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康复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684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22:07
脑血管病康复椅,包括椅子主体,椅子主体的下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足部按摩器,椅子主体的扶手的前部分别设置手部按摩器,椅子主体上部设置头部按摩器,足部按摩器包括盒体,盒体上部安装两个托板,托板与脚底形状相吻合,托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支撑架和汽缸,支撑架下部与盒体固定连接,支撑架上部铰接托板的中部,汽缸的缸体下部铰接盒体,汽缸的活塞杆铰接盒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头部、手部和足部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按摩,通过综合性的调理,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按摩,从而实现多角度的神经康复训练,各个位置的刺激相互互补,与单一位置按摩相比,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脑血管病康复椅,包括椅子主体,椅子主体的下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足部按摩器,椅子主体的扶手的前部分别设置手部按摩器,椅子主体上部设置头部按摩器,足部按摩器包括盒体,盒体上部安装两个托板,托板与脚底形状相吻合,托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支撑架和汽缸,支撑架下部与盒体固定连接,支撑架上部铰接托板的中部,汽缸的缸体下部铰接盒体,汽缸的活塞杆铰接盒体的端部。本技术能够对头部、手部和足部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按摩,通过综合性的调理,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按摩,从而实现多角度的神经康复训练,各个位置的刺激相互互补,与单一位置按摩相比,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的速度。【专利说明】 脑血管病康复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医疗器械,确切地说是一种脑血管病康复椅。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脑血管病发作后可能会遗留下的后遗症,后遗症的康复的最佳方式为对患者进行按摩。现有的按摩方式为单一性的局部按摩,局部按摩只能促进被按摩部位的康复,对于重度患者无法实现综合性调理与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血管病康复椅,能够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脑血管病康复椅,包括椅子主体,椅子主体的下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足部按摩器,椅子主体的扶手的前部分别设置手部按摩器,椅子主体上部设置头部按摩器,足部按摩器包括盒体,盒体上部安装两个托板,托板与脚底形状相吻合,托板与盒体之间设置支撑架和汽缸,支撑架下部与盒体固定连接,支撑架上部铰接托板的中部,汽缸的缸体下部铰接盒体,汽缸的活塞杆铰接盒体的端部。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托板中部上方设置足部束紧带,托板的端部设置限位板。所述的托板上部设置水袋,水袋的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的一端和进水管的一端,盒体的内部设置水泵和水箱,水泵和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水泵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水箱连接回水管的另一端。所述的水袋上部均匀设置数个凸块。所述的手部按摩器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安装中空的球,球外周均匀开设气孔,球分别连接进气管的一端和出气管的一端,出气管上安装放气阀,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进气泵,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进气泵,支撑杆上部设置气囊,气囊将球包裹。所述的气囊上部设置手腕束紧带和五个手指束紧带。所述的球的气孔的外周设置中空的短管,短管的管口与气孔配合。所述的头部按摩器与椅子主体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头部按摩器包括眼罩,眼罩设置头部束紧带,眼罩内侧设置一圈LED灯,眼罩的端部安装控制芯片和电池,控制芯片连接LED灯。所述的头部束紧带为两条,两条头部束紧带之间设置锁扣。所述的头部束紧带中部两侧设置两个耳罩,耳罩中部设置耳机,耳机连接控制芯片。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够对头部、手部和足部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按摩,通过综合性的调理,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按摩,从而实现多角度的神经康复训练,各个位置的刺激相互互补,与单一位置按摩相比,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的速度。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B向视放大结构图;图5是图1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图1的C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D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E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椅子主体2托板3支撑杆4连接绳5连接板6水袋7限位板8足部束紧带9凸块10回水管11进水管12支撑架13气缸14盒体15水泵16水箱17气囊18手腕束紧带19手指束紧带20球21短管22气孔23出气管24进气管25放气阀26电池27排气泵28进气泵29锁扣30头部束紧带31收紧带32耳罩33眼罩34耳机35控制芯片36LED灯。【具体实施方式】脑血管病康复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椅子主体I,椅子主体I的下部设置连接板5,连接板5上安装足部按摩器,足部按摩器包括盒体14,盒体14上部安装两个托板2,托板2与脚底形状相吻合,托板2与盒体14之间设置支撑架12和汽缸13,支撑架12下部与盒体14固定连接,支撑架12上部铰接托板2的中部,汽缸13的缸体下部铰接盒体14,汽缸13的活塞杆铰接盒体14的端部。患者将脚放在托板2上,汽缸13的活塞杆反复抽拉,使托板2以支撑架12为轴进行摇摆,从而实现足部腕关节的活动。本技术能够在帮助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足部的运动,从而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足部汇集了大量的神经末梢,通过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脑部的恢复,实现康复的目的。为了避免脑血管病患者的脚脱离托板2,所述的托板2中部上方设置足部束紧带8,托板2的端部设置限位板7。足部的前部通过足部束紧带8扣合,足跟处于限位板7配合,从而实现对足部的固定。脚底按摩对神经系统恢复效果明显,为了实现对脚底的按摩,所述的托板2上部设置水袋6,水袋6的两端分别连接回水管10的一端和进水管11的一端,盒体14的内部设置水泵15和水箱16,水泵15和水箱16通过管路连接,水泵15连接进水管11的另一端,水箱16连接回水管10的另一端。通过水泵15作用,实水的循环,使水流在水袋6内流动,流动的水使水袋6的表面出现起伏,起伏的过程对脚底进行按摩刺激,脚底的刺激能够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进一步帮助患者康复。所述的水袋6上部均匀设置数个凸块9,凸块9与脚底的相应的穴位配合,进一步针对性的提高按摩的效果。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椅子主体I的扶手的前部分别设置手部按摩器,手部按摩器包括支撑杆3,支撑杆3的顶部安装中空的球20,球20外周均匀开设气孔22,球20分别连接进气管24的一端和出气管23的一端,出气管23上安装放气阀25,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进气泵28,进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进气泵28,支撑杆3上部设置气囊17,气囊17将球20包裹。使用时,脑血管病患者将手放置在球20上部,进气泵28打开,放气阀25处于关闭状态,时气囊17充满气体,患者手掌随之气囊的膨胀被神展开,关闭进气泵28,将放气阀25打开,气囊17内的气体被排出,随着气体的排出,手掌再次回到球20上。为了加快排气的速度,完成手掌短时间内快速伸展和并拢的动作,所述的支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排气泵27,出气管23的另一端连接排气泵27。在排气阶段,启动排气泵27,从而加快气体的排出,实现气囊17迅速的缩小,并拢手掌的速度加快,满足患者快速运动的要求。为了避免患者的手掌滑落,所述的气囊17上部设置手腕束紧带18和五个手指束紧带19。手掌的手指由各个手指束紧带19固定,手腕束紧带18与手腕配合,保障患者使用中的稳定。为了在手掌张合过程中实现对手掌表面进一步按摩的目的,提高康复的效果,所述的球20的气孔22的外周设置中空的短管21,短管21的管口与气孔22配合。手掌并拢后,落在球20上,短管21同时对手掌进行刺激,从而实现对手掌的按摩,有利于心脑血管病的康复。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椅子主体I上部设置头部按摩器,头部按摩器与椅子主体I之间通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脑血管病康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子主体(1),椅子主体(1)的下部设置连接板(5),连接板(5)上安装足部按摩器,椅子主体(1)的扶手的前部分别设置手部按摩器,椅子主体(1)上部设置头部按摩器,足部按摩器包括盒体(14),盒体(14)上部安装两个托板(2),托板(2)与脚底形状相吻合,托板(2)与盒体(14)之间设置支撑架(12)和汽缸(13),支撑架(12)下部与盒体(14)固定连接,支撑架(12)上部铰接托板(2)的中部,汽缸(13)的缸体下部铰接盒体(14),汽缸(13)的活塞杆铰接盒体(14)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