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薇专利>正文

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756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10:12
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包括由带孔端子、带点端子安装在基座上,弹簧一头支撑在基座上,另一头顶着切换片,带孔端子、切换片、带点端子组成的开关电气回路,防水套扣在基座上,与基座一起形成一个防水的容腔,开关电气回路部分位于防水腔内;在开关外壳上安装有由压簧、按柄组成驱动结构;按柄的上的垂直柄的头部按压在切换片上,切换片下压弹簧,使切换片与带点端子分立,电气回路断开;下压按柄,按柄与切换片分离,切换片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带点端子接触,电气回路导通;反之,释放按柄,按柄在压簧的作用下回弹,推动切换片与带点端子脱离,开关断开,提高了开关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气元件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超大过行程的防水开关。
技术介绍
防水开关在家电、工业控制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包括胶盖1、防水盖2、动片3、底座4、共通端子51、常开端子52、常闭端子53、弹片6 ;共通端子51、常开端子52、常闭端子53安装于底座4上,动片3安装在共通端子51上,弹片6安装在常开端子52和动片3上,在常开端子52、常闭端子53和动片3上分别设有触点,动片3在弹片6的作用下,其上的触点31与常闭端子上触点531接触,共通端子51与常闭端子53导通;按钮7穿过防水盖2伸出于胶盖I,按压按钮7时,按钮7下部作用于动片3,按钮7驱动动片3向下运动,在动片3、弹片6和常开端子52的作用下,动片触点31与常闭端子触点531分开,动片触点31向下运动与常开端子触点521接触,从而接通共通端子51和常开端子52,使开关发生转换,如附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微动开关存在如下缺点:1、按压按钮7,带动防水盖2,防水盖2与按钮7之间会产生运动,该接触位置的形状变化会导致开关的防水性能不可靠;2、按钮7下行至动片3发生转换后,按钮7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导致驱动开关按钮7的机构必须设计精确,误差容量小,成本高,影响开关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更好、操作行程更长的开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镶嵌安装在基座(6)上,弹簧(8)的一端顶在基座(6)上,另一端顶在切换片(B)上,切换片(B)头部圆弧折弯(BI)卡在带孔端子(7)的方形孔(71)中,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带孔端子(8)、切换片(B)、带点端子(9)形成电气回路;电线(3)分别焊在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的另一端,成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防水块(5)隔离两端子根部,使两端子根部起到防水效果;防水盖(A)上的凸筋(Al)卡在基座(6)的凹槽(61)中,防水盖(A)为硅胶类材料,防水盖(A)与基座(6)形成一个腔体,带孔端子(8)和带点端子(9),弹簧(8),切换片(B)位于腔体内,从而形成开关组件;按柄(I)、压簧(C) 一起组成驱动机构,压簧(C)的一端顶在胶壳(4)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按柄(I)的孔(12)中,按柄(I)上设计有横梁(11),横梁(11)的头部顶住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上,顶部圆柱的另一端(Al)顶在切换片(B)上,使切换片(B)的凸台(B2)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处于开路状态;按压按柄(I)下行,按柄(I)横梁(11)脱离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从而释放切换片(B),在弹簧(8)的作用下,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开关导通;释放按柄(1),按柄(I)在压簧(C)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按柄横梁(11)再次挤压切换片(B),切换片(B)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断开。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本技术超大行程的防水开关结构设计合理,开关的防水部分与驱动机构完全分开,不会因为驱动机构的运动影响开关的防水功能;驱动机构按柄下行导致开关转换后的过行程对开关的功能无影响,为开关的外部驱动机构提供了更大的设计容差,大幅提高了开关的安全使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防水开关未按压状态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防水开关未按压状态内部结构轴侧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外形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未按压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端子、基座平面结构不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端子、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开关组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按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技术防水盖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本技术按柄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本技术可以替代开关组件的微动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本技术按柄分解图;其中,按柄(1),按柄横梁(11),按柄孔(12),上盖(2),电线(3),下盖(4),防水块(5),基座(6),基座凹槽(61),带孔端子(7)的方形孔(71),弹簧(8),带点端子(9),带点端子凸点(91),防水盖(A),防水盖凸筋(Al),防水盖顶部圆柱(A2),防水盖顶部圆柱(A3),切换片(B),切换片头部圆弧(BI),切换片一端凸台(B2),压簧(C)。【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3?11所示,带孔端子(7 )和带点端子(9 )镶嵌安装在基座(6 )上,弹簧(8 )的一端顶在基座(6)上,另一端顶在切换片(B)上,切换片(B)头部圆弧折弯(BI)卡在带孔端子(7)的方形孔(71)中,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带孔端子(8)、切换片(B)、带点端子(9)形成电气回路;电线(3)分别焊在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的另一端,成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防水块(5)隔离两端子根部,使两端子根部起到防水效果;防水盖(A)上的凸筋(Al)卡在基座(6)的凹槽(61)中,防水盖(A)为硅胶类材料,防水盖(A)与基座(6)形成一个腔体,带孔端子(8)和带点端子(9),弹簧(8),切换片(B)位于腔体内,从而形成开关组件;按柄(I)、压簧(C) 一起组成驱动机构,压簧(C)的一端顶在胶壳(4)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按柄(I)的孔(12)中,按柄(I)上设计有横梁(11),横梁(11)的头部顶住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上,顶部圆柱的另一端(Al)顶在切换片(B)上,使切换片(B)的凸台(B2)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处于开路状态;按压按柄(I)下行,按柄(I)横梁(11)脱离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从而释放切换片(B),在弹簧(8)的作用下,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开关导通;释放按柄(I ),按柄(I)在压簧(C)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按柄横梁(11)再次挤压切换片(B),切换片(B)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断开。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其特征是: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镶嵌安装在基座(6)上,弹簧(8)的一端顶在基座(6)上,另一端顶在切换片(B)上,切换片(B)头部圆弧折弯(B1)卡在带孔端子(7)的方形孔(71)中,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带孔端子(8)、切换片(B)、带点端子(9)形成电气回路;电线(3)分别焊在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的另一端,成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防水块(5)隔离两端子根部,使两端子根部起到防水效果;防水盖(A)上的凸筋(A1)卡在基座(6)的凹槽(61)中, 防水盖(A)为硅胶类材料,防水盖(A)与基座(6)形成一个腔体,带孔端子(8)和带点端子(9),弹簧(8),切换片(B)位于腔体内,从而形成开关组件; 按柄(1)、压簧(C)一起组成驱动机构,压簧(C)的一端顶在胶壳(4)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按柄(1)的孔(12)中,按柄(1)上设计有横梁(11),横梁(11)的头部顶住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上,顶部圆柱的另一端(A1)顶在切换片(B)上,使切换片(B)的凸台(B2)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处于开路状态;按压按柄(1)下行,按柄(1)横梁(11)脱离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  从而释放切换片(B),在弹簧(8)的 作用下,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开关导通;释放按柄(1),按柄(1)在压簧(C)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按柄横梁(11)再次挤压切换片(B), 切换片(B)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断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过行程防水开关,其特征是: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镶嵌安装在基座(6)上,弹簧(8)的一端顶在基座(6)上,另一端顶在切换片(B)上,切换片(B)头部圆弧折弯(BI)卡在带孔端子(7)的方形孔(71)中,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带孔端子(8)、切换片(B)、带点端子(9)形成电气回路; 电线(3)分别焊在带孔端子(7)和带点端子(9)的另一端,成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防水块(5)隔离两端子根部,使两端子根部起到防水效果; 防水盖(A)上的凸筋(Al)卡在基座(6)的凹槽(61)中,防水盖(A)为硅胶类材料,防水盖(A)与基座(6)形成一个腔体,带孔端子(8)和带点端子(9),弹簧(8),切换片(B)位于腔体内,从而形成开关组件; 按柄(I)、压簧(C) 一起组成驱动机构,压簧(C)的一端顶在胶壳(4)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按柄(I)的孔(12)中,按柄(I)上设计有横梁(11),横梁(11)的头部顶住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上,顶部圆柱的另一端(Al)顶在切换片(B)上,使切换片(B)的凸台(B2)与带点端子(9)分离,开关处于开路状态; 按压按柄(I)下行,按柄(I)横梁(11)脱离防水盖(A)的顶部圆柱(A2),从而释放切换片(B),在弹簧(8)的作用下,切换片(B)的另一端凸台(B2)与带点端子(9)上的凸点(91)接触,开关导通; 释放按柄(I ),按柄(I)在压簧(C)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按柄横梁(11)再次挤压切换片(B),切换片(B)与带点端子(9)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薇
申请(专利权)人:吴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