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323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和整体连接件,电芯模组包括电芯、两块模组固定板和单体连接件,两块模组固定板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块模组固定板上相对的孔位中,单体连接件将两块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池模组的各电芯模组在y方向上并排排列,每个整体连接件与各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各电芯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由各电芯模组利用单体连接件与整体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使得每个电芯均被可靠地固定在两块模组固定板的相对的孔位之间,有效地保证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相邻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摩擦、碰撞、挤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和整体连接件,电芯模组包括电芯、两块模组固定板和单体连接件,两块模组固定板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块模组固定板上相对的孔位中,单体连接件将两块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池模组的各电芯模组在y方向上并排排列,每个整体连接件与各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各电芯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由各电芯模组利用单体连接件与整体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使得每个电芯均被可靠地固定在两块模组固定板的相对的孔位之间,有效地保证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相邻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摩擦、碰撞、挤压。【专利说明】—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模块,尤其涉及电池组模块的定位夹紧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汽车。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几乎是“零污染”,因此其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电池组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源,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传统汽车的“汽油”。为了满足一定的续驶里程,要求将一定数量的电芯成组安装为电池组,作为车载电源使用。然而,由于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况环境复杂,会出现颠簸,扭转、抖动等情况,电池组中的各个电芯就会随汽车在某个或某几个方向上移动或转动,这样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相邻部件之间可能发生相互摩擦、碰撞、挤压,导致电池接线脱落、导线磨损或电池破裂电解液泄露等问题,进而影响了电动汽车的行使安全并且降低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强度电池定位夹紧装置,提高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电芯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电动汽车的行驶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固定可靠的电池模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和整体连接件,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两块模组固定板和单体连接件,两块模组固定板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块模组固定板上相对的孔位中,使所述电芯与两块模组固定板垂直,所述单体连接件将两块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池模组的各电芯模组在所述y方向上并排排列,每个所述整体连接件与各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所述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各电芯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单体连接件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整体连接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单体连接件的螺纹杆经整体连接件上的连接孔向外穿出,所述单体连接件通过螺母与所述螺纹杆配合而和与各自相对应的整体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整体连接件与各电芯模组的一个所述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与每个所述整体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单体连接件在所述y方向上排成一列。优选的是,所述电芯模组设置有两个所述单体连接件,两个单体连接件在X方向上相对,其中,所述X方向与所述I方向正交。优选的是,所述单体连接件为C形件,两块模组固定板插入所述单体连接件的槽口中,使所述单体连接件的两个相对的连接臂分别与两块模组固定板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单体连接件的两个连接臂分别和与各自相贴合的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以通过所述单体连接件将两块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单体连接件的两个连接臂分别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和与各自相贴合的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整体连接件为L形件,每个所述整体连接件通过一个连接臂与各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所述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整体连接件的另一个连接臂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由各电芯模组利用单体连接件与整体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该种连接结构使得每个电芯均被可靠地固定在两块模组固定板的相对的孔位之间,因此,电芯之间以及电芯与其他相邻部件之间不会发生相互摩擦、碰撞、挤压,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发生电池接线脱落、导线磨损或电池破裂电解液泄露等问题,进而可以保证电动汽车的行使安全并且保证电芯的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电池模组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电池模组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电池模组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1-电芯模组;11-模组固定板;111-孔位; 12-单体连接件;2-整体连接件;22-安装孔;121-螺纹杆;2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I和整体连接件2,电芯模组I包括电芯(图中未示出)、两块模组固定板11和单体连接件12,两块模组固定板11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块模组固定板11上相对的孔位111中,使电芯与两块模组固定板11垂直,即电芯夹设于两块模组固定板11之间,单体连接件12将两块模组固定板11固定连接在一起;电池模组的各电芯模组I在I方向上并排排列,每个整体连接件2与各电芯模组I的至少一个单体连接件12固定连接,以将各电芯模组I固定连接在一起,即通过整体连接件2与各电芯模组I的单体连接件12之间的连接将各电芯模组I可罪地串接在一起。上述单体连接件12与整体连接件2之间,以及单体连接件12与模组固定板11之间可通过各种现有的连接手段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进行单体连接件12与整体连接件2之间的连接,及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可拆卸,以便于重新组装及维修,本技术采用的连接结构为:在单体连接件12上设置螺纹杆121,整体连接件2上设置连接孔21,单体连接件12的螺纹杆121经整体连接件2上的连接孔21向外穿出,单体连接件12通过螺母与螺纹杆121配合而和与各自相对应的整体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一起,该螺母在拧紧后将抵在整体连接件2的表面上,进而使整体连接件2与单体连接件12之间紧密贴合。为了便于设计及制造上述整体连接件,可使每个整体连接件2与各电芯模组I的一个单体连接件12固定连接,且与每个整体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单体连接件12在上述I方向上排成一列,这样,整体连接件2只需设计为长直板状件即可。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芯模组I设置有两个单体连接件12,两个单体连接件在X方向上相对(在此,“相对”并不是“正对”,“相对”应理解为包括两个单体连接件位于不同与X方向和I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情况),其中,X方向与所述I方向正交,该种结构可以通过最少的单体连接件及整体连接件实现满足使用要求的连接强度,对于该实施例,本技术的电池模组需要使用两个整体连接件2。为了便于单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模组和整体连接件,所述电芯模组包括电芯、两块模组固定板和单体连接件,两块模组固定板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电芯的两端分别插装于两块模组固定板上相对的孔位中,使所述电芯与两块模组固定板垂直,所述单体连接件将两块模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池模组的各电芯模组在所述y方向上并排排列,每个所述整体连接件与各电芯模组的至少一个所述单体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各电芯模组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舒龙夏顺礼赵久志张宝鑫阳斌宋军刘涛陈康伟王诗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