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德义专利>正文

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591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水供应系统的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上装有安全阀接管、电磁阀接管、热水出接管、感温接管、冷水旁通接管和温度表接管,积分预测装置安装在上端盖下部,所述的下端盖上装有蒸汽进接管、冷凝水出接管、冷水进接管和排污接管,冷水进接管上装有冷水分流管,冷水分流管上端与积分预测装置相连,壳体内竖直安装有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冷凝水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断层,隔断层下部设置有与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串联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其结构紧凑、占地少、温度控制精确、自动除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热水供应系统的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上装有安全阀接管、电磁阀接管、热水出接管、感温接管、冷水旁通接管和温度表接管,积分预测装置安装在上端盖下部,所述的下端盖上装有蒸汽进接管、冷凝水出接管、冷水进接管和排污接管,冷水进接管上装有冷水分流管,冷水分流管上端与积分预测装置相连,壳体内竖直安装有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冷凝水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断层,隔断层下部设置有与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串联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其结构紧凑、占地少、温度控制精确、自动除垢。【专利说明】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供应系统的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设备是指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换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是以热量交换为目的,即在确定的流体之间,在一定的时间内交换一定数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热交换器、容积式换热器、半容积式换热器。其存在的如下缺点:管壳式换热器单位容积内换热面积小,对设备的立体空间利用率低,板式热交换器不宜用于汽水换热场合,以上两种换热器均没有浮动端,水温较高时易结垢,容积式及半容积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结构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点是还包括所述的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上装有安全阀接管、电磁阀接管、热水出接管、感温接管、冷水旁通接管和温度表接管,积分预测装置安装在上端盖下部,所述的下端盖上装有蒸汽进接管、冷凝水出接管、冷水进接管和排污接管,冷水进接管上装有冷水分流管,冷水分流管上端与积分预测装置相连,壳体内竖直安装有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下端伸出下端盖分别接蒸汽进接管和冷凝水出接管,蒸汽进接管与智能型温度控制器相连,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冷凝水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断层,隔断层下部设置有与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串联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壳体下端的下端盖下部还连接有支架。所述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由多条紫铜管盘绕而成,呈螺旋状,多条紫铜管一端通过U型连通接头,形成多条等长的热媒流通通道,不存在热媒短路现象,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中还设置有长接头和短接头,热媒经由长接头进入,再经由短接头流出盘管,然后进入下一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最后冷凝水再进入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所述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通过第一接线盒和第二接线盒形成六进六出的结构,即实现了深冷段换热,又保证了管束内较大流通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热媒利用率,使热媒进一步释放热量,提闻了换热效率。所述的壳体外部还设置有与智能型温度控制器相连的控制面板,电磁阀接管和感温接管分别与控制面板相连,智能型温度控制器通过积分预测装置调节热媒流量,使被加热水出口温度精度达到±2°C。所述的壳体为立式圆筒形结构,所述的上端盖上部为球形结构,上端盖通过上法兰与壳体固定相连,所述的下端盖通过下法兰与壳体固定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其多个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并联,结构紧凑、占地少、温度控制精确、自动除垢,即达到需求的换热量和热水温度,使用可靠,热效率高,蒸汽耗量小,流动阻力小,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浮动盘管具有自由伸缩端,能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时候,沿长度方向自由伸缩,使其上面的水垢自动脱落。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使冷凝水进一步释放热量,实现了深冷段换热,使冷凝水低至20°C以下,较其它换热器节能20%。【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端盖;2.上法兰;3.积分预测装置;4.壳体;5.控制面板;6.浮动盘管换热单元;7.智能型温度控制器;8.蒸汽竖管;9.冷凝水竖管;10.隔断层;11.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12.冷水分流管;13.冷凝水出接管;14.冷水进接管;15.排污接管;16.蒸汽进接管;17.支架;18.热水出接管;19.电磁阀接管;20.感温接管;21.冷水旁通接管;22.安全阀接管;23.温度表接管;24.U型连通接头;25.长接头;26.短接头;27.第一接线盒;28.第二接线盒;29.下端盖;30.下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5所示,所述的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4,其特点是还包括所述的壳体4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I和下端盖29,上端盖I上装有安全阀接管22、电磁阀接管19、热水出接管18、感温接管20、冷水旁通接管21和温度表接管23,积分预测装置3安装在上端盖I下部,所述的下端盖29上装有蒸汽进接管19、冷凝水出接管13、冷水进接管14和排污接管15,冷水进接管14上装有冷水分流管12,冷水分流管12上端与积分预测装置3相连,壳体4内竖直安装有蒸汽竖管8和冷凝水竖管9,蒸汽竖管8和冷凝水竖管9下端伸出下端盖29分别接蒸汽进接管16和冷凝水出接管13,蒸汽进接管16与智能型温度控制器7相连,蒸汽竖管8和冷凝水竖管9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6,冷凝水竖管9底部设置有隔断层10,隔断层10下部设置有与浮动盘管换热单元6串联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11,壳体4下端的下端盖29下部还连接有支架17。进一步,所述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6由多条紫铜管盘绕而成,呈螺旋状,多条紫铜管一端通过U型连通接头24,形成多条等长的热媒流通通道,不存在热媒短路现象,浮动盘管换热单元6中还设置有长接头25和短接头26,热媒经由长接头25进入,再经由短接头26流出盘管,然后进入下一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最后冷凝水再进入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进一步,所述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11通过第一接线盒27和第二接线盒28形成六进六出的结构,即实现了深冷段换热,又保证了管束内较大流通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热媒利用率,使热媒进一步释放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所述的壳体4外部还设置有与智能型温度控制器7相连的控制面板5,电磁阀接管19和感温接管20分别与控制面板5相连,智能型温度控制器7通过积分预测装置3调节热媒流量,使被加热水出口温度精度达到±2°C。进一步,所述的壳体4为立式圆筒形结构,所述的上端盖I上部为球形结构,上端盖I通过上法兰2与壳体4固定相连,所述的下端盖29通过下法兰30与壳体4固定相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即热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是还包括所述的壳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上装有安全阀接管、电磁阀接管、热水出接管、感温接管、冷水旁通接管和温度表接管,积分预测装置安装在上端盖下部,所述的下端盖上装有蒸汽进接管、冷凝水出接管、冷水进接管和排污接管,冷水进接管上装有冷水分流管,冷水分流管上端与积分预测装置相连,壳体内竖直安装有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下端伸出下端盖分别接蒸汽进接管和冷凝水出接管,蒸汽进接管与智能型温度控制器相连,蒸汽竖管和冷凝水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并联的浮动盘管换热单元,冷凝水竖管底部设置有隔断层,隔断层下部设置有与浮动盘管换热单元串联的过冷凝盘管式换热元件,壳体下端的下端盖下部还连接有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义王秀杰魏红立于韶伟王明辉刘献华靳艳涛
申请(专利权)人:魏德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