高位固定支座 7-悬挂层平台梁 8-钢梁结构 9-钢筋混泥土基础 10-锚栓 11-固定支点 1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然而,本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参考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用于将套筒型烟?的若干段内筒2沿轴向一侧叠加设置在外筒I的内侧壁上,其主要包括设置在内筒2上的若干悬挂支点3和设置在外筒I上的若干恒力支座4,若干段内筒2通过悬挂支点3、恒力支座4和悬挂层平台梁7设置到外筒I内,使得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分段悬吊烟囱存在的易损坏、结构复杂安装繁琐等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段内筒2轴向依次叠加设置于外筒I内部,且最底部的一个内筒2的下端与外筒I的内侧下端或地面固定连接,可采用低位固定连接方式或高位固定连接方式,此处不作限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具体的,当内筒2的下端采用低位固定连接的方式时,其结构参照图3所示,在外筒I内侧的底部内壁或地面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基础9 ;内筒2的底部通过低位固定支座5安装到钢筋混凝土基础9上,低位固定支座5由一组端部嵌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9内的钢梁结构8组成,内筒2底部一圈上设有一凸出结构21,内筒2的凸出结构21与钢梁结构8之间通过锚栓10实现固定连接;另外为了方便施工,钢梁结构8上可预留适当大小的锚栓孔,用于设置锚栓10的一端。内筒2底座凸起结构21的下端面与钢筋混凝土基础9的上端面之间预留150?200mm间隙,待内筒2安装就位、锚栓10的另一端穿入凸出结构21内并校准后,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将锚栓孔及凸出结构21下端面与钢筋混凝土基础9上端面之间的间隙一次性灌注密实,从而保证了内筒2下端的固定设置。当内筒2的下端采用高位固定连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用于支撑若干段内筒沿轴向依次叠加设置到外筒内,其特征在于,最底部的一段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或地面固定连接,其余每段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轴向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悬挂支点;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悬挂支点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数量相等的恒力支座,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恒力支座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悬挂层平台梁,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所述悬挂支点、所述恒力支座和所述悬挂层平台梁支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用于支撑若干段内筒沿轴向依次叠加设置到外筒内,其特征在于,最底部的一段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或地面固定连接,其余每段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轴向上至少设置有一组悬挂支点;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悬挂支点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数量相等的恒力支座,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上与所述恒力支座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悬挂层平台梁,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与所述外筒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所述悬挂支点、所述恒力支座和所述悬挂层平台梁支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悬挂支点的数量大于等于二,且每组所述悬挂支点沿所述内筒的外表面的周向均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点采用倒牛腿或倒三脚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支座采用具有变形补偿能力的弹簧恒力支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内筒免伸缩节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力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悬挂层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戴永阳靳庆新吴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