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557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间隔装置,待合片玻璃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并由定位装置对待合片玻璃板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间隔装置用于使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保持设定间距;其中,间隔装置包括环绕待合片玻璃板周边间隔排列的若干组,每组均由间隔件及其驱动机构构成,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储能装置、触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方便了真空玻璃的合片操作,缩短了合片组装的时间,而且大大简化了真空玻璃加工设备的结构,提高了真空玻璃的加工效率,并且玻璃合片精度大大提高,真空玻璃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真空玻璃生产线上,既作为运送玻璃板进入真空室的承载装置,又作为构成真空玻璃的各片玻璃板在真空室中进行合片组装的支撑平台的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
技术介绍
早先,人们提出过一种真空玻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多片玻璃板、玻璃板与玻璃板之间的中间支撑物、低玻粉封接材料按真空玻璃的结构形式进行组装,然后将其送入真空室中进行抽真空,待真空室达到所需真空度后,再加热设置于玻璃板周边的低玻粉封接材料,使其熔化而将玻璃板周边封接,完成真空玻璃的制作。由于真空玻璃中相邻两片玻璃板的间距通常只有0.2-0.5mm,随着真空度的提高,玻璃板之间空间内的气体分子的活跃程度将越来越低,尤其是边角部位的气体分子逸出困难,因此,上述真空玻璃加工方法存在抽真空时间长,所加工真空玻璃难以达到较高真空度的缺陷。为此,本 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034719.3中公开了一种制作真空玻璃时获得真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组成真空玻璃的各片玻璃板送入真空室,然后抽真空,待真空室内达到所需真空度后,再将多片玻璃板、中间支撑物、玻璃板周边封接材料按真空玻璃的结构形式进行组装,最后通过加热封接材料,使其封接玻璃板周边后,完成真空玻璃的制作。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真空玻璃时,因组装前各片玻璃板单独放置,抽真空时不会阻碍气体分子的逃逸,因此,既方便了真空室抽真空,又使真空玻璃可以达到足够高的真空度。在提出上述方法的同时,本 申请人:还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034717.4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制作真空玻璃构件的玻璃板合片装置,该装置利用多层传送机构分别向真空室内传送各片玻璃板,并在具有所需真空度的真空室中使上方传送机构所传送的玻璃板自动落到最下层玻璃板上,而使多片玻璃板按真空玻璃的结构形式自动进行合片组装,并通过随后的加热工序完成真空玻璃的制作。上述合片装置实现了真空玻璃加工的流水化作业,为真空玻璃的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但该合片装置工作时,由于组成真空玻璃的各片玻璃板的传送距离较长,因而,各片玻璃板的位置容易受传送过程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并进而影响最终的合片精度和真空玻璃的封接质量,影响真空玻璃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玻璃生产线的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该装置承载各片玻璃板进入真空室后,在将各片玻璃板在真空室内进行合片组装时,使各片玻璃板相互之间始终保持准确定位,从而为提高真空玻璃的合片精度、保证真空玻璃的品质创造了条件。本技术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集玻璃板承载装置和合片平台于一身,不仅方便了真空玻璃的合片操作,缩短了合片组装的时间,而且大大简化了真空玻璃加工设备的结构,提高了真空玻璃的加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间隔装置,待合片玻璃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并由定位装置对待合片玻璃板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间隔装置用于使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保持设定间距;其中,间隔装置包括环绕待合片玻璃板周边间隔排列的若干组,每组均由间隔件及其驱动机构构成,间隔件由其驱动机构驱动完成向内插入到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和从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向外退出,并在向内插入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待合片玻璃板;所述间隔件的驱动机构为储能式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储能装置、触发装置,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间隔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并由安装座带动完成所述的向内插入和向外退出动作;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执行所述插入动作的同时进行储能,并通过储能向安装座施加使其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的力;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插入到位后对安装座携带间隔件向外退出的动作进行止定,并通过解除止定,使安装座在储能装置驱动下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进一步,所述间隔件沿所述待合片玻璃板厚度方向可上下滑动插装在所述安装座中,当间隔件插入到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后,间隔件在支撑其上方待合片玻璃板的同时,间隔件自身则支撑在其下方的待合片玻璃板上。进一步,所述间隔件与所述安装座一体制成,或者与安装座可拆卸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安装座坐落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的工作面上,并通过沿该工作面滑动携带所述间隔件完成所述的向内插入和向外退出动作;底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板和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导杆构成,导杆可滑动配装在所述支板上设置的导向孔中。进一步,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安装座的工作面为平面。进一步,所述安装座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所述导杆支撑在所述支板上。进一步,所述储能装置由压缩弹簧构成,该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导杆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支板和导杆上设置的轴肩上,或者分别顶靠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板上,随着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执行所述向内插入的动作,所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储能,与此同时,被压缩的压缩弹簧通过导杆或直接向安装座施加使其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的力。进一步,所述触发装置为储能式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包括控制杆、触发件、复位弹簧,控制杆和触发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的各自的支座上,控制杆可滑动安装在其支座上设置的安装孔中,控制杆具有第一、第二两个工作位置,并通过沿其安装孔轴向滑动而在两个工作位置进行转换;控制杆和触发件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舌,通过移动触发件使其上的卡舌卡入控制杆上的卡槽,而将控制杆锁定在其第一工作位置上,而随着卡舌退出卡槽,控制杆将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从第一工作位置滑动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控制杆和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台和卡头,当控制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其上的所述卡台横置在安装座的移动路径上,并通过与安装座上的所述卡头相互配合而实现对安装座位置的止定,止定时安装座上的所述间隔件处于向内插入到位的状态,随着控制杆移动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卡台将退出与所述卡头的配合状态而允许安装座自由移动。进一步,所述卡台和所述卡头至少其中之一为可伸缩结构,当控制杆位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可伸缩结构允许所述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沿所述向内插入方向单向移动。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杆的横向通孔或通槽,该横向通孔或通槽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内插入或向外退出动作,所述卡头设置在所述横向通孔或通槽的上方侧壁上,该卡头由一销柱构成,该销柱可伸缩插装在安装座上的孔中,孔中设置有使销柱保持向外顶出趋势的弹簧;当所述间隔件处于所述向外退出的状态时,销柱和所述卡台二者相对一侧端部均为斜面,该对斜面在销柱顶靠到卡台上时能够引导销柱缩回而越过卡台。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控制杆上并工作在受压状态,压缩弹簧一端顶靠在控制杆支座上,另一端顶靠在控制杆上设置的轴肩或挡圈上。进一步,所述触发件由直角弯板制成,该直角弯板的水平侧板覆盖在触发件支座上设置的可伸缩顶柱、顶杆或顶推弹簧上,直角弯板的垂直侧板从触发件支座一侧向下延伸,该垂直侧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控制杆穿过的工作孔,该工作孔包括上下两部分,其中上方部分的孔径大于控制杆的外径,允许控制杆自由滑动,下方部分的孔径小于控制杆的外径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间隔装置,待合片玻璃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并由定位装置对待合片玻璃板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间隔装置用于使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保持设定间距;其中,间隔装置包括环绕待合片玻璃板周边间隔排列的若干组,每组均由间隔件及其驱动机构构成,间隔件由其驱动机构驱动完成向内插入到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和从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向外退出,并在向内插入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待合片玻璃板;所述间隔件的驱动机构为储能式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储能装置、触发装置,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间隔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并由安装座带动完成所述的向内插入和向外退出动作;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执行所述插入动作的同时进行储能,并通过储能向安装座施加使其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的力;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插入到位后对安装座携带间隔件向外退出的动作进行止定,并通过解除止定,使安装座在储能装置驱动下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和间隔装置,待合片玻璃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并由定位装置对待合片玻璃板的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间隔装置用于使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保持设定间距;其中,间隔装置包括环绕待合片玻璃板周边间隔排列的若干组,每组均由间隔件及其驱动机构构成,间隔件由其驱动机构驱动完成向内插入到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和从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向外退出,并在向内插入后支撑位于其上方的待合片玻璃板;所述间隔件的驱动机构为储能式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储能装置、触发装置,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间隔件安装在安装座上,并由安装座带动完成所述的向内插入和向外退出动作;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执行所述插入动作的同时进行储能,并通过储能向安装座施加使其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的力;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在间隔件插入到位后对安装座携带间隔件向外退出的动作进行止定,并通过解除止定,使安装座在储能装置驱动下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沿所述待合片玻璃板厚度方向可上下滑动插装在所述安装座中,当间隔件插入到相邻待合片玻璃板之间后,间隔件在支撑其上方待合片玻璃板的同时,间隔件自身则支撑在其下方的待合片玻璃板上。3.如权利要 求1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安装座一体制成,或者与安装座可拆卸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坐落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的工作面上,并通过沿该工作面滑动携带所述间隔件完成所述的向内插入和向外退出动作;底座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由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板和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导杆构成,导杆可滑动配装在所述支板上设置的导向孔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安装座的工作面为平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所述导杆支撑在所述支板上。7.如权利要求4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由压缩弹簧构成,该压缩弹簧套装在所述导杆上,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所述支板和导杆上设置的轴肩上,或者分别顶靠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板上,随着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执行所述向内插入的动作,所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储能,与此同时,被压缩的压缩弹簧通过导杆或直接向安装座施加使其携带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外退出动作的力。8.如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为储能式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包括控制杆、触发件、复位弹簧,控制杆和触发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的各自的支座上,控制杆可滑动安装在其支座上设置的安装孔中,控制杆具有第一、第二两个工作位置,并通过沿其安装孔轴向滑动而在两个工作位置进行转换;控制杆和触发件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舌,通过移动触发件使其上的卡舌卡入控制杆上的卡槽,而将控制杆锁定在其第一工作位置上,而随着卡舌退出卡槽,控制杆将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从第一工作位置滑动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控制杆和所述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台和卡头,当控制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其上的所述卡台横置在安装座的移动路径上,并通过与安装座上的所述卡头相互配合而实现对安装座位置的止定,止定时安装座上的所述间隔件处于向内插入到位的状态,随着控制杆移动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卡台将退出与所述卡头的配合状态而允许安装座自由移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台和所述卡头其中之一为可伸缩结构,当控制杆位于其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可伸缩结构允许所述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沿所述向内插入方向单向移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玻璃板承载及合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控制杆的横向通孔或通槽,该横向通孔或通槽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安装座携带所述间隔件完成所述向内插入或向外退出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雁李彦兵庞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