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大输液灭菌后的玻璃瓶运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和集瓶台支架,集瓶台支架一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铰接有气缸,气缸顶部和托板铰接,托板两侧设有侧板,两侧板之间固定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网链,主动轴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之间,固定板安装在集瓶台支架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链轮与集瓶台从动轮通过链条连接,集瓶台从动轮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的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动力翻转装置的设置可减少瓶子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使得下瓶更加顺畅,保证工作效率,成品率及降低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大输液灭菌后的玻璃瓶运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和集瓶台支架,集瓶台支架一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铰接有气缸,气缸顶部和托板铰接,托板两侧设有侧板,两侧板之间固定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网链,主动轴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之间,固定板安装在集瓶台支架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链轮与集瓶台从动轮通过链条连接,集瓶台从动轮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的轴端。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动力翻转装置的设置可减少瓶子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使得下瓶更加顺畅,保证工作效率,成品率及降低劳动强度。【专利说明】下瓶动力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属于大输液灭菌后的玻璃瓶运输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玻璃瓶大输液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用到自动上下瓶机,而在自动上下瓶过程中瓶子容易出现爆瓶等现象,在下瓶过程中由于一次要将一盘瓶子推出去,运输至集瓶台上,现有的集瓶台通常包括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电机连接集瓶台主动轴和集瓶台从动轴,集瓶台主动轴和集瓶台从动轴之间有传送链,集瓶台支架一侧有翻转装置,但是现有设计的翻转装置无动力,这就导致瓶子的摩擦挤压力很大,在未出灭菌车的过程中就出现爆瓶现象,影响生产效率及成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容易实现,可提高生产效率及提高成品率及质量的下瓶动力翻转装置。本技术所述的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和集瓶台支架,集瓶台支架一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铰接有气缸,气缸顶部和托板铰接,托板两侧设有侧板,两侧板之间固定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网链,主动轴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之间,固定板安装在集瓶台支架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链轮与集瓶台从动轮通过链条连接,集瓶台从动轮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的轴端。初始状态时,气缸处于伸长状态,网链为支起状态,当灭菌车在灭菌柜灭完菌后走到下瓶的位置时,气缸收缩,网链逆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网链缘搭在灭菌车边缘上,集瓶台开始运行,集瓶台从动轴带动网链运转,此时推瓶装置推动整层瓶子推至网链上,瓶子到达翻转装置即被网链带动,和后边瓶子无接触、挤压,直至整盘瓶子都被推出灭菌车,实现下瓶动作。所述的网链两侧设置挡板,挡板安装在侧板上。挡板起到保护左右,防止瓶子在运输过程中从侧边掉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动力翻转装置的设置可减少瓶子之间的挤压和摩擦,使得下瓶更加顺畅,保证工作效率,成品率及降低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挡板2、从动轴3、侧板4、托板5、气缸6、安装架7、集瓶台支架8、集瓶台9、主动轴10、网链11、固定板12、链轮13、链条14、集瓶台从动轮15、集瓶台从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8和集瓶台支架7,集瓶台支架7 —侧设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上铰接有气缸5,气缸5顶部和托板4铰接,托板4两侧设有侧板3,两侧板之间固定有主动轴9和从动轴2,主动轴9和从动轴2之间安装网链10,主动轴9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之间,固定板11安装在集瓶台支架7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12,链轮12与集瓶台从动轮14通过链条13连接,集瓶台从动轮14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15的轴端。网链10两侧设置挡板1,挡板I安装在侧板3上。初始状态时,气缸5处于伸长状态,网链10为支起状态,当灭菌车在灭菌柜灭完菌后走到下瓶的位置时,气缸5收缩,网链10逆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此时网链10缘搭在灭菌车边缘上,集瓶台8开始运行,集瓶台从动轴15带动链轮12运动,链轮12带动主动轴9及网链10运转,此时推瓶装置推动整层瓶子推至网链10上,瓶子到达翻转装置即被网链10带动,和后边瓶子无接触、挤压,直至整盘瓶子都被推出灭菌车,实现下瓶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8)和集瓶台支架(7),其特征在于:集瓶台支架(7) —侧设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上铰接有气缸(5),气缸(5)顶部和托板(4)铰接,托板(4)两侧设有侧板(3),两侧板(3)之间固定有主动轴(9)和从动轴(2),主动轴(9)和从动轴(2 )之间安装网链(10 ),主动轴(9 )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之间,固定板(11)安装在集瓶台支架(7)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12),链轮(12)与集瓶台从动轮(14)通过链条(13 )连接,集瓶台从动轮(14 )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15 )的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网链(10)两侧设置挡板(I),挡板(I)安装在侧板(3 )上。【文档编号】B65G47/06GK203728136SQ201420079701【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专利技术者】赵向, 安卫红, 张琨, 刘鹏飞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瓶动力翻转装置,包括集瓶台(8)和集瓶台支架(7),其特征在于:集瓶台支架(7)一侧设有安装架(6),安装架(6)上铰接有气缸(5),气缸(5)顶部和托板(4)铰接,托板(4)两侧设有侧板(3),两侧板(3)之间固定有主动轴(9)和从动轴(2),主动轴(9)和从动轴(2)之间安装网链(10),主动轴(9)两轴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之间,固定板(11)安装在集瓶台支架(7)上,主动轴端安装链轮(12),链轮(12)与集瓶台从动轮(14)通过链条(13)连接,集瓶台从动轮(14)安装在集瓶台从动轴(15)的轴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安卫红,张琨,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