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间隔调整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5613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0:14
一种调整电池组中电池单元(110)之间间隔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温度传感器(130),被配置为监控电池箱内温度;控制单元(140),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温度传感器(130),被配置为计算电池箱内电池单元(110)之间间隔的最优化尺寸;以及间隔装置(120),安装在电池单元(110)之间且以通信方式耦合至控制单元(14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自控制单元(140)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来调整电池单元(110)之间的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是关于电池,更具体地关于在电池组中调整电池间隔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原电池是一次性的电池。相反地,二次电池,一般称为可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反复地充放电。通常,二次电池会根据其外部形状划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二次电池形状包括棱柱形,例如正方形和圆柱形的电池。低容量电池可适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手提电脑,便携式摄像机等等。大容量的电池可作为驱动马达的动力源,例如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HEVs)。为了用于大功率或大容量的应用,例如驱动马达,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多个电池可以被集合为电池组的形式。电池组可通过连接,例如串联,若干单个电池形成。为清晰起见,单个的电池此处称为“电池单元”。通过串联、并联或两者结合连接而成的电池单元的集合被称为“电池组”。电池组可以包括数个到数十个或者更多的电池单元。因为电池单元可发热,在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组中需要有效地散出每个电池单元产生的热量。尤其当电池组是一个大体积尺寸的,例如用于驱动发动机,混合动力电动车,电动车,电动摩托车,充电吸尘器等的二次电池组时,有效地散热可能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如果电池组的散热没有得到适当管理,由于每个电池单元的放热,电池组的温度会过度升高,电池组和与连接电池组的机器可能会发生故障。如果由于过热或其他因素导致电池单元内部压力上升,例如由于电池单元内部的化学反应,那么单元电池的外形尺寸可能会变形。这种变形负面地影响了电池单元的特性,也可能会影响电池组整体。另外,电池组一般由若干电池单元沿直线排列组成。在电池组中不同位置的电池单元有不同的温度。例如,内部电池单元的温度高于外部电池单元的温度。但是,在电池组中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装置是固定的,由于这些不可调节的间隔装置,一个空气冷却系统提供的气流对于每一个电池单元保持固定且不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优化。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电池组的系统和方法,来调节电池组中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系统、电脑可读介质和方法,包括在电池组中电池单元之间的用以根据单个电池单元的温度最优化空气气流的可调整间隔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监控电池箱内的温度;计算电池箱中的电池单元之间间隔的最优化尺寸;以及响应于接收自控制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调节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步骤进一步包括设置一个温度阀值;确定在监控中监控到的温度是否超过温度阀值;如果在监控中监控到的温度大于温度阀值,则计算出一个需要被增加的尺寸;如果在监控中的监控温度小于温度阀值,则计算出一个需要被减小的尺寸;其中,需要被减小的尺寸和需要被增加的尺寸必须是相同比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步骤包括激活第一锁定晶体组和解锁第二锁定晶体组;通过被激活的第一锁定晶体组锁定可移动元件(mover)的一侧;触发活动晶体组并朝第一方向扩展第一锁定晶体组;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解锁被激活的第一锁定晶体组并同时锁定第二锁定晶体组;所述解锁活动晶体组并朝所述第一方向缩回第二锁定晶体组;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步骤进一步包括激活第二锁定晶体组和解锁第一锁定晶体组;通过激活的第二锁定晶体组锁定可移动元件的一侧;触发活动晶体组并朝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扩展第二锁定晶体组;朝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解锁被激活的第二锁定晶体组并同时锁定第一锁定晶体组;解锁活动晶体组并朝所述第二方向缩回第一锁定晶体组;朝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单元,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间隔装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方式耦合至控制单元,并被安装在电池单元上、在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装置上、在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中和/或其他位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以监控电池箱内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以通信方式耦合到温度传感器上,被配置为计算电池箱中电池单元之间的最优化间隔。所述间隔装置,被安装在电池单元之间且以通信方式耦合至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自控制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调节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以一维方式排列,所述间隔装置被安装在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以二维方式排列,所述间隔装置被配置为在第一维度上和第二维度上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以二维方式排列,所述间隔装置被配置为对角地连接每两个电池单元。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以三维方式排列,所述间隔装置被配置为连接每两个在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上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装置包括可移动元件,被配置为连接相邻电池单元中的一个电池单元;壳体,被配置为连接相邻的电池单元中的另一个电池单元;第一锁定晶体组,被配置为锁定或解锁可移动元件;第二锁定晶体组,被配置为锁定或解锁可移动元件;可以朝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扩展或缩回的活动晶体组,被配置为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监控逻辑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池箱内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值;最优化逻辑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温度计算相邻电池单元之间间隔的优化尺寸;指令传输逻辑单元,被配置为将自最优化逻辑单元接收到的指令传输到间隔装置以使间隔装置可以响应于接收自最优化逻辑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优化尺寸的指令来调整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引发软件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电池箱内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基于接收到的温度,计算相邻电池单元之间间隔的最优化尺寸;将从优化逻辑单元接收到的指令传输到间隔装置以使间隔装置可以响应于接收自最优化逻辑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来调整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附图说明通过举例方式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参考文献中所示类似的元素。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间隔调整系统。图2为一高级程度图,示出了图1的控制单元结构的一示例。图3为一方框图,示出了图2存储单元的组成。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间隔装置。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间隔调整方法的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201280023992.html" title="电池组的间隔调整系统和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电池组的间隔调整系统和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控电池箱内的温度;控制单元,耦合到温度传感器上,被配置为计算电池箱中电池单元之间的最优化间隔;以及间隔装置,安装在电池单元之间并且耦合至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调整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控电池箱内的温度;
控制单元,耦合到温度传感器上,被配置为计算电池箱中电池单元之
间的最优化间隔;
以及
间隔装置,安装在电池单元之间并且耦合至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响应
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的指令,调整电池单元之
间的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温度传感器被安装在电池单元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温度传感器被安装在电池单元之间
的间隔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温度传感器被安装在电池单元之间
的间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电池单元以一维方式排列并且间隔
装置被安装在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电池单元以二维方式排列并且间隔
装置被配置为在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上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电池单元在两个维度上排列并且间
隔装置被配置为对角地连接每两个电池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电池单元以三维方式排列并且间隔
装置被配置为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维度上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电池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间隔装置包括:
可移动元件,被配置为连接相邻的电池单元中的一电池单元;
壳体,被配置为连接相邻电池单元中的另一电池单元;
第一锁定晶体组,被配置为用以锁定或解锁可移动元件;
第二锁定晶体组,被配置为用以锁定或解锁可移动元件;以及
活动晶体组,可以朝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扩展或缩
回且被配置为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可移动元件。
10.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电池箱内的温度;
通过控制单元计算电池箱内电池单元之间间隔的最优化尺寸;以及
通过间隔装置,响应于接收来自控制单元的基于计算出的最优化尺寸
的指令来调整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进一步包括:
通过最优化逻辑设定温度阀值;
确定在监控中监控到的温度是否超过温度阀值;
如果在监控中监控到的温度大于温度阀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彼德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