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575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涉及农用播种用具,是由储种槽、旋杆、旋杆固定板、杆头固定块和定位板构成,所述的储种槽底部设有漏种孔,在储种槽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旋杆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的凸棱相配合;旋杆穿过旋杆固定板与储种槽的底部相贴合,旋杆与旋杆固定板活动连接,且旋杆上设有运种槽与储种槽底部的漏种孔相对应,旋杆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并与其固定,在储种槽的一侧有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有固定槽、通过螺栓与储种槽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结构设计合理,播种定位准确、能够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一致,播种效率高,能够确保水稻在播种时间范围内成苗、插秧,为水稻的后续生长提供了优质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涉及农用播种用具,是由储种槽、旋杆、旋杆固定板、杆头固定块和定位板构成,所述的储种槽底部设有漏种孔,在储种槽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旋杆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的凸棱相配合;旋杆穿过旋杆固定板与储种槽的底部相贴合,旋杆与旋杆固定板活动连接,且旋杆上设有运种槽与储种槽底部的漏种孔相对应,旋杆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并与其固定,在储种槽的一侧有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有固定槽、通过螺栓与储种槽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结构设计合理,播种定位准确、能够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一致,播种效率高,能够确保水稻在播种时间范围内成苗、插秧,为水稻的后续生长提供了优质的保障。【专利说明】水稻育种播种器
本技术涉及农用播种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种播种器。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均有分布。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先将种子培育成苗,然后再植入稻田进行田间培育。因此,高质量高效率的育苗对水稻最终的收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育苗的间距要求严格,而且育苗的时间需要准确把握,一般都是在四五月份进行水稻的育苗工作。育苗是在大量的育种盘上进行的,在育苗量大,人工少的情况下,对种子之间间距难以保证能够全部达到要求,且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容易错过了最佳播种时间,影响稻苗质量,最终直接影响收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种播种器。本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由储种槽、旋杆、旋杆固定板、杆头固定块和定位板构成,所述的储种槽底部设有呈方阵排列的漏种孔,在储种槽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旋杆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的凸棱相配合;旋杆穿过旋杆固定板与储种槽的底部相贴合,旋杆与旋杆固定板活动连接,且旋杆上设有运种槽与储种槽底部的漏种孔相对应,旋杆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并与其固定,在储种槽的一侧有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有固定槽、通过螺栓与储种槽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杆头固定块上设有握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板的顶部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结构设计合理,播种定位准确、能够保证种子之间的距离一致,播种效率高,能够确保水稻在播种时间范围内成苗、插秧,为水稻的后续生长提供了优质的保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水稻育种播种器,由储种槽1、旋杆2、旋杆固定板3、杆头固定块4和定位板5构成,所述的储种槽I底部设有呈方阵排列的漏种孔6,在储种槽I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3,旋杆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8的凸棱相配合;旋杆2穿过旋杆固定板3与储种槽I的底部相贴合,旋杆2与旋杆固定板3活动连接,且旋杆2上设有运种槽7与储种槽I底部的漏种孔6相对应,旋杆2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4并与其固定,在杆头固定块4上设有握柄9。在储种槽I的一侧有定位板5,在定位板5上设有固定槽11、通过螺栓与储种槽I活动连接,在定位板5的顶部设有把手10。定位板可以将育种播种器与育种盘相对固定,使播种更加精确。使用时,将多个铺好培土的育种盘呈一条直线置于轨道8中间,每个育种盘之间稍留有空隙,将种子倒入储种槽1,将定位板5抵在育种盘的前端与其相对固定,推动握柄9,旋杆2转动,种子从漏种孔6落入运种槽7,杆头固定块4随握柄9旋转,带动旋杆2转动,使运种槽7中的种子落入育种盘中,种子在育种盘中的位置,与漏种孔6在储种槽I中的位置相同。第一个育种盘播种完毕后,回拉握柄9,旋转旋杆2使其运种槽7与漏种孔6相对应,再用把手10拉起定位板5,借助轨道将育种播种器推到第二个育种盘处,下按定位板5,将其抵在第二个育种盘的前端与其相对固定,推动握柄9,重复上述动作,依次播种。使用本装置不但效率高,而且不用人为地掌握种子之间、及种子与育种盘边缘的距离,方便快捷,一人就能快速完成播种。【权利要求】1.水稻育种播种器,由储种槽(I)、旋杆(2 )、旋杆固定板(3 )、杆头固定块(4 )和定位板(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种槽(I)底部设有呈方阵排列的漏种孔(6),在储种槽(I)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3),旋杆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8)的凸棱相配合;旋杆(2)穿过旋杆固定板(3)与储种槽(I)的底部相贴合,旋杆(2)与旋杆固定板(3)活动连接,且旋杆(2)上设有运种槽(7)与储种槽(I)底部的漏种孔(6)相对应,旋杆(2)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4)并与其固定,在储种槽(I)的一侧有定位板(5),在定位板(5)上设有固定槽(II)、通过螺栓与储种槽(I)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头固定块(4)上设有握柄(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种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5)的顶部设有把手(10)。【文档编号】A01C7/02GK203723036SQ201420046274【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王秋菊, 李明贤, 王贵森, 孙兵, 杨忠良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育种播种器,由储种槽(1)、旋杆(2)、旋杆固定板(3)、杆头固定块(4)和定位板(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种槽(1)底部设有呈方阵排列的漏种孔(6),在储种槽(1)的两端固定了旋杆固定板(3),旋杆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凹槽,与轨道(8)的凸棱相配合;旋杆(2)穿过旋杆固定板(3)与储种槽(1)的底部相贴合,旋杆(2)与旋杆固定板(3)活动连接,且旋杆(2)上设有运种槽(7)与储种槽(1)底部的漏种孔(6)相对应,旋杆(2)的头部穿过杆头固定块(4)并与其固定,在储种槽(1)的一侧有定位板(5),在定位板(5)上设有固定槽(11)、通过螺栓与储种槽(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菊李明贤王贵森孙兵杨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