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12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中的供墨针定位在垂直于托架的往复移动方向的一个方向的这一侧的附近,电路板安装在形成供墨口的这一侧附近的墨盒的一个壁上,在电路板的外露表面上形成多个触点,用于连接到外部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一个可更换的墨盒向其提供油墨的打印设备,用于在记录介质上打印并从喷咀口喷出墨滴,以及适于上述打印设备的一种墨盒。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是公知的,其中提供一个打印头,用于向压电振动器或加热装置提供要打印数据的驱动信号,由通过振动器或加热装置产生的能量加压油墨,并且借此从喷咀口喷出墨滴,还提供一个容纳油墨的墨盒,用于向上述的打印头提供油墨。由于打印质量取决于打印头的分辨率,并且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油墨的粘度、油墨在记录介质或类似物上的扩散程度,所以要改善油墨的特性以提高打印质量。即使使用相同的油墨,改善适于油墨特性的打印头驱动方法也可提高打印质量。此外,改善维护状态(例如,在覆盖状态进行无介质喷墨或强迫喷墨)也可防止喷咀口堵塞。如以上所述,当不仅改善油墨特性而是既改善油墨特性又改善打印头的驱动方法时,就可以提高打印设备的打印质量。虽然这样一种技术开发成果可以应用到新制造的喷墨打印设备上,但当考虑到成本、劳动力、和其它因素时,这个成果应用到已经从厂家运输的打印设备上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打印设备必须带到厂家,并且记录控制数据的存储装置必须更换。为了处理这个问题,例如,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594912中所公开的,提出了一种打印设备,其中在一个墨盒上设置了半导体存储装置和连接到存储装置的一个电极,在打印设备的主体上还设置了一组电极,读出存储在半导体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并且按照这些数据控制记录操作。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因为用户装、拆墨盒的粗糙操作,或因为在托架和墨盒之间存在间隙,经常使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接触不好;因为信号可能在不适当的时刻充电或施加,所以经常发生禁止数据读出,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数据丢失并且禁止记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其中可防止存储在半导体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丢失,而与装、拆墨盒的不适当操作无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上述打印设备的墨盒。附图说明图1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打印设备,主要和它的记录机构有关;图2是表示上述打印设备中的一个托架的实施例的装配透视图。图3表示在上述打印设备中的托架的一个实施例,打印设备处在安装了一个墨盒的状态;图4是表示在上述打印设备中的托架的一个实施例的顶视图,打印设备处在安装了一个墨盒的状态;图5(a)和5(b)表示上述托架的一个接触机构的实施例。图6(a)和6(b)表示适于上述打印设备的墨盒的实施例;图7(a)到7(c)表示安装在墨盒上的一个电路板的实施例,和墨盒的表面结构及后部结构以及电极的大小有关系,图7(d)和7(e)表示与一个触点的接触状态;图8和9表示安装上述墨盒的过程;图10表示主要是一个供墨口的移动量,在这里插入了墨盒的一个供墨针;图11(a)到11(c)表示在墨盒的电路板和支架的一个触点之间的接触过程。图12(a)和12(b)到图14(a)和14(b)分别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和顶视图,它处在安装有墨盒的状态;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它处在安装有墨盒的状态。图16是表示分别在上述打印设备中的打印头支架和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7(a)和17(b)分别是表示提供给上述打印头支架的触点的实施例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图18(a)到18(c)分别是表示安装在上述墨盒上的一个触点板的前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图19是表示在插入墨盒的过程中的第一次导电的剖面图;图20(a)是表示安装在上述墨盒上的触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0(b)表示的是油墨粘结的状态。图21是表示分别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打印设备中的打印头支架和墨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2是表示在上述打印设备中插入墨盒过程中的第一次导通的一个剖面图。图23(a)到23(d)是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和侧视图,涉及的是触点的设置;图24(a)和24(b)分别是表示电路板安装在墨盒上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和表示一个安装板结构的一个顶视图。图25是表示电路板安装在墨盒上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6(a)和26(b)表示电路板安装的另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喷墨打印设备的有关打印机构的实施例。在托架3的上表面上设置一个支架4,支架4用于安装容纳黑油墨的下面再描述的黑墨盒40和容纳有色油墨的有色墨盒50,托架3经一个同步皮带1连接到驱动电机2上。在托架3的下表面上提供一个打印头5,从每个墨盒向打印头5提供油墨。图2表示一个托架的实施例,所述托架处在拆开的状态,分成一个支架部分和一个头部;图3是一个在黑墨盒40的供墨口44处剖开的一个结构剖面图。与打印头5连通的供墨针6和7垂直穿入托架3的底部,因此使供墨针6和7定位在该装置的后侧,即,在同步皮带1的一侧。杠杆11和12分别安装在一个垂直壁8的上端,垂直壁8在形成支架4的垂直壁的外边的每个供墨针6和7附近的对面,从而使这些杠杆可分别沿轴9和10转动。定位在杠杆11和12的每个自由端一侧的一个壁13由靠近底部的一个垂直部分13a和在它的上部区域中向外倾斜的一个倾斜部分13b组成。杠杆11和12分别从轴9和10的附近延伸,从而使突起14和15大约垂直于相应的杠杆11和12的主体,所述突起14和15在墨盒40和50的上端分别配接到下面再描述的悬垂部件46和56上,并且分别形成钩部18和19,钩部18和19可以弹性地配接到钩16和17上,钩16和17是在支架4的倾斜部分13b上形成的。在每个杠杆11或12的背部,即在和墨盒40的盖43相对的面上,提供弹性件20和21,如图4所示,用于当墨盒40处在常规位置时弹性地压迫至少每个墨盒40或50的供墨口44或54的对面的区域。对于这些弹性件20和21,使用摩擦系数为0.5或更大的材料,例如用于墨盒40和50的相应的盖43和53,还使用硬度为10°-70°的橡胶,泡沫材料和毡部件,还有胶体材料。在位于供墨针附近的垂直壁8上分别形成窗口22和23,每个窗口的上部都是开口的。另外,分别在垂直壁22a和23a上并且在底部22b和23b上形成连续的槽22c和23c,从而分别形成每个窗口,并且把触点机构24和25分别插入这些槽22c和23c中,并在这里固定。因为所构成的触点机构24和25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下面只描述一个触点机构24。如图5(a)和5(b)所示,以大致固定的间距形成深度不同的两种类型的狭缝26、26′,在主体28的每个狭缝26或26′内装配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触点形成件29和29′,在主体28的两侧都形成一个可弹性变形爪27。这些触点形成件29和29′的位置是不均匀的,并且是固定的,使它们可在主体28的表面侧和后侧露出来。通过构成如以上所述的触点机构24和25,并且将电路板30装在基部32的垂直壁34的前方,使得从触点形成件29和29′的每一个面露出的区域29a和29′a分别与一个电路板30的触点弹性接触;并且使得从另一个面露出的区域29b和29′b分别与墨盒40和50的一个下面要描述的电路板31弹性接触;从而可实现导电。与此同时,通过与供墨针6和7一起构成的基部32(因而使基部32大体上成”L“型)的水平部分33将打印头5固定到支架4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于喷墨打印设备的托架(3)上的墨盒,用于通过一供墨针(6,7)向打印头(5;6)供应墨水,该墨盒包括:    墨水容器(41;51),用于包含待被供至打印头的墨水,该墨水容器具有一个底壁和侧壁;    供墨口(44;54),当墨盒安装在托架上时,用于接纳所述供墨针,且其在底壁上形成的位置更靠近一个侧壁而不是相对的另一个侧壁;    电路板(31),其被安装在所述侧壁上;    多个电触点(60),当墨盒安装在托架上时,用于与打印设备的触点(29)建立电连接;    悬垂件(46;56),其与喷墨打印设备的部分(14)接合,所述悬垂件在离底壁更远而不是电路板的位置上从一个侧壁突出,并且在离开另一个侧壁的方向,以便悬垂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品田聪赤羽富士男碓井稔小林隆男松崎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