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2880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包含有:一殻体,具有前后二端壁以及上下左右四侧壁,中间具有一腔室,殻体其中一侧壁设有一进料槽道,另一侧壁设有一清料槽道,其前端壁设有一出料槽道,三槽道均与腔室连通;一过滤件,呈管形,管壁设有多个穿孔,穿孔部位设有滤网,管轴形成一容室,过滤件容置在殻体的腔室内,可受外力驱转;一导引件,固定在壳体上位于过滤件的容室内,其对应殻体的进料槽道、清料槽道与出料槽道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料引道、一清料引道以及一出料引道,其中进料引道与清料引道隔着过滤件与进料槽道与清料槽道连通,出料引道与出料槽道则直接连通;一控制阀,设于导引件而位于清料引道之间,用于控制清料引道的启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包含有:一殻体,具有前后二端壁以及上下左右四侧壁,中间具有一腔室,殻体其中一侧壁设有一进料槽道,另一侧壁设有一清料槽道,其前端壁设有一出料槽道,三槽道均与腔室连通;一过滤件,呈管形,管壁设有多个穿孔,穿孔部位设有滤网,管轴形成一容室,过滤件容置在殻体的腔室内,可受外力驱转;一导引件,固定在壳体上位于过滤件的容室内,其对应殻体的进料槽道、清料槽道与出料槽道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料引道、一清料引道以及一出料引道,其中进料引道与清料引道隔着过滤件与进料槽道与清料槽道连通,出料引道与出料槽道则直接连通;一控制阀,设于导引件而位于清料引道之间,用于控制清料引道的启闭。【专利说明】塑料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与塑料加工机械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塑料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如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号200910008877.4专利所示,是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揭示了利用过滤后的塑料的压力,反向清洗滤网,达到连续过滤的功效。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仍有更换滤网的需要,此时只有停机一途,在使用上仍称不上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可以在使用中更换滤网,达到连续过滤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殻体,具有前后二端壁以及上下左右四侧壁,中间具有一腔室,所述殻体其中一侧壁设有一进料槽道,另一侧壁设有一清料槽道,所述殻体的前端壁设有一出料槽道,所述三槽道均与所述腔室连通;一过滤件,呈管形,管壁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部位设有滤网,管轴形成一容室,所述过滤件容置在所述殻体的腔室内,能受外力驱转;一导引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过滤件的容室内,其对应所述殻体的进料槽道、清料槽道与出料槽道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料引道、一清料引道以及一出料引道,其中所述进料引道与所述清料引道隔着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进料槽道与所述清料槽道连通,所述出料引道与所述出料槽道则直接连通;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导引件而位于所述清料引道之间,控制所述清料引道的启闭。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件的管壁设有至少二嵌片,各所述嵌片以能抽离的方式嵌卡在所述过滤件的管壁上,在各所述嵌片与其嵌卡的管壁位置设有互相连通的穿孔,在各所述嵌片与其嵌卡的管壁位置之间各设有一片滤网。所述滤网以能抽换的方式嵌设在所述嵌片上。所述殻体的清料槽道设有一刮刀。所述殻体的一侧边设有一门,所述清料槽道设于所述门,在所述门的清料槽道设有一刮刀,所述门的宽度大于各所述嵌片的宽度。所述控制阀呈长杆形,其上设有一长槽孔,所述控制阀容置在所述导引件内位于所述清料引道之间,能受外力驱转,使其长槽孔与所述清料引道连通而呈开启位置,或使其长槽孔不与所述清料引道连通而呈关闭位置。所述控制阀受一驱动机构驱转,所述驱动机构包含有: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的阀体枢接;一驱动杆,一端与所述连杆枢接;一传动构件,套设在所述驱动杆上,并以一转轴枢设在所述壳体上;一马达,设在所述传动构件上,驱动所述驱动杆上下移位。所述过滤件的嵌片沿着所述管形过滤件的横断面的割线方向嵌设。所述过滤件的嵌片沿着所述过滤件的轴线方向嵌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阀关闭清料引道,即可在过滤状态下更换滤件的滤网,达到连续过滤的功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与图1相同,显示背面的视角;图3是图2中局部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的另一个视角;图5是沿图2中55剖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1中7—7剖线的剖视图,显示控制阀呈开启状态;图8类同于图7,显示过滤件转动预定角度的状态;图9类同于图7,显示控制阀呈关闭状态;图10是本专利技术过滤件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过滤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门的外观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沿图12中99剖线的剖视图。图15类同于图1,显示门打开的状态。图16类同于图15,显示嵌片抽出的状态。图17是过滤件的另一种实施形态。图18是图17中过滤件的嵌片的更换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塑料过滤装置包含有:一殻体10,具有前后二端壁11、12以及上下左右四侧壁13、14、15、16,其中间具有一腔室17,殻体10其中一侧壁15设有一进料槽道151,另一侧壁16设有一清料槽道161,前端壁11设有一出料槽道111,三槽道151、161、111均与腔室17连通。一过滤件20,呈管形,管壁设有多个穿孔21,穿孔部位设有滤网22,管轴形成一容室23,过滤件20容置在殻体10的腔室17内,可受外力驱转。一导引件30,固定在壳体10上并位于过滤件20的容室23内,其对应殻体10的进料槽道151、清料槽道161与出料槽道111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料引道31、一清料引道32以及一出料引道33,其中进料引道31与清料引道32是隔着过滤件20与进料槽道151与清料槽道161连通,出料引道33与出料槽道111则直接连通。一控制阀40,设于导引件30而位于清料引道32之间,用于控制清料引道32的启闭。如图10、图11所示,过滤件20的管壁设有至少二嵌片24(本实施例是四片),各嵌片24以可抽离的方式嵌卡在过滤件20的管壁上,在各嵌片24与其嵌卡的管壁25位置设有互相连通的穿孔241、251,共同形成前述的穿孔21,在各嵌片24与其嵌卡的管壁25位置之间各设有一片滤网22,滤网22以可抽换的方式嵌设在嵌片24上,本实施例是在嵌片24的内面设一凹槽242,供滤网22嵌设。如图12至图14所示,殻体10的一侧边16设有一门18,清料槽道161设于门18,在门18的清料槽道设有一刮刀19,门18的宽度大于各嵌片24的宽度,当门18被打开时,门18侧的嵌片24将显露出来,方便抽出嵌片24,用于更换滤网22。控制阀40呈长杆形,其上设有一长槽孔41,控制阀40容置在导引件30内位于清料引道32之间,可受外力驱转,使其长槽孔41与清料引道32连通,呈开启位置(如图7所示),或是使其长槽孔41不与清料引道32连通,呈关闭位置(如图9所示)。控制阀40受一驱动机构50驱转,驱动机构50包含有:(如图1、图2所示)一连杆51, —端与控制阀40枢接;一驱动杆52, —端与连杆51枢接;一传动构件53,套设在驱动杆52上,并以一转轴54枢设在壳体10上;一马达55,设在传动构件53上,用于驱动驱动杆52上下移位。传动构件53可以是一组蜗杆与蜗轮(图中未示),马达55驱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驱动杆52则为一螺杆,螺接在前述蜗轮中央,由此使蜗轮驱动驱动杆52上下移位。或者驱动杆52为一齿排,马达55通过一齿轮驱动齿排使驱动杆52上下移位。需加以补充说明的是,驱动机构也可以一马达经由齿轮组或是链条或是皮带等方式带动控制阀动作,或是以一伺服马达取代。本实施例的过滤件20是通过一马达60经由齿轮或是链条或是皮带等方式驱动。使用时,由塑料压出机(如图5所示,仅显示压出机的出料口 70)压出的融熔塑料由进料槽道151进入,经过滤件20的过滤,流入导引件30的进料引道31,经由出料引道33由出料槽道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殻体,具有前后二端壁以及上下左右四侧壁,中间具有一腔室,所述殻体其中一侧壁设有一进料槽道,另一侧壁设有一清料槽道,所述殻体的前端壁设有一出料槽道,所述三槽道均与所述腔室连通;一过滤件,呈管形,管壁设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部位设有滤网,管轴形成一容室,所述过滤件容置在所述殻体的腔室内,能受外力驱转;一导引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过滤件的容室内,其对应所述殻体的进料槽道、清料槽道与出料槽道位置分别设有一进料引道、一清料引道以及一出料引道,其中所述进料引道与所述清料引道隔着所述过滤件与所述进料槽道与所述清料槽道连通,所述出料引道与所述出料槽道则直接连通;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导引件而位于所述清料引道之间,控制所述清料引道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彰
申请(专利权)人:晶铁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