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9219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未进入高炉给料仓的成品烧结矿同时分成直供烧结矿和转存烧结矿两部分,所述直供烧结矿与转存烧结矿的比例为1∶1;2)直供烧结矿沿原供料线行进,转存烧结矿交替打入两个烧结矿仓,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料;3)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出的转存烧结矿与直供烧结矿混合后送至高炉。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大幅降低,使炉渣各项成分的稳定性大幅提高,铁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生产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未进入高炉给料仓的成品烧结矿同时分成直供烧结矿和转存烧结矿两部分,所述直供烧结矿与转存烧结矿的比例为1∶1;2)直供烧结矿沿原供料线行进,转存烧结矿交替打入两个烧结矿仓,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料;3)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出的转存烧结矿与直供烧结矿混合后送至高炉。本专利技术使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大幅降低,使炉渣各项成分的稳定性大幅提高,铁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生产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烧结矿目前是国内外绝大多数高炉的主要原料,其各项化学成分是否稳定直接影响高炉的运行状态。事实上,从原料、设备、工艺、操作等各个环节都会对烧结矿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如一些厂将各种含铁固体废弃物集中混堆在原料场作为烧结原料使用,这些含铁固体废弃物本身成分不稳定,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清楚,而且没有有效的措施来混匀各种废弃物使整体成分均匀,最后肯定会导致烧结矿的化学成分波动剧烈。因此,如何长期稳定入炉烧结矿化学成分是长期困扰众多钢铁企业的一个难题。目前已公开的能有效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不多,其中多数还是在烧结生产过程中进行优化控制。公布号CN102054125A,一种稳定入炉烧结矿化学成分的方法,提出每2h化验一次烧结矿成分,认定为一批料,经皮带运输到多个烧结料仓中转存,然后建立单个料仓烧结矿料流模型,计算出单个料仓下料的烧结矿混合成分;根据计算出的单个仓下料的烧结矿成分,多个仓同时放料,并对多个料仓下料进行配比,从而稳定入炉烧结矿的成分。但该方法是建立在每批次烧结矿自身成分是稳定的基础上的。目前大多数厂每2-3小时对烧结矿取样检验一次,但是一些因操作或设备引起的成分波动完全可以发生在两次取样之间,这些成分波动即使很严重,但整个过程因为在两次取样时间内已经完成,所以不会被检测出来。因此,公布号CN102054125A所述的一种稳定入炉烧结矿化学成分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实际应用时会经常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期有效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烧结矿进行错位组合,达到降低任一时间段内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目的,稳定高炉生产,同时具有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未进入高炉给料仓的成品烧结矿同时分成直供烧结矿和转存烧结矿两部分,所述直供烧结矿与转存烧结矿的比例为1:1;2)直供烧结矿沿原供料线行进,转存烧结矿交替打入两个烧结矿仓,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料;3)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出的转存烧结矿与直供烧结矿混合后送至高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直供烧结矿为在进入高炉给料仓之前不经过其它料仓转存的烧结矿;所述的转存烧结矿为进入高炉给料仓之前进入烧结矿仓存储的烧结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两个烧结矿仓容量相同,且容量满足下列条件:C ≥ a + 2X (tl+t2+t3);其中,C=仓容量;a=烧结系统每小时产量;tl =烧结矿取样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t2 =烧结混合料从烧结配料室到烧结矿取样点的时间,单位为小时;t3 =从取样到得出化验结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两个烧结矿仓,一个仓打料的同时另一个仓放料,并且每个仓不能同时打料和放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两个烧结矿仓的仓内存储的烧结矿总量等于一个仓的容量,正负误差分别不超过仓容量的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将转存烧结矿交替打入两个烧结矿仓的交替条件为打料的仓满或者放料的仓空或者二者同时发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的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料,放料流量等于同一时间另一个仓的打料流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大幅降低,使炉渣各项成分的稳定性大幅提高,铁水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运行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降低未知成分偏离幅度概率示意图。附图标识1、1#转运点 2、分料器 3、直供烧结矿 4、转存烧结矿5、储-1皮带 6、储-2皮带 7、2#转运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以莱芜分公司炼铁厂烧结二车间为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1、烧结机生产出的烧结矿经过整粒系统后,在1#转运点I通过分料器2被分成直供烧结矿3与转存烧结矿4两部分,二者的比例为1:1。2、转存烧结矿4通过储-1皮带5交替打入两个容量相同的烧结矿仓,一个仓打料的同时另一个仓放料,并且每个仓不能同时打料和放料,放料流量等于同一时间另一个仓的打料流量。3、当打料的 仓满或者放料的仓空或者二者同时发生时,打料的仓停止打料同时开始放料,放料的仓停止放料同时开始打料。4、从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出的转存烧结矿4通过储-2皮带6运至2#转运点7与直供烧结矿3混合后送至高炉。设C =仓容量;a =该烧结系统每小时产量;tl =烧结矿取样间隔时间,单位:小时;t2 =烧结混合料从烧结配料室通过工艺流程到烧结矿取样点的时间,单位:小时。t3 =从取样到出化验结果的时间,单位:小时。当检测出烧结矿成分出现偏离时,最坏的情况是从上一次取样之后就开始偏离,到这次取样时发现,烧结矿成分偏离已持续的时间最长为tl+t3小时;通知烧结配料室进行调整后,烧结混合料从烧结配料室通过工艺流程到烧结矿取样点的时间为t2小时,因此,单次烧结矿成分偏离可持续的时间最长为tl+t2+t3小时。因为在正常生产时的任意时间点要求两个仓内存储的烧结矿总量等于一个仓的容量,仓容量C > a + 2X (tl+t2+t3),放料流量等于同一时间另一个仓的打料流量,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1、当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开始进入烧结矿仓时,已存储在两个烧结矿仓内成分正常的烧结矿总量至少可以放tl+t2+t3小时。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从开始进仓到全部进仓这段时间的 供料模式为:成分偏离的直供烧结矿3+成分正常的转存烧结矿4。二者比例为1:1,所有成分偏离的直供烧结矿3的偏离幅度将会降低50%左右。2、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从开始进仓到开始出仓至少需经过tl+t2+t3小时,此时经过取样点的烧结矿已经是烧结配料室调整后的成分正常的烧结矿。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从开始出仓到全部出仓这段时间的供料模式为:成分正常的直供烧结矿3+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二者比例为1:1,所有成分偏离的转存烧结矿4的偏离幅度将会降低50%左右。实际生产中还会出现下列情况:烧结系统某些环节不稳定,经常出现短时间波动,并且这些波动过程在两次烧结矿取样之间已经完成,不会被检测出来。本专利技术对于上述情况也能有效解决。现考察连续生产的一批烧结矿,将该批烧结矿按量平均分为k(k e N+,k≥3)段,并建立如下假设:1、每段烧结矿中有20%的烧结矿碱度会出现偏离,并且偏离可能出现在该段烧结矿内部任意位置。2、烧结矿碱度偏离分为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出现正向偏离和出现负向偏离的烧结矿量相等,即碱度发生正向或负向偏离的烧结矿量均为该段烧结矿总量的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烧结矿化学成分波动幅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未进入高炉给料仓的成品烧结矿同时分成直供烧结矿和转存烧结矿两部分,所述直供烧结矿与转存烧结矿的比例为1:1;2)直供烧结矿沿原供料线行进,转存烧结矿交替打入两个烧结矿仓,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料;3)两个烧结矿仓交替放出的转存烧结矿与直供烧结矿混合后送至高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凌剑徐春玲姬广刚胡守忠张均宾秦立国赵程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