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151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包括:滑车本体,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该滑车本体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导滑板从所述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该导滑板与所述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所述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滑车机构在滑车本体上开设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再将导滑板从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导滑板与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滑车和下模座在垂直方向和滑动方向的导向,避免了滑车在滑动过程中出现扭动,提升了滑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包括:滑车本体,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该滑车本体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导滑板从所述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该导滑板与所述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所述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滑车机构在滑车本体上开设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再将导滑板从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导滑板与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滑车和下模座在垂直方向和滑动方向的导向,避免了滑车在滑动过程中出现扭动,提升了滑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良品率。【专利说明】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强度、功能、造型等各方面的需求汽车覆盖件的形状往往都很复杂,在形状复杂的型面上所开的孔位和形位往往又是保证汽车各关键部位顺利安装的前提条件。形状复杂的型面上的开孔和形位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因此,如何处理这类孔位和形位是汽车冲压制作工艺中一项关键技术。冲压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在处理形状复杂的制件的复杂尺寸形位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滑车机构通过与斜楔机构配合实现不同角度的翻边工作。某车型侧围外板就是一个形状十分复杂的制件,该外板与车头大灯搭接处对型面精度要求较高,因为此处角度大、型面差大,所以必须采用负角翻边。在该车型侧围外板的翻边整形模具中就需要滑车机构与斜楔机构来完成侧围外板的翻边和整形。现有的滑车机构,如图1所示,采用设置上导板101、下导板102和侧导板103的方式来对滑车进行导向,这一结构在滑车移动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当侧导板103受到的侧向力大于上导板101和下导板102给滑车施加的压力,滑车仍然很容易发生扭动,从而增大了翻边误差以及整形误差,导致了良品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导向更加顺滑可靠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包括:滑车本体,其一端设置有第一斜导板,另一端设置有回程气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该滑车本体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导滑板从所述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该导滑板与所述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所述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导滑板包括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设置在所述下导板的顶端,所述下导板相对的两侧面为侧导滑面,该侧导滑面与所述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滑动配合,所述上导板向所述下导板的至少一个侧导滑面延伸出延长部,该延长部的底面与所述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优选地,至少一个螺栓穿过所述上导板和下导板,并将该上导板和下导板紧固联接,所述螺栓也将所述导滑板紧固联接在模具中的下模座上。优选地,所述回程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安装板和氮气气缸,所述滑车本体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滑车本体与所述第一斜导板相对的端面上,所述氮气气缸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气缸安装板扣盖在所述安装孔的开口上使所述氮气气缸固定。优选地,模具中的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氮气气缸相配合的挡块。优选地,模具中的下模座上与所述第一斜导板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滑车限位块。优选地,模具中凸模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斜导板,所述滑车本体设置有所述回程气缸组件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导板相配合的滑车斜导板;所述滑车本体的侧面位于所述滑车斜导板之下设置有第一侧导板。优选地,所述滑车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斜导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侧导板。优选地,模具中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车本体的底面导向配合的滑车下导板。优选地,模具中的上模座上固装有插刀基座,所述插刀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导板相配合的插刀斜导板,所述插刀基座上背向所述插刀斜导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侧导板。本专利技术滑车机构在滑车本体上开设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再将导滑板从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导滑板与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滑车本体的顶面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滑车和下模座在垂直方向和滑动方向的导向,避免了滑车在滑动过程中出现扭动,提升了滑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良品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滑车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中导滑板的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中导滑板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中导滑板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使用状态轴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1中附图标记为上导板101、下导板102和侧导板103。图2至图8中附图标记为:I滑车本体、2回程气缸组件、2a气缸安装板、2b氮气气缸、3挡块、4第一侧导板、5滑车斜导板、6滑车下导板、7第二侧导板、8滑车限位块、9插刀斜导板、10第三侧导板、11插刀基座、12第一斜导板、13导滑板、13a上导板、13b下导板、14第二斜导板、15凸模滑块、20斜楔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材质为HT300的滑车本体1,此滑车本体I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斜导板12,另一端设置有回程气缸组件2。在本实施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回程气缸组件2包括气缸安装板2a和氮气气缸2b,滑车本体I的端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开口朝向滑车本体I与第一斜导板12相对的端面上,氮气气缸2b放置在安装孔内,气缸安装板2a借助螺栓扣盖在安装孔的开口上并使氮气气缸2b固定在安装孔内。回程气缸之所以选择氮气气缸2b,是因为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其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升温慢,降低了气缸聚热的速度,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所以可大大地提高气缸工作的稳定性。氮气气缸2b设置在滑车本体I内,有助于节约空间,降低了模具整体重量。氮气气缸2b规格和行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工序内容的需要来加以选择。回程气缸组件2除采用上述结构外,还可采用其他气体气缸,并将该气体气缸直接或通过安装垫板紧固在滑车本体I与第一斜导板12相对的端面上。也可将该气体气缸如氮气气缸2b那样放置在安装孔内,再通过气缸安装板2a借助螺栓扣盖在安装孔的开口上并使气体气缸固定在安装孔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模具中的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氮气气缸2b相配合的挡块3,该挡块3的材料为45号钢。氮气气缸2b的活塞杆作用在挡块3上,挡块3与氮气气缸2b的活塞杆的接触面平滑,因此,氮气气缸2b的活塞杆的前端部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滑车复位更加平稳。为了保证滑车机构复位的安全性,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模具中的下模座上与第一斜导板1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滑车限位块8,滑车限位块8对滑车本体I起到了限位和缓冲保护作用。如图7所示,模具中凸模滑块15上设置有第二斜导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模具中的滑车机构,包括:滑车本体(1),其一端设置有第一斜导板(12),另一端设置有回程气缸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该滑车本体(1)顶面和底面的导滑槽,导滑板(13)从所述导滑槽穿过与模具中的下模座紧固联接,该导滑板(13)与所述导滑槽内相对的两侧面和所述滑车本体(1)的顶面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申陈世涛刘明森王震刘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