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910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补种管、容器、操纵杆、挡泥板、连杆、移动体、螺钉、旋转轴;容器安装在补种管上,容器上部设有放料口,操纵杆贯穿容器并位于补种管内,连杆位于补种管内,连杆上端与操纵杆下端连接,连杆下端与通过旋转轴与安装在补种管下端的挡泥板连接,移动体安装在操纵杆内,螺钉安装在操纵杆上部并与移动体连接,操纵杆中部开设有送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播不同体积的种子,还可控制下种量,并能将种植置于理想的播种深度;能减小人们补种过程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使用于山区播种;结构简单,经济性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在播种以后,田地里面会经常出现间歇式的缺苗断垄现象,需要补种,但此时应用播种机械一方面损坏农作物,另一方面浪费资源,只能依靠人工补种,在此过程中,人们只能不停地蹲下或者弯腰作业,这样不仅补种效率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大且在补种过程中,补种的深度不好控制;此外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地势崎岖不平使得播种条件比较差,不能使用机械播种,特殊的环境中,锄头、铁锹等农具的操作有时也会受到限制,有些种植在山坡,在使用锄头翻土的过程中,沃土会往下移动,从而造成土壤的肥沃不均;有时因种植需要,需将一些植物的种子播到恶劣的环境中,往往这些地方在空间上、工具的使用都会受到限制,只能使用一些小的农具,人们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工作时非常费劲,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以解决补种不方便应用机器、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包括补种管1、容器2、操纵杆3、挡泥板4、连杆5、移动体6、螺钉7、旋转轴9 ;容器2安装在补种管I上,容器2上部设有放料口 10,操纵杆3贯穿容器2并位于补种管I内,连杆5位于补种管I内,连杆5上端与操纵杆3下端连接,连杆5下端与通过旋转轴9与安装在补种管I下端的挡泥板4连接,移动体6安装在操纵杆3内,螺钉7安装在操纵杆3上部并与移动体6连接,操纵杆3中部开设有送料槽8。使用时,旋转螺钉7可使操纵杆3内的移动体6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操纵杆3上送料槽8的容积大小,以实现补种大小不同的种子,当向下压操纵杆3进行补种的时候,挡泥板4绕旋转轴9逆时针旋转,最终挡泥板4处于关闭状态,泥土被挡在外面,向上提起操纵杆3的时候,挡泥板4打开,种子落入坑内,以实现将种子准确播种到理想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用于播不同体积的种子,还可控制下种量,并能将种植置于理想的播种深度;2、能减小人们补种过程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使用于山区播种;3、结构简单,经济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操纵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_补种管、2-容器、3-操纵杆、4-挡泥板、5-连杆、6-移动体、7-螺钉、8-送料槽、9-旋转轴、10-放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包括补种管1、容器2、操纵杆3、挡泥板4、连杆5、移动体6、螺钉7、旋转轴9 ;容器2安装在补种管I上,容器2上部设有放料口 10,操纵杆3贯穿容器2并位于补种管I内,连杆5位于补种管I内,连杆5上端与操纵杆3下端连接,连杆5下端与通过旋转轴9与安装在补种管I下端的挡泥板4连接,移动体6安装在操纵杆3内,螺钉7安装在操纵杆3上部并与移动体6通过螺纹连接,操纵杆3中部开设有送料槽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种管(1)、容器(2)、操纵杆(3)、挡泥板(4)、连杆(5)、移动体(6)、螺钉(7)、旋转轴(9);容器(2)安装在补种管(1)上,容器(2)上部设有放料口(10),操纵杆(3)贯穿容器(2)并位于补种管(1)内,连杆(5)位于补种管(1)内,连杆(5)上端与操纵杆(3)下端连接,连杆(5)下端与通过旋转轴(9)与安装在补种管(1)下端的挡泥板(4)连接,移动体(6)安装在操纵杆(3)内,螺钉(7)安装在操纵杆(3)上部并与移动体(6)连接,操纵杆(3)中部开设有送料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量的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种管(I)、容器(2)、操纵杆(3)、挡泥板(4)、连杆(5)、移动体(6)、螺钉(7)、旋转轴(9);容器(2)安装在补种管(I)上,容器(2)上部设有放料口(10),操纵杆(3)贯穿容器(2)并位于补种管(I)内,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旭王立华王娟朱煜浩李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