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993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5:11
一种新型继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线圈、轭铁、衔铁、簧片、触头、导线、接线板、输出端、支架、压簧铆钉、压簧、常闭输入极、常闭输入极触点、常开输入极、常开输入极触点、常开输入极接线柱、线圈接线柱、固定铆钉、拉簧;线圈经轭铁固置在基座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连接线圈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输出端、常闭输入极、常开输入极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体;线圈密封设置确保线圈不被静电尘污染,避免电路闭合时产生的瞬间电弧对线圈的损坏,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继电器,本技术包括:基座、线圈、轭铁、衔铁、簧片、触头、导线、接线板、输出端、支架、压簧铆钉、压簧、常闭输入极、常闭输入极触点、常开输入极、常开输入极触点、常开输入极接线柱、线圈接线柱、固定铆钉、拉簧;线圈经轭铁固置在基座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连接线圈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输出端、常闭输入极、常开输入极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技术主体;线圈密封设置确保线圈不被静电尘污染,避免电路闭合时产生的瞬间电弧对线圈的损坏,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实际上使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的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继电器的不足是加工单件化,成本较高,体积重量大,使用寿命短,驱动功耗大,开关速度低。而国外使用的一些微机械继电器,对多回路触点的开合控制性还不能满足同步闭合,且线圈耗能较高,产品一致性差。同时,有些继电器在使用时还与被控制的电器元件并联或串联,继电器在工作状态下其吸合电流(即继电器产生闭合动作所需要的最小电流)或释放电流(即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所需要的最大电流)也在不断交替变化,而实际应用中,闭合电流远远大于释放电流,继电器的这种不稳定特性,往往对电路中的被控电器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吸合电流往往要高出给定电流的1.5倍,才能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电磁线圈在高低变化的电流作用下,极易发热以致损毁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新型继电器,本技术包括:基座(I)、线圈(2)、轭铁(3)、衔铁(4)、簧片(5)、触头(5’)、导线(6)、接线板(7)、输出端(8)、支架(9)、压簧铆钉(10)、压簧(11)、常闭输入极(12)、常闭输入极触点(12’)、常开输入极(13)、常开输入极触点(13’)、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线圈接线柱(15)、固定铆钉(16)、拉簧(17);线圈(2)经轭铁(3)固置在基座(I)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15)连接线圈(2)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5)、输出端(8)、常闭输入极(12)、常开输入极(13)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技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为正方形塑胶浇铸而成,其中部设置线圈壳体,所述的支架(9)为“L”型,其底部弯折部嵌置在线圈壳体的底部,线圈(2)固置于该壳体内,并经轭铁(3)固定,支架(9)上部设置卡口,衔铁(4)卡置于支架(9)的卡口内,衔铁(4)的ill端伸向辄铁(4)上方,后端经拉黃(17)牵拉固定,拉黃(17)下端挂接在支架(9)底部,黃片(5 )后端弯折处设置缺口,固定铆钉(16 )搭扣在簧片(5 )弯折处的缺口内,并铆置在衔铁上,簧片(5)前端靠近轭铁(3)处设置圆孔,压簧(11)为锥形弹簧,压簧铆钉(10)穿过压簧(11)再穿过簧片(5)前部的圆孔铆置在衔铁(4)上,并使簧片(5)与衔铁(4)之间留有上下松动而不至于前后移动的余地,簧片(5)前端部铆置触头(5’),触头(5’)被簧片(5)自然分成上下两部分;常闭输入极(12)与常开输入极(13)固置在基座(I)上,并处于触头(5’)的两侧,常闭输入极(12)的端部固置常闭输入极触点(12’),且该触点处于触头(5’)的上方,常开输入极(13)的端部固置常开输入极触点(13’),该触点处于触头(5’)的下方,触头(5’)分别与常闭输入极触点(12’)及常开输入极触点(13’)上下对应;所述的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与常开输入极(13)连接,常闭输入极(12)连接另一接线柱,该接线柱处于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对应的另一侧,所述的线圈接线柱(15)有两个,分别处于线圈(2)的两侧,所述的输出端(8)经导线(6)连接在簧片(5)的后端。由于本技术采用线圈密封设置的方法,确保了线圈不被静电尘埃所污染,避免工作电路闭合时产生的瞬间电弧对线圈的损坏,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同时簧片与衔铁可分离式设计、两个铆钉及压簧的应用,是工作电路触点的闭合或开启更加紧密或彻底,避免了触点闭合或开启不紧密或不彻底造成的电弧或电路中电流的不稳定性问题的产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参见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基座(I)、线圈(2)、轭铁(3)、衔铁(4)、簧片(5)、触头(5’)、导线(6)、接线板(7)、输出端(8)、支架(9)、压簧铆钉(10)、压簧(11)、常闭输入极(12)、常闭输入极触点(12’)、常开输入极(13)、常开输入极触点(13’)、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线圈接线柱(15)、固定铆钉(16)、拉簧(17);线圈(2)经轭铁(3)固置在基座(I)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15)连接线圈(2)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5)、输出端(8)、常闭输入极(12)、常开输入极(13)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技术主体。实施例,将本技术并入电路时,控制电路中线圈(2)无电流通过,簧片(5)与衔铁(4)在拉簧(17)的作用下,触头(5’)与常闭输入极触点(12’)处于闭合状态,当对线圈(2)给电时轭铁(3)产磁力,并吸引衔铁(4)向下闭合,从而使簧片(5)的触头(5’)与常开输入极触点(13’)闭合,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基座(I)、线圈(2)、轭铁(3)、衔铁(4)、簧片(5)、触头(5’)、导线(6)、接线板(7)、输出端(8)、支架(9)、压簧铆钉(10)、压簧(11)、常闭输入极(12)、常闭输入极触点(12’)、常开输入极(13)、常开输入极触点(13’)、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线圈接线柱(15)、固定铆钉(16)、拉簧(17);线圈(2)经轭铁(3)固置在基座(I)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15)连接线圈(2)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5)、输出端(8)、常闭输入极(12)、常开输入极(13)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技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I)为正方形塑胶浇铸而成,其中部设置线圈壳体,所述的支架(9)为“L”型,其底部弯折部嵌置在线圈壳体的底部,线圈(2)固置于该壳体内,并经轭铁(3)固定,支架(9)上部设置卡口,衔铁(4)卡置于支架(9)的卡口内,衔铁(4)的前端伸向辄铁(4)上方,后端经拉黃(17)牵拉固定,拉黃(17)下端挂接在支架(9)底部,黃片(5)后端弯折处设置缺口,固定铆钉(16)搭扣在簧片(5)弯折处的缺口内,并铆置在衔铁(4)上,簧片(5)前端靠近轭铁(3)处设置圆孔,压簧(11)为锥形弹簧,压簧铆钉(10)穿过压簧(11)再穿过簧片(5)前部的圆孔铆置在衔铁(4)上,并使簧片(5)与衔铁(4)之间留有上下松动而不至于前后移动的余地,簧片(5)前端部铆置触头(5’),触头(5’)被簧片(5)自然分成上下两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继电器,包括:基座(1)、线圈(2)、轭铁(3)、衔铁(4)、簧片(5)、触头(5’)、导线(6)、接线板(7)、输出端(8)、支架(9)、压簧铆钉(10)、压簧(11)、常闭输入极(12)、常闭输入极触点(12’)、常开输入极(13)、常开输入极触点(13’)、常开输入极接线柱(14)、线圈接线柱(15)、固定铆钉(16)、拉簧(17);线圈(2)经轭铁(3)固置在基座(1)上的壳体内,由线圈接线柱(15)连接线圈(2)形成控制电路,由簧片(5)、输出端(8)、常闭输入极(12)、常开输入极(13)共同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路及控制电路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为正方形塑胶浇铸而成,其中部设置线圈壳体,所述的支架(9)为“L”型,其底部弯折部嵌置在线圈壳体的底部,线圈(2)固置于该壳体内,并经轭铁(3)固定,支架(9)上部设置卡口,衔铁(4)卡置于支架(9)的卡口内,衔铁(4)的前端伸向轭铁(4)上方,后端经拉簧(17)牵拉固定,拉簧(17)下端挂接在支架(9)底部,簧片(5)后端弯折处设置缺口,固定铆钉(16)搭扣在簧片(5)弯折处的缺口内,并铆置在衔铁(4)上,簧片(5)前端靠近轭铁(3)处设置圆孔,压簧(11)为锥形弹簧,压簧铆钉(10)穿过压簧(11)再穿过簧片(5)前部的圆孔铆置在衔铁(4)上,并使簧片(5)与衔铁(4)之间留有上下松动而不至于前后移动的余地,簧片(5)前端部铆置触头(5’),触头(5’)被簧片(5)自然分成上下两部分;常闭输入极(12)与常开输入极(13)固置在基座(1)上,并处于触头(5’)的两侧,常闭输入极(12)的端部固置常闭输入极触点(12’),且该触点处于触头(5’)的上方,常开输入极(13)的端部固置常开输入极触点(13’),该触点处于触头(5’)的下方,触头(5’)分别与常闭输入极触点(12’)及常开输入极触点(13’)上下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