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317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第一压缩机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依次串联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补气装置,设置在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补气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节流装置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第二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压缩机单元的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和第一压缩机单元的排气口相连通。本制冷装置在较宽的运行工况下达到高能效和高能力兼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制热能力随室外环境温度下降迅速衰减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现有采用双级或准二级压缩中间补气增焓技术,包括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和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可以提高低温制热量和C0P,同时对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有一定帮助,无法满足寒冷地区实际应用。但现有技术对制热量和COP提高幅度有限,对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也有限。另外现有技术补气增焓比例受制于高低压级排量比,应用于热泵型空调导致能力和能效在设计上不能兼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制冷装置在超低温条件下能效或能力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第一压缩机单元的出口与室内换热器的进口相连通,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相连通,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压缩机单元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依次串联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之间;补气装置,设置在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补气装置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节流装置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第二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压缩机单元的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和第一压缩机单元的排气口相连通。进一步地,补气装置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之间设置电磁阀。进一步地,还包括气液分离器,设置在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或者第二压缩机单元的进气口之间。进一步地,补气装置为闪发器。进一步地,补气装置为中间换热器。进一步地,中间换热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第一制冷剂流路的进口和第二制冷剂流路的进口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一制冷剂流路的进口与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之间;第一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的补气口相连通,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的进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室内换热器。进一步地,多个并联的室内换热器的支路中均设置有节流装置。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压缩腔的排量为VA,第一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压缩腔的排量为VB ;VB/VA的比值范围为0.65?1.0。进一步地,VB/VA的比值范围为0.7?0.9。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压缩腔的排量为VA,第一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压缩腔的排量为VB,第二压缩机单兀的辅压缩腔的排量为VC ;VB/ (VA+VC)的比值范围为 0.2 ?0.9。进一步地,当用于超低温热泵型空调时,VB/ (VA+VC)的比值范围为0.4?0.7。进一步地,用于超低温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时,VB/ (VA+VC)的比值范围为0.25?0.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装置增加辅助压缩机并与主压缩机的低压压缩腔并联或与主压缩机并联,通过选择性切换形成多种变容量模式,用于热泵场合能够显著提高超低温制热量和/或制热性能系数,用于空调场合可以显著提高制冷量和能效比,优于双级压缩或准二级压缩制冷装置,在较宽的运行工况下达到高能效和高能力兼得的目的。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一运行模式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二运行模式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三运行模式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四运行模式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五运行模式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六运行模式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的压缩机单元第七运行模式示意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1、第一压缩机单元;102、第二压缩机单元;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301、第一室内换热器;302、第二室内换热器;401、第一节流装置;402、第二节流装置;5、补气装置;6、气液分离器;7、室外单元;8、室内单元;801、第一室内单元;802、第二室内单元;9、电磁阀;10、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至图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室内换热器3和室外换热器2,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出口与室内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通,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相连通,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进气口 A相连通;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第一节流装置401和第二节流装置402,依次串联设置在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与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之间;补气装置5,设置在第一节流装置401与第二节流装置402之间,补气装置5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401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二出口与第二节流装置402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进气口 B与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相连通,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出口 E通过三通阀10分别与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 C和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排气口 D相连通。室内单元8包括室内换热器3等相关部件,室外单元7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和气液分离器6等相关部件。参见图1至图3,补气装置5的第一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之间设置电磁阀9。制冷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6,设置在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进气口或者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进气口 B之间。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装置的闪发器可以是单向闪发器或双向闪发器,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补气带液功能的闪发器。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装置的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可以是毛细管、节流短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节流孔板或前述任意合理组合。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装置可以加上必要的四通换向阀等部件以适应制冷、制热或制热水等应用场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通阀和二通阀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等同切换效果的技术方案进行替换。参见图1至图3,补气装置5为闪发器或中间换热器。当补气装置5为中间换热器时。中间换热器设置有两个进口,中间换热器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与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相连通,第一节流装置401设置在中间换热器的第一进口与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之间。参见图2,制冷装置包括多个并联的室内换热器3。多个并联的室内换热器3支路均设置有节流装置。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系统循环方案,对应的压缩机单元组由第一压缩机单元(主路压缩机)101和第二压缩机单元(辅路助压缩机)102组成,第一压缩机单元101为具有双级或准二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室内换热器(3)和室外换热器(2),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进气口(A)相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第一节流装置(401)和第二节流装置(402),依次串联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之间;补气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1)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02)之间,所述补气装置(5)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401)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02)相连通;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102),所述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进气口(B)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出口(E)通过三通阀(10)分别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C)和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排气口(D)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相连通的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室内换热器(3)和室外换热器(2),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3)的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进气口(A)相连通;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包括两个串联的压缩腔; 第一节流装置(401)和第二节流装置(402 ),依次串联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3 )的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进口之间; 补气装置(5),设置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01)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02)之间,所述补气装置(5)的进口与第一节流装置(401)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相连通,补气装置(5)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02)相连通; 还包括第二压缩机单元(102),所述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进气口(B)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出口(E)通过三通阀(10)分别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 元(101)的补气口(C)和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排气口(D)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装置(5)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补气口之间设置有电磁阀(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液分离器(6),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单元(101)的进气口(A)或者所述第二压缩机单元(102)的进气口(B)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装置(5)为闪发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祥飞黄辉郑波方金升黄柏良庄嵘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