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139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灭火装置,可用以调整电动车辆电池箱内部的温度或进行灭火,包含有一盒体及设置于盒体内的一回风单元、一温度调控单元与一灭火装置,该盒体一端设有一进气口、另端设有一出气口,该出气口连通电池箱,该回风单元可供空气进行回风该温度调控单元可用以改变空气温度,该灭火装置连通出气口而可喷出灭火材料;藉此,可视电池箱运作温度的变化自动转换自然进气、调温与灭火等模式对电池箱进行温控或灭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灭火装置,可用以调整电动车辆电池箱内部的温度或进行灭火,包含有一盒体及设置于盒体内的一回风单元、一温度调控单元与一灭火装置,该盒体一端设有一进气口、另端设有一出气口,该出气口连通电池箱,该回风单元可供空气进行回风该温度调控单元可用以改变空气温度,该灭火装置连通出气口而可喷出灭火材料;藉此,可视电池箱运作温度的变化自动转换自然进气、调温与灭火等模式对电池箱进行温控或灭火。【专利说明】温fe灭火装直
本技术与电池保护技术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可作为电池箱安全装置的温控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按,近年来基于节能减碳的环保需求,电动车辆(电动车、电动机车)逐渐受到人们的接受与青睐,目前世界各大车厂也无不进行相关的研发与销售。电动车辆的系统设计百家争鸣,不过,其动力来源主要是电池,电池的续航力及供电稳定性等特性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甚为重要。早期电动机车采用的电池是铅酸电池,因铅酸电池具有电动势大、结构简单、操作温度广、技术成熟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不过,其有环保问题、重量重及使用寿命不长等需克服的缺点,近年来逐渐发展出的锂电池(磷酸锂铁电池)其循环寿命为铅酸电池的5倍,放电功率为铅酸电池的6.6倍,且,充电时间不到2小时,仅需铅酸电池的1/4,体积重量仅为铅酸的50%,且无记忆效应,因此,目前电动车辆多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不过 ,目前锂电池的制作成本仍不低,其占电动车辆的成本超过五成,电动车辆未来能否顺利普及,电池技术提升与成本下降是关键之处。其次,一辆电动车动辄需要数千颗的锂电池(电池芯)同时大电流放电,产生的温度甚高,高热不仅会造成锂电池效能快速衰耗,更有引起电池爆炸的危险,目前控制电动车的电池不会过热的技术,主要是设置以电路、电子元件控制避免电池过热的电池管理系统,如中国台湾第M374997号“高效能启动电池”及第M423314号“车用锂启动电池保全装置”等专利所示。其次,影响电池效能的因素除了过热外,若电动车所处的环境温度甚低、过冷,也会影响电池能量的输出,而过热或过冷的温度皆会造成电池容量及寿命的缩减。再者,若电动车的电池不慎因短路或其他因素而起火,易产生烧掉电动车的危险。不过,目前避免电池过热、过冷及起火燃烧的安全机制均内建于电池控制系统,并无其他较佳的辅助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灭火装置,其可作为电池箱安全装置之用,是将空气或灭火材料输入电动车辆的电池箱,并对空气进行调温,俾可调整电池箱内部的温度或万一电池箱起火时进行灭火,实用价值甚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控灭火装置,可作为电池箱安全装置之用,它包括:一盒体,其内部设有一气道,一进气口与一出气口,连通于该气道两端,该出气口并连通车辆的电池箱;一回风单元,设置于该气道内并对应进气口,包含一排风口与一回风口,用以可供空气进行回风,一启闭组件,用以可开启或封闭该排风口与回风口 ;一温度调控单元,设置于该气道内并对应出气口,包含一调温件,用以可改变流经其表面的空气温度;及一灭火装置,设置于该盒体内并连通出气口,用以可喷出灭火材料。所述的温控灭火装置,更包含有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各回风单元、温度调控单元与灭火装置,用以控制各该回风单元、温度调控单元与灭火装置是否作动。所述盒体内设有一立板,该立板位于所述气道一侧,一隔板,设置于该气道内并抵接该立板,所述回风单元与温度调控单元设置于该隔板两端,该隔板上并开设有一通风口。所述启闭组件包含一控制马达,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一风门片,设置于所述控制马达的动力输出轴并对应所述排风口与回风口,可受该控制马达驱动而旋转至预定位置,用以控制空气可否经过该排风口与回风口。所述风门片旋转至平行所述盒体底侧的位置时是位于所述通风口上方,用以使空气仅可经由该通风口流动至所述温度调控单元、出气口输出。所述回风单元更包含有一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气口与启闭组件之间,用以过滤空气杂质。所述温度调控单元更包含一风扇装置,对应所述调温件,用以可提升空气流经调温件的速度。所述调温件与盒体内壁相隔适当距离。所述调温件为电热致冷晶片。所述灭火装置设置于所述气道一侧,其灭火材料通过若干喷射管自所述出气口喷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空气或灭火材料输入电动车辆的电池箱,并对空气进行调温,俾可调整电池箱内部的温度或万一电池箱起火时进行灭火,可作为电池箱安全装置之用,实用价值甚佳。以下,兹举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自然进气模式的空气流动路径。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调温模式的空气流动路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温控灭火装置10,设置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箱I 一侧,用以可调整电池箱I内部温度或当电池燃烧时可进行灭火,包含有一盒体11、一回风单兀12、一温度调控单兀13、一灭火装置14。该盒体11,包含一封闭部分22与一开放部分24,该封闭部分22内设有轴向延伸的一立板26,用以将该封闭部分22内部区隔为一气道28与一容室30,该气道28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进气口 32与二出气口 34,该进气口 32供空气进入,该出气口 34连通电动车辆的电池箱I,一隔板36,设置于该气道28内并抵接立板26,其上开设有一通风口 38,又,该封闭部分22对应进气口 32—端的顶侧设有一排风口 40与一回风口 42,用以可供空气进行回风。该回风单元12,设置于该气道28内对应进气口 32的一端,包含一滤网44与一启闭组件46。该滤网44对应进气口 32,可为海绵等过滤材质,用以可过滤自该进气口 32进入的空气杂质,该启闭组件46介于隔板36与滤网44之间,由一控制马达48与设于控制马达48动力输出轴(图中未不)的一风门片50所构成,该控制马达48固定于一载板52,该载板52上开设有一通气口 54,该风门片50介于架板52与隔板36之间并对应排风口 40与回风口 42,其面积相同于该载板52与隔板36间空间的截面积,用以可受该控制马达48驱动而旋转至预定位置。藉此,当该风门片50旋转至垂直盒体11底侧的位置时,该进气口 32连通通气口 54、排风口 40,该回风口 42则连通通风口 38,用以使自该进气口 32进入的空气可自排风口 40排出,该回风口 42则供外部空气进入而经由通风口 38流至温度调控单元13,通过此等回风设计可使该气道28内部空气的温度与外部空气相同(因控制马达48运作会产生温度)。而当该风门片50旋转至平行盒体11底侧的位置时位于通风口 38上方,此时,该风门片50遮蔽排风口 40与回风口 42,该进气口 32仅连通通气口 54与通风口 38。藉此,该启闭组件46可利用风门片50开启或封闭排风口 40与回风口 42以控制是否进行回风。该温度调控单兀13,包含一调温件56与一风扇装置58。该调温件56为已知电热致冷晶片,设置于该气道28内对应出气口 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灭火装置,可作为电池箱安全装置之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盒体,其内部设有一气道,一进气口与一出气口,连通于该气道两端,该出气口并连通车辆的电池箱;一回风单元,设置于该气道内并对应进气口,包含一排风口与一回风口,用以可供空气进行回风,一启闭组件,用以可开启或封闭该排风口与回风口;一温度调控单元,设置于该气道内并对应出气口,包含一调温件,用以可改变流经其表面的空气温度;及一灭火装置,设置于该盒体内并连通出气口,用以可喷出灭火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为臣杨正益
申请(专利权)人:皆盈绿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