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0448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料混料装置包括料槽,在所述料槽槽口上方设置有浆料输送管和干料输送器;该浆料输送管的出料嘴对着料槽槽口,该干料输送器的出料口也对着料槽槽口;在料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该搅拌轴上固定设置着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所述浆料输送管连通于保温浆泵的出料端口,该保温浆泵的进料端口与进料管相连通;所述浆料输送管为夹层管,该夹层管外腔为保温腔,该夹层管内腔为浆料腔,在浆料输送管上设置有热水歧管,该热水歧管与保温腔相连通。该供料混料装置具有产品配方均匀性好、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料混料装置包括料槽,在所述料槽槽口上方设置有浆料输送管和干料输送器;该浆料输送管的出料嘴对着料槽槽口,该干料输送器的出料口也对着料槽槽口;在料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该搅拌轴上固定设置着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所述浆料输送管连通于保温浆泵的出料端口,该保温浆泵的进料端口与进料管相连通;所述浆料输送管为夹层管,该夹层管外腔为保温腔,该夹层管内腔为浆料腔,在浆料输送管上设置有热水歧管,该热水歧管与保温腔相连通。该供料混料装置具有产品配方均匀性好、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优点。【专利说明】供料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机械,尤其涉及在食品生产线上能自动实现对多种物料的同步供给,且能对物料进行自动混合的一种供料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品工业中,为满足消费者对作健康、环保食品的消费需求,各食品生产厂家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营养丰富、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对疾病抵抗力的功能性食品,在这类功能性食品中粗粮糖以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等优越特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发展趋势十分迅猛。为满足市场需求,各食品生产厂家纷纷上马粗粮糖生产设备,现行该类设备多以半自动人机混合作业为主,在该类设备上对制作粗粮糖所需配料的供给及混合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一种是由人工对所需配料进行称重并加以混合,而后仍由人工将配制好的混合料加入机器上所设置料斗中,最终由机器上所设置模具及其它辅助装备进行成型、脱模等作业制成成品,该种形式的混料方式虽能实现对粗粮糖产品的生产制作,但因人工作业速度慢、混料难以均匀,加之于人工操作过程中很难避免人手与原料的接触,这就不但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影响了产品品质,而且极易造成对食品的污染,产生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另一种是采用人工配料、供料后通过专用设备将物料混合的半自动操作方式,该方式混料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人工人作业时所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的缺陷,但其仍未完全摆脱人工参与作业的现状,生产速度虽有提升,但仍不能满足生产上所需的高速高效要求。因此不论纯人工或半自动的供料、混料方式均存在生产速度低,产品品质、安全卫生均难以达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速度快、产品配方均匀性好、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供料混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供料混料装置包括料槽,在所述料槽槽口上方设置有浆料输送管和干料输送器;该浆料输送管的出料嘴对着料槽槽口,该干料输送器的出料口也对着料槽槽口 ;在料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该搅拌轴上固定设置着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设置了浆料输送管和干料输送器,通过干料输送器出料口可实现向料槽中添加制作粗粮糖所需干料,通过浆料输送管出料嘴可实现向料槽中添加浆料,这样便实现了向料槽的自动供料,这种自动供料方式克服了人工供料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具有供料速度快,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优点。又由于在料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且在搅拌轴上固定设置着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的转动,可实现对料槽内物料的均匀搅拌混合,且在此混合过程中物料能被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向料槽出口处输送,起到了对料槽内物料混合后的排放作用,这种自动混料、排料方式更好地配合了上述的自动供料,使整个供料、混料及排料过程浑为一体,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配方均匀性好、安全卫生无污染的优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浆料输送管连通于保温浆泵的出料端口,该保温浆泵的进料端口与进料管相连通;所述浆料输送管为夹层管,该夹层管外腔为保温腔,该夹层管内腔为浆料腔,在浆料输送管上设置有热水歧管,该热水歧管与保温腔相连通。经上述设置后,通过保温浆泵可实现将原料容器中的浆料吸进浆料输送管,而实现对料槽中浆料的供给。而将浆料输送管设置为具有外层保温腔和内层浆料腔的夹层管,通过热水歧管可向管内保温腔加注循环热水,以防止内层浆料腔中浆质发生凝固而阻塞管道,以上设置方式具有结构合理,制造使用均非常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干料输送器包括机壳,在机壳上方相连通设置着料箱,在机壳壳体中设置着可转动的输送绞龙,在机壳壳体前端下方设置着出料口。经上述设置后,通过出料口盛装在料箱中干料在输送绞龙作用下,就能直接落入料槽内,也就实现了对料槽中干料的自动添加,该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洁、合理,且易于对出料量进行控制的优点。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搅拌叶片由多片桨叶状叶片组成,该多片桨叶状叶片在搅拌轴上相间隔沿螺线设置,该搅拌叶片在搅拌轴上安装角度可调。通过将搅拌叶片采用由多个单独叶片沿螺线分散布置于搅拌轴上,这样既可增强搅拌叶片对物料搅拌混合能力,使混合后的物料均匀性更好,又可根据物料在工作时的流动性能通过对各片叶片安装角度调整,而实现对整个螺线螺旋升角的改变,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工作时物料的充分融合并顺畅输出,因此上述设置具有结构合理,物料混合均匀的优点。本技术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料槽槽壁为夹层壁,料槽上设置有热水接头,该热水接头与夹层壁内腔相连通。经上述设置后,由热水接头可向料槽槽壁内加注循环热水,这样处于料槽中浆料在槽壁温度作用下就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而不会发生因冷却凝固影响混料和造成出料受阻的现象,以上设置方式同样具有结构合理,制造使用均非常方便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供料混料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供料混料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结构原理图。图中1-料箱,2-干料输送器,2.1-输送绞龙,2.2-出料口,3-浆料输送管,3.1-热水歧管,3.2-保温腔,3.3-浆料腔,3.4-出料嘴,4-料槽,4.1-热水接头,5-搅拌轴,6-搅拌叶片,7-搅拌电机,8-驱动轮,9-保温浆泵,10-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在图示的供料混料装置中,在料槽4槽口上方设置有浆料输送管3和干料输送器2 ;该浆料输送管3的出料嘴3.4对着料槽4槽口,该干料输送器2的出料口 2.2也对着料槽4槽口,在干料输送器2的机壳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输送绞龙2.1,该输送绞龙2.1通过驱动轮8与外部动力传动连接,在干料输送器2上方相连通连接着料箱1,上述浆料输送管3连通于保温浆泵9的出料端口,该保温浆泵9的进料端口与进料管10相连通,浆料输送管3为夹层管,该夹层管外腔为保温腔3.2,该夹层管内腔为浆料腔3.3,在浆料输送管3上设置有热水歧管3.1,该热水歧管3.1与保温腔3.2相连通。通过上述实施后,盛装在料箱I中干料在由驱动轮8所驱动的输送绞龙2.1上作用下,就能由干料输送器2出料口 2.2处直接落入料槽4内,也就实现了对料槽4中干料的自动添加,所述驱动轮8为链轮,该驱动轮8与外部动力链传动连接,而通过保温浆泵9可实现将原料容器中的浆料吸进浆料输送管3,而实现对料槽4中浆料的供给,通过热水歧管3.1可向管内保温腔3.2加注循环热水,以防止内层浆料腔3.3中浆质发生凝固而阻塞管道。进料管10也为夹层管,在进料管10外夹层中循环着由外部热水泵供给的热水,通过循环热水保温作用能使保温浆泵9内浆料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在料槽4内设置有由搅拌电机7驱动转动的搅拌轴5,该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料混料装置,包括料槽(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槽(4)槽口上方设置有浆料输送管(3)和干料输送器(2);该浆料输送管(3)的出料嘴(3.4)对着料槽(4)槽口,该干料输送器(2)的出料口(2.2)也对着料槽(4)槽口;在料槽(4)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5),该搅拌轴(5)上固定设置着沿螺线布置的搅拌叶片(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祖荣单玉斌周保华姚拂季小丽姜娟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