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41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包括出墨口、导气口、供墨腔和第一储墨腔。导气口在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最高部位连通第一储墨腔和外部大气。出墨口在供墨腔平行于铅垂方向的侧壁上接近供墨腔的底壁部位连通供墨腔和外部环境。在供墨腔内沿其铅垂方向中央位置以上的部位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墨管。第一导墨管一端连通供墨腔,另一端在第一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一导墨管的位置连通第一储墨腔。在该方案基础上,通过增设储膜腔后还获得了多腔结构的技术方案。该墨水容器结构简单,在储运期间其各墨腔内的墨水容量不易受气体扰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该墨水容器以纯空腔的形式贮存 墨水,同该墨水容器适配的记录头被设置于喷墨打印机字车上,作为墨水容纳 器件的墨水容器则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喷墨打印机字车上,并通过供墨针和 相应墨水流动通路同记录头上的喷嘴保持连通。
技术介绍
喷墨型打印机,其打印方式通常是由用于容储墨水的墨水容器提供墨源, 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 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常 见的市售喷墨打印机根据其喷嘴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和气 泡式喷墨打印机。压电式喷墨打印机,是在其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两侧各设置一 块或多块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经过数据调制的打印信号控制,产生收縮或膨 胀变形,挤压喷嘴中的墨水自喷嘴射出后形成微细的液滴,溅落至记录介质例 如纸张的页面上,形成一个记录点。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其记录头结构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相似。它们的差别 是,气泡式喷墨打印机在记录头喷嘴附近的墨水流动管道内壁或外壁上设置了 加热电极。数据调制的电脉冲信号被送到喷嘴的加热电极上,加热电极快速升 温,使喷嘴附近的墨水迅速汽化,形成汽泡。汽泡膨胀产生的压力使墨水自喷 嘴射出后形成一个个微细的墨滴,溅落至纸张页面上。电脉冲消失后,墨水蒸 汽凝聚,喷嘴内的墨水通过表面张力维持在与喷嘴外表面齐口的水平。记录头 抽取墨水后形成的负压引导储墨腔内的墨水流入喷嘴所在的墨水流动管道。按照记录头同墨水容器的配置关系,喷墨打印机墨水容器又包括两种类 型。一种是墨水容纳主体,例如墨水储藏室与记录头合一的一体化结构墨水容器;另一种是墨水容纳主体与记录头分离的分体式结构墨水容器。 一体化结构 的墨水容器既包括记录头也包括墨水储藏室,其记录头设置于墨水容器的出墨 口上。分体式结构的墨水容器,其墨水储藏室与记录头相互分离设置,墨水储 藏室仅用于盛装墨水,记录头则设置于打印机字车上。其中,分体式结构的墨 水容器又包括纯空腔储墨和多孔材料例如海绵储墨两种形式的墨水容器。分体式纯空腔无海绵结构形式的墨水容器,通常需要在其导气口设置用于 调节墨水容器内腔压力和外部环境之间平衡状态的单向开闭的气体控制阀,以避免墨水从导气口溢出到墨水容器外部,同时还会在出墨口前方的墨水流动管 道上设置单向启闭的墨水控制阀。这种墨水容器一则因为配设气体控制阀和墨 水控制阀而导致墨水容器结构较为复杂,且在墨水容器遭遇翻转、倾侧、振动 和/或温变的情况下,墨水容器内部不受墨水控制阀影响的各腔室之间将会由于 其内气体同墨水混融成细碎的气泡,而出现气体在各腔室之间不规则游走的现象。这些游动气泡一旦进入墨水容器出墨口,就有可能顺着喷墨打印机供墨针 游动到纪录头的喷嘴上,以致形成记录字迹断线、无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该墨水容器结构简 单,且在储运过程中即使墨水容器出现翻转、倾侧、振动或温度变化的情形, 也能够防止储墨腔和/或换气腔中的气体随墨水流入到出墨口中。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包括出墨口、导气口、供墨 腔和第一储墨腔。导气口在第一储墨腔的铅垂方向最高部位连通第一储墨腔和 外部大气。出墨口在供墨腔平行于铅垂方向的侧壁上接近供墨腔的底壁部位连 通供墨腔和外部环境。在供墨腔内沿其铅垂方向的中央位置以上的部位设置有 呈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墨管。第一导墨管一端连通供墨腔,另一端在第一储墨腔 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一导墨管的位置连通第一储墨腔。较好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一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一储墨 腔的位置处于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部位。较佳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还包括检测腔和位于检测腔中可漂 浮或悬浮于墨水中的浮标。该检测腔沿铅垂方向整体位于供墨腔最高部位和最 低部位之间。尤佳地,前述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一导墨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动方向。第一导墨管的径向尺寸为0.5mm 1.2mm,其长度接近 供墨腔同第一导墨管所在位置重合之部位的宽度。再提供一种同上述目的对应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它包括出墨口、导 气口、供墨腔、第一储墨腔和第二储墨腔。出墨口在供墨腔平行于铅垂方向的 侧壁上接近供墨腔的底壁部位连通供墨腔和外部环境。在供墨腔内沿其铅垂方 向的中央位置以上的部位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墨管。第一导墨管一端连 通供墨腔,另一端在第一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一导墨管的位置连通第一储 墨腔。在第一储墨腔内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二导墨管。第二导墨管一端连通 第一储墨腔,另一端在第二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二导墨管的位置连通第二 储墨腔。第二储墨腔在铅垂方向最高部位通过导气口连通外部大气。一般地,前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二导墨管位于 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的最高部位。第一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一储墨腔的位置处 于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部位。第二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二储墨腔的位置处 于第二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部位。优选地,前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还包括检测腔和位 于检测腔中可漂浮或悬浮于墨水中的浮标。该检测腔沿铅垂方向整体位于供墨 腔最高部位和最低部位之间。择优地,前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一导墨管的轴 线方向垂直于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动方向。第一导墨管的径向尺寸为0.5腿 1. 2ram,其长度接近供墨腔同第一导墨管所在位置重合之部位的宽度。优化地,前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二导墨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出墨口内的墨水流动方向。第二导墨管的径向尺寸为0.5mm 1. 2mm,其长度接近第一储墨腔同第二导墨管所在位置重合之部位的宽度。又一次提供一种同上述目的对应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包括出墨口、 导气口、供墨腔、第一储墨腔、第二储墨腔和第三储墨腔。出墨口在供墨腔平 行于铅垂方向的侧壁上接近供墨腔的底壁部位连通供墨腔和外部环境。在供墨 腔内沿其铅垂方向的中央位置以上的部位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墨管。第 一导墨管一端连通供墨腔,另一端在第一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一导墨管的 位置连通第一储墨腔。在第一储墨腔内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二导墨管。第二 导墨管一端连通第一储墨腔,另一端在第二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二导墨管 的位置连通第二储墨腔。在第二储墨腔内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三导墨管。第 三导墨管一端连通第二储墨腔,另一端在第三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第三导墨 管的位置连通第三储墨腔。第三储墨腔在铅垂方向最高部位通过导气口连通外 部大气。择优地,前述第三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其第二导墨管位于 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的最高部位。第三导墨管位于第二储墨腔铅垂方向的最高 部位。第一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一储墨腔的位置处于第一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 部位。第二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二储墨腔的位置处于第二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 部位。第三导墨管另一端连通第三储墨腔的位置处于第三储墨腔铅垂方向最低 部位。较佳地,前述第三技术方案的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还包括检测腔和位 于检测腔中可漂浮或悬浮于墨水中的浮标。检测腔沿铅垂方向整体位于供墨腔 最高部位和最低部位之间。更好地,前述第三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容器,包括出墨口、导气口、供墨腔和第一储墨腔,所述导气口在所述第一储墨腔的铅垂方向最高部位连通所述第一储墨腔和外部大气,所述出墨口在所述供墨腔平行于铅垂方向的侧壁上接近所述供墨腔的底壁部位连通所述供墨腔和外部环境,其特征是在所述供墨腔内沿其铅垂方向的中央位置以上的部位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导墨管,所述第一导墨管一端连通所述供墨腔,所述第一导墨管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储墨腔沿铅垂方向低于所述第一导墨管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一储墨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吴泽王士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