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901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盆,属于玻璃制品成型的供料装置,包括料盆本体,料盆本体上方设置侧壁,侧壁由半圆的弧形壁及沿弧形壁两端向外延伸的直壁组成,两直壁外侧面平行,其内侧面沿延伸方向向内倾斜,与弧形壁相对的开口侧为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侧壁的两直壁内侧面具有一定的内倾角,使料液流动过程平稳,料重控制精确,避免料重波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盆
本技术涉及一种料盆,属于玻璃制品成型的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制品成型中的供料装置包括料盆及插入料盆内的匀料筒,玻璃液经供料通道进入料盆内,在匀料筒转动作用下,经料盆出料口流出,进入下一工序。现有的料盆入料角度普遍为直角,而料盆与匀料筒之间存在一个最小间距区域,玻璃料液经进料口进入料盆内并迅速到达最小间距区域,在缩口作用下,料液流动速度迅速提高,导致料重难以精确控制,引起一定的料重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盆,使料液在料盆内的流动平稳,易于控制料重,避免料重波动。本技术所述的料盆,包括料盆本体,料盆本体上方设置侧壁,侧壁由半圆的弧形壁及沿弧形壁两端向外延伸的直壁组成,两直壁外侧面平行,其内侧面沿延伸方向向内倾斜,与弧形壁相对的开口侧为进料口。通过设置两直壁内侧向内倾斜,改变原有的直角进料角度,使料液在进料时,沿倾斜的直壁逐步进入料盆与匀料筒之间的间隙内,其流动过程平缓稳定,避免料液流动速度迅速提高,造成料重波动难以控制。所述的两直壁内侧面倾斜角度为6°~7°,倾角过小起不到减缓流速的效果,倾角过大,给料液边部的流动造成较大阻力,形成湍流,不利于料液稳定流动。所述的料盆本体内部由上到下设有依次缩小的第一落料口、第二落料口及出料口,通过三级出料,使料液平稳出料,进入下一工序。所述的出料口为长条椭圆形。所述的两直壁外侧端部设有耳部,便于定位。工作原理:倾斜内壁使进料口至料盆、匀料筒最小间距区域形成过渡区域,过渡区域的截面积沿进料方向逐步减小,料液由供料通道进入料盆内,在过渡区域内的流动增速较缓,料液经过渡区域平稳进入料盆与匀料筒之间的间隙内,避免料重波动。料液在匀料筒作用下经第一落料口、第二落料口及出料口均匀出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侧壁的两直壁内侧面具有一定的内倾角,使料液流动过程平稳,料重控制精确,避免料重波动;通过三级出料,使料液出料均匀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中:1、侦彳壁;2、第一落料口 ;3、第二落料口 ;4、出料口 ;5、耳部;6、进料口 ;7、料盆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料盆,包括料盆本体7,料盆本体7上方设置侧壁1,侧壁I由半圆的弧形壁及沿弧形壁两端向外延伸的直壁组成,两直壁外侧面平行,其内侧面沿延伸方向向内倾斜,即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夹角,该夹角角度为6°?V,角度过小起不到减缓流速的效果,倾角过大,给料液边部的流动造成较大阻力,形成湍流,不利于料液稳定流动。两直壁外侧端部还设有耳部5,直壁端部与前一工序的供料通道对接,对应的与弧形壁相对的开口侧为进料口 6。料盆本体7内部由上到下设有依次缩小的第一落料口 2、第二落料口 3及出料口4,每一落料区域为倒置的圆台形,出料口 4为长条椭圆形。本料盆为一体式,通过整体成型烧制而成,强度高。工作过程:使用时,将进料口 6对应安装在供料通道出口处,匀料筒插入料盆本体7内,玻璃料液由供料通道经进料口 6进入本料盆内,在匀料筒转动作用下依次沿第一落料口 2、第二落料口 3均匀落下,最终出料口 4排出,并进入下一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盆,包括料盆本体(7),其特征在于:料盆本体(7)上方设置侧壁(1),侧壁(1)由半圆的弧形壁及沿弧形壁两端向外延伸的直壁组成,两直壁外侧面平行,其内侧面沿延伸方向向内倾斜,与弧形壁相对的开口侧为进料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盆,包括料盆本体(7),其特征在于:料盆本体(7)上方设置侧壁(1),侧壁(O由半圆的弧形壁及沿弧形壁两端向外延伸的直壁组成,两直壁外侧面平行,其内侧面沿延伸方向向内倾斜,与弧形壁相对的开口侧为进料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直壁内侧面倾斜角度为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杜少君弋康锋郑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