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101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线,包括:传送装置、转轨装置、轨道挡板和闸门组件;转轨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入端;轨道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闸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输送线,能够极大地减小设备占面积,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送线具备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之中、能大大地提高生产运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线,包括:传送装置、转轨装置、轨道挡板和闸门组件;转轨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入端;轨道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闸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本技术所提供的输送线,能够极大地减小设备占面积,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本技术输送线具备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之中、能大大地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输送线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选输送线。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物料、半成品或者成品往往会被多次搬运于不同工作站或者生产加工产线之间,若用人工搬运,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也使得生产效率降低,更何况一些物品不便采用人工搬运。例如,半成品或者成品往往会由测试仪器进行分类;当分类完成,半成品或者成品将送至不同的工作站。但是,目前普遍通用的输送线虽然适用范围广,却占地面积很大,甚至于会干涉到别的设备放置,还会影响生产效率。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线,采用多轨道进行输送,能够极大地减小设备占面积,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不会降低;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输送线,包括:传送装置、转轨装置、轨道挡板和闸门组件;转轨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入端;轨道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闸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驱动轮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均安装于第一框架内;第一传送带绕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进一步的,所述转轨装置包括:转轨拨片、气缸、转轨挡板、第二框架、第二传送带、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轨拨片垂直转动安装于第二框架上,其转动轴为转轨拨片的一端,转轨拨片的此端称为安装端;转轨拨片的另一端称为活动端,转轨拨片的安装端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输入端;气缸安装于第二框架上,且与转轨拨片连接;第二驱动轮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安装于第二框架内;第二传送带绕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进一步的,所述闸门组件包括:闸门气缸、闸门片和导轨滑块;闸门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闸门片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上,闸门片与闸门气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的转动速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挡板是可拆装的,并且轨道挡板间的间距是可调的。进一步的,所述转轨拨片的安装位置是可调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输送线,采用多轨道进行输送,能够极大地减小设备占面积,同时也能保证生产效率不会降低;本技术输送线具备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之中、能大大地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线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二驱动轮;2、第二框架;3、第二电机;4、转轨挡板;5、气缸; 6、转轨拨片;7、轨道挡板;8、闸门组件; 9、转轨装置;10、第一驱动轮;11、第一电机;12、第一框架。13、传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输送线的一种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本技术输送线采用四轨道设计。一种输送线,包括:传送装置13、转轨装置9、轨道挡板7和闸门组件8 ;转轨装置9位于传送装置13的输入端;轨道挡板7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闸门组件8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上,位于传送装置13的输出端。传送装置13用于传送工件。所述传送装置13包括:第一框架12、第一电机11、第一驱动轮100、第一从动轮(图中未不出)和第一传送带。第一框架12用于安装第一传送带、第一驱动轮100和第一从动轮。第一电机11安装于第一框架12内,也可以不安装在第一框架12内,但作为优选,第一电机11安装于第一框架12内,以节省空间;第一电机11用于为第一传送带提供动力。第一驱动轮100安装于第一框架12内;第一驱动轮100与第一电机11连接;第一驱动轮10用于带动第一传送带。第一从动轮安装于第一框架12内;第一从动轮用于辅助第一驱动轮10带动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安装于第一框架12、第一驱动轮10和第一从动轮O上;第一传送带用于输送物料、产品、半成品或成品等物品。轨道挡板7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轨道挡板7用于规范传送带上所输送的物品,使物品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再度混乱。传送装置13的输入端接转轨装置9,传送装置13的输出端可以接于别的工站、设备,或者直接分类包装或存储。转轨装置9位于传送装置13的输入端;所述转轨装置9包括:第二框架2、转轨拨片6、气缸5、第二电机3、第二驱动轮1、第二从动轮、第二传送带和转轨挡板4 ;转轨装置9用于使所要输送的物品均匀地分布在不同输送轨道上。第二框架2用于安装转轨拨片6、气缸5、第二电机3、转轨挡板4、第二驱动轮1、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送带。转轨拨片6垂直转动安装于第二框架2上,转动轴为转轨拨片6的一端,此端称为安装端,另一端称为活动端,转轨拨片6的安装端位于所述传送装置13的输入端;转轨拨片6用于分配所需输送的物品。气缸5安装于第二框架2上,且与转轨拨片6连接;用于驱动转轨拨片6。第二电机3安装于第二框架2内,也可以不安装在第二框架2内,但作为优选,第二电机3安装于第二框架2内,以节省空间;第二电机3用于为第二传送带提供动力。第二驱动轮I安装于第二框架2内;第二驱动轮I与第二电机3连接;第二驱动轮I用于带动第二传送带。第二从动轮安装于第二框架2内;第二从动轮用于辅助第二驱动轮I带动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绕于第二驱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上;第二传送带用于输送物料、产品、半成品或成品等物品。转轨挡板4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上,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方;用于规范所输送物品在转轨装置9上输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线设计了四个轨道,两个为一组,有左右两组,分别配有一个转轨拨片6,两个转轨拨片6共用一个气缸5驱动以节省成本、空间和功耗。闸门组件8用于控制传送装置13输出端的开闭,从而控制输送物品的输送与截止。所述闸门组件8包括:闸门气缸、闸门片和导轨滑块;闸门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12上;闸门片通过导轨滑块安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送装置、转轨装置、轨道挡板和闸门组件;转轨装置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入端;轨道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闸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上,位于传送装置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崇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